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银行变迁史(第443期)
时空复利 / 2019-09-12 18:22 发布
2017年,全球最赚钱的五家公司,有四家是中国的银行。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四大行,工农中建。
这只能说明一种情况,得天独厚。
1、规模集中
任何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规模。银行业也是一样,规模大,成本才会低。
例如全球的互联网头部公司,全部集中在中美两国,几乎吃掉了互联网行业80%的利润。
阿里巴巴的淘宝服务十万人,与服务十亿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市场更大,成本也更低。
有规模还不够,还要集中。
比如说欧盟的规模足够大了吧,5亿人,技术也更成熟。印度的规模更大,13.5亿人。
但是前者是多国林立,后者是多语言交流。也就是说,他们有技术,有规模,但是不集中。
我们自秦始皇时代,就已经是大统一的时代。
这个统一不光是土地统一,更是语言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甚至连车辙都统一了。
统一之后,才会集中。这种深远的影响,持续至今。
而印度有1600多种语言,使用人数超过百万的有33种,大家各玩各个,各说各的,那还怎么集中。
2、垄断躺赚的十年黄金期
规模具备了,并且集中。且数量少,形成了垄断地位。最舒服的公司,就是垄断。
行业垄断龙头公司,将行业内的全部利润,吃的七七八八。
而中国的银行业准入门槛是很高的,2000年的时候大约只有40家银行。
垄断,等于躺赚。
银行赚钱,需要吸收存款,再出去放贷,赚个差价。这是银行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早些年只有那么几家银行,遍地网点,国家背书,自然吸取存款的能力超强。
甚至不需要出门找储户,储户自己上门。
2003年-2013年,是中国银行业的黄金发展期。也被称作银行的黄金十年。这要得益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比如说08年4万亿之后,经济火热,公司都忙着借钱投资,小公司的贷款利率更是高达14%左右。那是银行赚钱手软的日子。
3、严重分化
银行十年黄金期之后,开始了行业分化。银行们手牵着手,一起赚钱的日子,已经是过去式了。
原因有两点:
(1)相比于2000年时的40家银行,目前大约已经发放了4000家牌照了。
竞争加剧,也就导致出现了分化严重。
(2)2012年-2013年,国家实行利率市场化。
就是不再一刀切了,你们银行自己看着办。
这样一来,银行为了吸引储户,就要提高存款利率,成本也就高了。
而小银行是打不过大银行的。人家规模更大,客户更多。
如果不是有特别的事,谁也不会闲的换银行卡。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富的富死,穷的穷死。
一边过的舒服日子,一边过的水深火热。
4、银行三大队
第一梯队:工农商建交五大行。他们就好比是老牌贵族,国家背书,体量足够大,吸收存款的能力最强。
注意这五家的背景,1949年-1984年,全国就这五家银行,是国家的亲儿子。他们不是老字号,是国字号。
第二梯队:股份制银行。他们同样全国经营,好比是新进贵族。更有活力,创新能力更强。
与五大行不同,这些股份制银行的地位,都是自己拼出来的。
尤其是近些年,股份制银行的增速要高于五大行。
华夏银行当年成立的姿态非常高,各种“关照”。奈何,排名靠后,经营问题。
第三梯队:城商银行。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为了搞活经济,全国一下子生出来了5000多家信用社。现在城商行的底子,就是当年的这些信用社。
打个比喻的话,五大行是国家的亲儿子。城商行是地方政府的亲儿子。
由于受到区域限制,只有极少数活的很好,例如宁波银行。但其中更多的小型地方银行,信用社是最惨的一批。
5、抢地盘
中国目前6%左右的GDP增速的确不算太高,但如果跟全球比,依旧是亮丽的经济体。
2000年的时候,全国的金融资产大概20万亿左右。如今这则数字大约250万亿左右。
所以水涨船高,未来的银行,依旧可以分享中国经济增速的大蛋糕。
如果觉得蛋糕少,还可以抢。
所谓强者恒强,也是这个道理。
各行各业的公司,想要活的更好,就要比别人更能打。
银行业,再度重申三个关键指标:
有钱看拨备(拨备覆盖率),质量看不良(不良率),经营看息差(净息差)。
明天是中秋,提前预祝大家,中秋快乐。
今天A股的中秋,要比去年,好上太多。
十年十倍,就在我的解盘,欢迎加入。
增添十年功力,详见:十年十倍:一文增添十年功力
更多实用分析:《价值投资常识》手把手教你建立完善的投资体系。
京东链接:https://item.jd.com/12624680.html
当当链接:http://product.dangdang.com/27888522.html
天猫链接: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212k0.12153887.0.0.3099687dkxFdsR&id=596999145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