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高德红外:红外民品市场快速打开,军品量产再上新台阶

机构研报精选   / 2020-05-21 10:43 发布

报告摘要

我国军用红外热像装备进入快速增长期。我国军用红外热像仪已应用于多种武器装备中。其中非制冷红外探测器主要用于单兵领域,我国军队总数约200万若按10%的装备率计算,单兵用红外热像仪市场容量可达到20万套,以每套2万元计算,市场规模约为40亿元。同时制冷红外探测器大量应用在飞机、坦克、舰船、导弹等主战装备中,其单价更高,综合考虑下我国军用红外市场的总体容量可达300亿元以上。公司技术实力较强,相关产品已批量交付军方。2020年前5个月公司签订重大合同3.72亿元,同比增长183%,客户认可度较高。我们预计今年公司军品业务有望实现翻倍增长。

军品研发与销售进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红外芯片属于高研发投入行业,国际红外芯片龙头FLIR公司常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在15%左右,因此研发成果转化对公司长期发展至关重要。观察高德近年来重大合同的签订情况,可以发现公司从2018年起每年签订重大合同的金额规模明显提升,意味着公司长期的高研发投入已进入收获期,研发投入的效益转化良好,形成了高研发投入→提升竞争力→产品受到认可→利润增长→继续加大研发的正向循环。

红外芯片国产化降低终端产品价格,加快红外技术在其他领域应用。由于近年我国红外芯片研发取得突破,采用国产红外芯片的红外产品成本和售价大幅降低,推动了红外技术和产品在民用领域快速普及。经测算,红外设备在电力巡检、防疫、工业控制、消防等领域的市场空间合计超过400亿元。今年受疫情影响,全国防疫对红外热像仪测温设备需求的拉动约为200亿元。预计今年公司红外防疫产品收入将突破10亿元。同时,公司在电力检测、机器视觉等领域均取得了一定进展,民品发展处于加速态势。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8.32、9.33和11.6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89、1.00和1.24元。当前股价对应2020-2022年PE值分别为51X、45X和36X。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军品业务订单不及预期;疫情冲击公司海外市场。



报告正文


1. 国内军用红外装备市场空间巨大,竞争格局清晰


红外热像仪是一种用来探测目标物体的红外辐射,并通过光电转换、电信号处理等手段,将目标物体的温度分布图像转换成视频图像的高科技产品。二战时期红外技术被首次应用于战场上,经过多年的技术迭代和产品升级,红外设备已在各军兵种的各型武器装备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战场上发挥着索敌、追踪等重要作用,是名副其实的“战场温度杀手”。


目前红外热成像仪在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军队的普及率较高,市场较为稳定。根据Maxtech International预测,2023年全球军用红外市场规模将达到107.95亿美元。目前国际军用红外热成像仪市场主要被欧美发达国家企业主导占据,因各国保持高度军事敏感性,限制或禁止向国外出口,大部分市场集中在欧美地区。根据Maxtech International统计,2014年全球军用红外热成像仪系统市场中,北美占50%,欧洲占18%,亚洲地区目前市场份额仅占12%,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我国军用红外热像装备处于快速增长时期。我国军用红外热像仪已装配在导弹、飞机、坦克、火箭、炮、枪等多种武器装备中。非制冷红外主要用于单兵装备,裁军后我国军队规模约为200万人,按照我军10%的部队装备红外热像仪来推算,则我国单兵用红外热像仪市场容量可达到20万套,以每套2万元来计算,市场规模为40亿元。

同时考虑制冷红外设备在坦克装甲车辆、舰船、飞机以及制导武器等也均有配备需求,根据假设测算,我国军用红外市场的市场总容量或达300亿元以上。


从军用红外产品的全球供给份额上看,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科研优势保持整体出货量的领先,英、法、日、德和以色列等国在某些优势领域的出货量规模也较大。其中,供给份额排名前三的美国Lockheed Martin公司、Raytheon公司、L-3公司占据全球军用红外热像仪市场45%以上的份额。

早期我军装备的红外热像仪中探测器、机芯等核心器件均为国外进口,而随着我国军事上对红外设备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同时出于安全考虑对芯片国产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强,因此我国陆续有科研院所和民营企业开始进行红外热成像技术的自主研发工作,其中部分单位如高德红外、大立科技、电科11、兵器工业夜视集团、长光所等等单位在红外探测器、机芯等核心技术上取都得了相当优异的成绩。2015年起,我国已能够自主生产红外探测器、机芯等红外热像仪所需的全部关键零部件,目前我国红外设备制造产业整体呈现出了军工集团、中科院系科研院所和少量优质民营企业三大体系并存的格局。


