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神是“骗子”还是被“骗”了(第591期)
时空复利 / 2020-04-08 17:57 发布
疫情未曾爆发时,巴神在股东的信中明确提到两点:
(1)手握千亿现金,没什么可下手的标的。会慢慢回购伯克希尔,价格越低越好。
(2)不排除未来会有大跌(指估值因素)。但长期看,持股是最正确的选择。
疫情初期至今,我始终认为满仓的操作并没错。
重来一次,还是相同的选择。
回顾(1),巴神手握千亿现金,但没什么可买的标的。
重点在于巴神的主要投资市场在美股,他更相信美国。
而A股与港股,很多个股的估值是很诱人的。
且,疫情的猛烈不可测,目前回看属于后知后觉。
这点看巴神对于美国航空股的操作就可以得知。
继续回顾。
20年2月底,巴神抄底100万股达美航空。
面对采访时表示:
不会出售持有的航空公司。
1个月后。根据20年4月3日所提交的文件显示,伯克希尔抛售近1300万股达美航空。
也就是不仅将2月底买入的100万股割肉出售(这100万股毛估浮亏40%左右),更是将之前持有的部分达美航空股票抛售,累计卖出持有达美航空的18%。
巴神是骗子?
还是不想被“割肉”?
显然是后者。
并且,某种意义上,巴神也被“骗”了。
2月底,是国内疫情数据的最后一个高点,抗疫如火如荼。
同期,境外没什么“事”。
美国确诊64例,全球确诊1318例。
各国高呼:
我们没事,经济不能停。
巴神就是在这个位置出手了一小下。
但后来情况不一样了。
全球绷不住了,疫情大爆发。
数据排名最狠的就是美国。
再看达美航空:账目现金28亿,短期借款22亿。
机场停飞,航空公司硬撑1个月都困难。
疫情遥遥无期,如果时间拖得再久,只能关门大吉......
这种时刻银行很难指望。
毕竟银行的生意是宁可锦上添花,绝不雪中送炭。
最终估计国家会救,但不是简单的救,而是割韭菜的救。
那更是巴神经常干的活......
救命,不是随随便便张口就来。
是需要极大代价的。
巴神曾救过所罗门,救过高盛。
方法很简单,就是给钱。
但条款是苛刻的。
比如通过增发优先股的方式,首先老股东的权益就被稀释了。
其次,优先股设定固定利息,不会很便宜。
都要破产清算,只要能残喘,6-8%的股息率也就不在乎了。
可毕竟是困难时期,极有可能会消弱普通股的股息,甚至停发普通股股息。
因为刚刚爬出破产的边缘,实在没钱发股息。
如此折腾,公司活了,老股东凉了。
所以,巴神被高呼“我没事”的疫情“骗”了,更不想被“割肉”。
大都是割别人的肉......
逻辑变了。手起刀落,果断自己割肉。
这是极为生动的一堂课。
当买入的逻辑发生变化时,就算亏损,也要及时止损。
投资,也需比狠。
暴跌后敢于买入是一种狠劲,对自己割肉更需要一种狠劲。
在巴神的晚年岁月,我们有幸再度见证了股神风采。
精神并未老去,且更加毒辣。
投资,时间,终生的朋友。
买航空股,巴神也是没有办法:
想成为百万富翁,最好的办法就是成为千万富翁,然后买入航空股。
所以尽管巴神持有航空股,其实仓位占比很小。
很大的原因在于,钱太多了,但可买入的并不多。
大有大的难处。无论是买还是卖,太多的眼睛盯着,要悄悄的。
这间接印证了我们的策略:
选择的公司不光要能赚钱,账目还要有足够的钱。
无惧受到的短期影响,长期的基本面是向好不变的。
《价值投资常识》手把手教你建立完善的投资体系。
@水晶球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