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创板满月狂热过后归于理性
黄湘源 / 2019-08-24 09:31 发布
监管部门的注意力应当从较多地关心能不能开好头布好局逐步地转移到维护科创板正常的市场秩序上来。一方面,通过融资融券新政的实施继续从资金上向科创板输血;另一方面,在进一步强化退市力度的同时,对扰乱交易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打击。
科创板满月,灿烂归于平静,市场恢复理性,这对于过高寄望于科创板的人们来说,也许会有点失落,不过,对于科创板的长期平稳发展来说,则应该是不无好处的。
科创板开板以来,凡是能够得以过会的高新科创企业,几乎无不一上市就身价百倍。一个月来,科创板28股全部上涨,股价较发行价平均涨幅171%,涨幅中位数达到160%。其中首批25只股票的涨势更胜一筹,平均涨幅约为165.65%,有21股的股价较发行价翻了一倍,最高的较发行价的涨幅高达421.36%。截至8月21日收盘,28股合计总市值为6275.49亿元。28只股票中,个股市值增长超过百亿元的就有14只之多。
创业板当初的交易机制是只有首日没有涨跌停限制,按首日收盘价算,28只新股平均涨了106%。但第二天市场的抛压便突然增大了很多,好些股票都是直接低开,还有的被按在了跌停板上。创业板下跌了好几天,在第7天触底,之后从二级市场拿到筹码的游资开始炒作,方才展开了第一波行情。而科创板不设涨跌停限制的时间则放宽到了一周,一周以后的涨跌停限制也由原来的10%放宽到20%。交易机制的宽松成为激发科创板炒作热情的导火索。一个月来,科创板28股中涨幅达到发行价100%以上的就有25只之多,涨幅最小的也有73.5%,远远超过了当初的创业板。
从发行市盈率来看,科创板首批25只平均市盈率是53倍,同当初创业板28只新股平均56倍的发行市盈率相比,两者似乎相差不多。科创板在新股定价上打破过去的22倍市盈率限制,应该说,这还是符合市场化要求,有利于科创板企业在资金的支持下得到更好发展的。科创板公司发行市盈率高低有别,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市场对不同行业、不同公司的差异化价值判断。不过,经过一个月的交易后,科创板整体估值大幅提升,不少股票的市盈率已超过百倍。科创板上市公司尽管有可能具有较高的成长性,但是,市盈率作为反映在每股盈利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投资需要经过多少年才可以通过股息全部收回的静态指标,究竟是高好还是低好?在这个问题上,即使是被寄予了高成长期望的科创板,恐怕也难以做出非同寻常的回答。一般情况下,一只股票市盈率越低,市价相对于股票的盈利能力越低,表明投资回收期越短,投资风险就越小,股票的投资价值就越大,反之则只能得出相反的结论。科创板难道会是一个例外吗?
科创板一个月来所展现出来的巨大赚钱效应,不仅活跃了市场,也让得以入场博弈的各路资金赚得盆满钵满。不过,狂热过后,市场也开始归于理性。目前看来,第一二批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也许较高,特别是其中的通讯、芯片、生物医药类产业链企业,市场普遍给予高过其他行业的估值也是可以理解的。在水涨船高的形势下,其他行业同一批登上科创板的上市公司,其估值短期内也得以看高一线,这与其说是英雄造时势,还不如说是时势造英雄。不过,当市场冷静下来的时候,还会不会不分青红皂白一概给以如此之高的估值,恐怕就不一定了。如果说,机构投资者在一开始的时候更关心的是自己能不能够分得到科创板制度性红利的一杯羹,那么,现在他们应当有更多的理由去关注自己所将要投资的标的是不是具有跟预期估值相应相称的投资价值。机构投资者对科创板上市公司及拟上市公司的调研正在比以前更深入地展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科创板投资者的盲目性开始越来越少,而投资理性则正在逐渐得到应有的恢复。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的注意力也应当从较多地关心能不能开好头布好局逐步地转移到维护科创板正常的市场秩序上来。一方面,通过融资融券新政的实施继续从资金上向科创板输血,这是保持科创板交易活力相当重要的一项措施;另一方面,在进一步强化退市力度的同时,对扰乱交易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打击。科创板的正常交易秩序当有望得到更好的维护。不过,人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在注册制试点方面能不能给整体市场拿出真正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来。无论从哪方面看,目前科创板的注册制,不同程度上还明显带有行政审核制的烙印。那种简单地使用几近苛刻的问询逼迫不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自行撤单的方式,不要说并不能使改变行政权力在发行审核把关上的决定性影响,就是在消减申报上市企业排队堰塞湖方面的作用也是相当有限的。也就是说,注册制试点的推进,也需要敬畏市场,敬畏规律。没有对于究竟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的理性认识,走近市场化也许并不是太难,而真正走进市场化则未必会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