高德红外1999年成立初期的业务模式为使用进口的探测器,加工制作成红外热成像仪整机和系统对外出售。后来公司董事长黄立在针对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国产化布局上,制定了覆盖全产业链的发展规划,并将自研第一枪打在了红外热成像探测器芯片上。2010年公司上市后也将大部分的募集资金用于探测器的研发中,并且每年都保持着较高比例的研发费用。观察公司近年来重大合同的签订情况,可以发现公司从2018年起每年签订重大合同的金额规模明显提升,意味着公司长期的高研发投入已进入收获期,研发投入的效益转化良好,产品也受到了军方的广泛认可,形成了高研发投入→提升竞争力→产品受到认可→利润增长→继续加大研发的正向循环。

2015至2017年公司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一直维持在20%以上。除2018年公司研发投入有所下降外,其余年份均保持增长,长期的高研发投入为公司的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奠定了基础。


公司长期的高研发投入为公司积累了足够的技术优势,经过多年的攻坚克难,公司已研制成功达到国际一流先进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红外探测器芯片,红外核心器件摆脱了西方多年封锁、实现了完全自主可控;同时公司建成了三条8英寸(制冷、非制冷)红外探测器芯片生产线,实现了红外核心芯片的大批量生产,目前也是国内唯一一家能批量交付Ⅱ类超晶格长波探测器芯片的企业。可以说公司突破了我国在红外核心器件领域的关键瓶颈,这也加快了红外技术在我国民用领域的快速普及。


2. 芯片自主化+晶圆级封装助力成本降低,民用范围不断扩大


红外热像仪在民用领域应用市场广阔,已形成十多个成熟的应用领域,并且不断有新应用需求在开发。但此前受制于成本原因导致应用规模有限。根据全球红外热像仪调查机构Maxtech International统计,在2014年全球民用红外热像仪市场中,美国FLIR公司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占全球市场份额40%,其余企业的市场份额均未超过5%,国内大立科技和高德红外的红外民品合计所占全球市场份额仅为6%,国内民品市场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Flir的估算,目前全球红外市场的空间约为340亿美元,按照用户的属性或产品用途可分为国防、工业和商业三大类市场。其中,国防领域的市场空间最大,约为158亿美元,大致可分为军用红外热像仪、无人机系统和核及爆炸物三个细分市场,其中军外红外热像仪市场空间最大,占比接近一半;第二大市场是工业领域,整体规模约141亿美元,主要包含红外检测、机器视觉、红外热像设备制造、测温仪、人数统计和消防等主要应用领域,其中红外检测的市场规模最大,占比接近一半;商业领域的市场空间约为44亿美元,主要包含安防、海事电子、智慧交通和户外夜视等主要应用领域,其中安防领域的市场空间最大,占比超过一半。


近年来由于红外芯片实现了国产化,导致红外热像仪的成本和销价大幅降低,使得红外技术和产品在民用领域得以快速普及。其中我国红外设备在某些细分领域的应用依旧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如工业检测市场和安防市场等。如安防市场,疫情使具备测温功能的红外设备的需求大幅提升,未来随着红外芯片和探测器的成本进一步降低,技术进一步升级,可将原有的安防摄像头进行升级改造,通过红外技术使其具有测温和计数的功能,使得安防摄像头的感知能力更加综合、全面,这种安防摄像头的升级也与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相契合。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目前我国在以下领域已实现了红外技术的应用。


电力检测领域:截至2018年底,国家电网共有110kV以上线路99.5万公里,南方电网22.2万公里,内蒙古等其他单位约20万公里,配网线路35kV及其以下约500万公里,根据相关运维要求,每年主网(110kV及以上)线路应巡检2次。按照1000元/公里折算,市场空间超过64亿;

消防领域:消防市场是发达国家红外热像仪重要的民用市场,在我国还处于发展的初期。目前我国消防车保有量约为3万辆,如果每台消防车配备一台红外热像仪,我国消防行业的红外热像仪潜在市场需求将达到3万台左右,每台按4万元计算,需求总量达到12亿元;


建筑领域: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实施的《红外热像法检测建筑外墙饰面层脱粘结缺陷技术规程》,对红外热像仪在建筑行业的应用进行了规范。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止2015年底,我国大型建筑业单位数量约为10万个,每家配备1台红外热像仪,市场需求总量可达10万台,以平均每台售价2万元计算,市场需求达20亿元;

制造业领域:我国冶金、电子、食品等制造业单位约有132万家,如果上述制造业中10%的大型企业配备红外热像仪,以提高其产品品质,按每家企业配备一台红外热像仪来计算,则市场需求总量达到13.2万台,以每台售价10万元计算,市场需求额可达132亿元。

