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志林周评丨怎样才能让中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
李志林 / 2019-10-25 20:20 发布
本周,令市场关注的是:10月21日召开的社保基金和保险机构座谈会。其中,最有新意的内容是:“着力构建中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环境”。
对这句话,人们既感到陌生,因为那是在07年6124点、15年5178点两轮大牛市中,才看到过中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的情况。同时,人们又感到兴奋,毕竟在A股30年历史上,唯有如是说,用心良苦值得称道。
但人们翻遍了他的讲话全文,只看到两个举措。一是“提高保险资金入市比例”,据称提升到40%,约可为市场带来7000—8000亿的新增资金。二是“提升交易便利性和效益,降低交易成本”,人们猜想是指降低或取消印花税,降低券商的交易费。对此,投资者未免感到失望,因为这并不能实现让中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的目标,离人们期许的条件差得很远。于是市场非但不领情,反而大跌了2天半,弥漫着一片空头气氛。直到周五下午才止跌转涨。
那么,怎样才能让中长期资金“愿意来,留的住”呢?我综合市场各方人士的观点和建议,陈列如下:
1、治市理念要纠偏。
长期以来,A股在治市理念上存在这5大偏颇:重融资,轻投资;重一级市场,轻二级市场;重扩容指标,轻经济晴雨表功能;重股市规模扩张,轻指数涨跌和投资者盈亏;重国有资产和大股东财富增值,轻中小投资者财富保值增值。
我以为,在A股市场初创期和规模较小的时候,侧重前者似乎还有一定的道理。而如今A股已达到3700只股票,与美股股票数量相当,成为全球第二大证券市场之后,监管层就应调整治市理念,将“五重、五轻”,转变为五个“并重”。
尤其要摒弃“扩容大跃进”思想。监管层需研究:
为什么美国股市连续10年大牛市,监管层却仍然把债市作为直接融资的主战场,而没有把股市扩容放在首位,每年仅发一二百只新股?
为什么日本股市过去10年仅发了200多只新股?为什么还要求大量上市公司回购股份注销,对美股进行缩容,以提升上市公司业绩,把股市稳中有涨放在首位?
为什么美股、欧股、日股都没有新股排队的“堰塞湖”?
为什么金融危机的发源地的美股、欧债危机的重灾区的欧股和经历20年经济危机的日股能通过持续10年大牛市来拉动经济复苏,唯独经济在世界一枝独秀的中国A股,却熊冠全球10年?
扩容大跃进是拉动经济的灵丹妙药,还是沉重负累?
根据目前市场资金状况,A股在推行注册制后,每年科创板、创业板和主板扩容多少新股才合适?有没有做过供求平衡的数学模型沙盘推演?
此外,监管层的政绩观也应更新,不能仅看每年股市新股发行了多少家,融资、再融资额增加了多少,“堰塞湖”消除了多少,股市市值增加了多少。还应关注:新增资金进来了多少?发展的速度是否与市场的承受力相匹配?扩容的节奏是否能达到供求平衡,使股指能稳中有涨?在新股大批制造几千个亿级、十亿的富豪同时,中小投资者是否享受到经济和股市高速发展的成果?财富是否同步增值?
许多投资者一针见血地说:要让中长期资金“愿意来,留的住”,无需监管层声嘶力竭地呼吁动员,只需市场有持续的赚钱效应,各路资金就会不请自来!
可见,营造财富效应,不仅是高层提出的“满足人们财富保值增值的需要”的要求,也应是股市监管层治市理念和思路的出发点和核心任务!
2、新股发行制度要改革!
正如座谈会上所指出的:“市场结构不合理等短板依然存在,结构性和体制机制性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还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亟需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我认为,目前的新股发行制度存在着诸多弊端,亟需改革。
一是流通盘太小。4亿股以下的上市公司,仅拿出四分之一股份流通;4亿股以上的上市公司,仅拿出十分之一的股份流通。由于盘小,上市之初,股价出奇地虚高,动辄一两百元,严重背离价值。随后进入漫长的暴跌之路,如科创板仅3个月,90%的个股便被腰斩。
二是申购不公平。对于小盘股发行,香港是优先让中小投资者每人认购1000股。而A股注册制的科创板,流通股仅30%在网上申购,而70%给各路机构网下大量配售,造成了机构在上市首日争先恐后地抛售干净,获取无风险暴利,却不再进入二级市场。而二级市场买入新股的投资者都被深套。这种安排极不合理,必须改为全部在网上公平申购。
三是把新股股本大扩容的包袱扔给1——3年后。当大小非解禁时,原先的一只新股立马变成4只和10只,使市场的承接的资金越来越少,股价越走越低。多数新股三年后股价仅跌剩2--3折。这种情况在国际成熟股市中,闻所未闻。
如果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对公众上市公司的要求,新股发行上市时,规定控股股东比例不得超过40%或三分之一,其剩余股权随新股一起发行。这样,既可因流通盘扩大而降低发行价,避免上市时的股价虚高,又可让投资者能用较低价格买到新股,进行中长期投资,分享高科技股的成长性 还有助于上市公司规范化治理和经营。
3、新股排队上市拟在“先来后到”基础上,引进“好人举手”制度。
国外很多好公司是不愿上市的。国内也有像华为、娃哈哈、老干妈等优质公司不愿上市,照样成为世界一流。又如腾讯投资的上百家独角兽上市公司,如美团点评、滴滴、拼多多、京东、58同城、阅文、B站、快手、知乎、微众、链家等,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征——超级热爱、洞察深刻、格局远大、极度坚韧、坚持成为“真正的长期主义者才能创造价值”,没有一家大非到期就减持。
反观目前排队上市的“堰塞湖”,之所以越积越大,很多企业口头上标榜,是为了“自主创新”、“振兴实体经济”,其实是为了圈钱,提高身价。3年解禁期一到,就迫不及待地大额减持,借道ETF变相减持、组合式减持,甚至清仓减持,使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方针严重变味。
故建议:对排队等待上市企业,既考虑“先来后到”,又引入“好人举手”的机制:凡自愿延长大小非解禁期的,以长期主义坚守实体经济的企业,可申请提前上会,若达标,就予过会,优先上市,以奖掖真正的长期主义者,为市场提供优质上市公司产品。而短期主义者和投机主义者,只能排长队等候了!
4、新老划断,从结构上,一劳永逸地消除大小非减持后患。
鉴于过去两三年有800多家新股上市,现已到了大小非集中解禁期。据统计2019年1067家上市公司,解禁市值高达2.66万亿。其中10月底以前首发上市公司解禁市值达1.34万亿。10月和11月解禁市值各为3000亿元左右。2019年四季度解禁市值8150亿,2020年一季度解禁市值1.21万亿,是今年约1600亿的新股首发融资的6—7倍之巨。
大小非减持绝非有些人所说的“对市场资金压力有限”,而是对个股、板块和大盘实实在在的巨大冲击。从天风证券、长城证券解禁前后的暴跌,可见一斑。
相关个股和板块动辄跌停,严重压制了大盘的上行。
尽管监管层正在修订大小非减持规定,但由于解禁数量是新股首发募资的3倍至9倍。即便监管层再如何修订减持规则,但结果要么是广大投资者不满意,要么是大小非不满意。很可能与市场的预期大相径庭,南辕北辙,不是更紧,而是更松,让市场大失所望!
随着新股越发越多,大小非减持的冲击就越来越大,永无消除之日。这个市场顽症若不解决,险资等中长线期资金怎么能“愿意来,留得住”?
对此,我(包括其他市场人士)曾无数次的建议一个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大小非减持的问题、让广大投资者、大小非和监管层都满意的改革方案:
即从新股发行的源头上开始,按照国际股市对公众上市公司的要求,规定控股股东股权不得超过33%。
这样做的好处是:第一、大非在三年解禁期满,也不可能再减持,否则便有被人购并、失去控股权的风险。这样,一年后,许多小非解禁了也不会急于减持。第二、大股东存量股权随新股发行后,就可大大减少股权质押情况。第三、即使今后新股发得再多,也不会造成新的大小非减持后遗症,长期来的投资者每日每周每月所患的“大小非减持恐惧症”就可烟消云散!
我不明白,这么好的、简单明了的、有操作性的、利国利民的、能让投资者“愿意来,留得住”的建议,监管层为何不予采纳?
5、像雷厉风行发新股那样地严厉打击造假。
上市公司造假,已成为A股市场的一大公害。而目前顶格罚款60万,被市场讥为“反而是对造假者相的庇护和纵容”,“终身禁入”的处罚,也成了造假者乘机变现股权、安享幸福晚年的良机。
而造假公司的股价,则跌得惨不忍睹。不仅对中小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而且使中长期资金也屡屡踩雷、闻风丧胆,也成了他们“不愿来,留不住”的重要原因。
为此,我建议:修改法规、加大对造假者的打击力度,要像每周发新股那样地大张旗鼓、雷厉风行、落到实处。不仅要对造假者和中介机构处以严厉的刑法,而且尽快建立集体诉讼制度,罚得造假者倾家荡产。还要实行对造假者的有奖举报制度,以形成不敢造假、不想造假、难以造假的良好的市场生态,既尽可能把问题公司、造假公司挡在上市大门之外,又让造假者在市场难以逃遁、无地自容。
只有这样,A股才能真正与国际接轨,IPO“堰塞湖”才会自动消失。
6、向国际成熟股市看齐,切实降低交易成本。
鉴于目前市场交易都在网上进行,建议取消印花税。同时,鉴于国外股市已有取消券商交易费的先例,同时券商收入太多的事实,建议将券商收取的交易费降为万分之一,鼓励券商加强投行业务和投资顾问业务。
我相信,以上6点建议一旦实施,不仅能让中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而且能让A股步入长期慢牛的轨道,造福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