防疫检测领域: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红外测温类产品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红外体温检测仪能够检测人体体温,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护过程中可以起到初步筛查潜在感染患者的关键作用。在此前的深度报告《红外测温仪供不应求,测温需求预计贯穿全年》,我们提出随着疫情被政府强有力的控制,未来势必会带来开工率的提高和社会活动增加,但大家的防范措施和意识是不会减弱的,所以此次疫情对于测温的需求并不是短暂脉冲式的。随着4月9日,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了《关于印发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防控技术指南的通知》,测温的需求不是短暂脉冲的这一趋势将进一步被增强,同时市场空间也有望进一步扩大。

根据我们对防控技术指南的通知的梳理,我们对文件中的人流密集场所做了统计和整理。简单测算了文件中提到的机场、火车站、商场、学校、医院和景区等人流密集的公共社会场所对于自动测温设备的需求,初步统计总需求约为30万台-60台之间,我们以每台产品大约4.5万价格计算,总市场规模可达百亿元。


全球各国的确诊病例也在不断变化中,这势必会增加海外对于测温的需求。截至5月10日,根据最新统计情况,全球累计确诊4,098,798例,现有确诊2,408,859例,依然处于上升之中。同时还必须考虑各国对于重启经济的需求越来越强,复工后对于测温防疫产品的需求会更大。我国红外测温设备企业产品价格低廉,性能优越,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海外对于其产品的需求也不容忽视。

公司芯片技术和生产技术双领先,在红外的产品性能和成本上优势巨大。高德红外多年来深耕红外领域,是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海关总署认定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也是国内唯一一家能同时大批量提供制冷、非制冷两种探测器芯片的民营企业。公司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红外探测器芯片摆脱了西方多年封锁,实现了完全自主可控。

生产方面,公司拥有三条8英寸(包含制冷、非制冷)红外探测器芯片生产线,其中公司的晶圆级封装探测器芯片已批量生产,实现了产品的小型化、低成本化和大批量生产。晶圆级封装与陶瓷管壳封装技术相比,集成度更高,工艺步骤也有所简化,更适合大批量和低成本生产。晶圆级封装技术的应用为红外热成像的大规模市场(如车载、监控、手持设备等)提供了具有足够性价比的探测器,为公司红外产品的民用领域拓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目前,公司的红外产品及解决方案可广泛应用于户外夜视、仪器仪表、电力检测、机器视觉、消费电子、检验检疫、智慧家居、交通夜视、警用执法、安防监控、安全支付等领域,根据公司2019年年报,公司产品在以下民用领域已取得良好进展。


公司的红外测温设备在本次疫情中需求量巨大,疫情对公司民用产品的需求拉动具有一定的持续性。红外体温检测仪能够检测人体体温,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护过程中可以起到初步筛查潜在感染患者的关键作用。

疫情对公司的测温设备具有最直接拉动作用,疫情期间公司的各型测温设备的市场需求激增,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红外体温检测告警系统,已被广泛应用至全国各地机场、火车站、医院、地铁站、学校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根据公开调研信息,公司在2020年疫情初期做了2万台各型的红外测温设备生产计划,平均单价约5万元/台,则仅该部分就能够为公司带来10亿元的营业收入,极大拉动了公司民品业务的收入和利润规模。



公司在消费级红外产品领域也走在了市场前列。目前我国市场上的消费级红外设备较少,除最为常见的手持红外测温仪外很少有红外设备融入人们的生活,公司通过有效降低红外热像仪的成本,开发出了一些消费级产品,使得红外热像仪变成了一种中高端的数码产品。

以公司的MobIR Air红外手机配件为例,该款产品采用了公司自研的晶圆级封装红外焦平面探测器作为机芯,热像仪整体只有一节五号电池大小,重量20克,价格仅千元左右。该产品能够让普通的手机实现温度识别和分析,兼具了实用性和娱乐性,做到了让红外科技惠及大众;红外热成像夜视仪是公司另一款工业+消费级产品,除探头采用进口外其余核心器件均为公司自研生产,采用400x300氧化钒非制冷焦平面红外探测器,价格在几千元至万元不等,可用于安防巡检、搜索救援、设备维修和动物狩猎等场景。


3. 公司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基于公司已有订单情况和武器装备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我们认为公司的军品业务将全年处于高景气状态。同时疫情对公司民品业务将呈现爆发式拉动,测温设备的营收将爆发式增长,我们认为明后年公司测温设备的收入会逐步回归正常,而如电力检测、工业控制、智能家居等领域的产品收入规模会逐步提升,从而拉动公司整体民品收入和利润规模。

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8.32、9.33和11.6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89、1.00和1.24元。当前股价对应2020-2022年PE值分别为51X、45X和36X。维持“强烈推荐”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