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麟龙:什么是货币幻觉?
金基窝 / 2019-06-25 13:50 发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二十年前人们的工资普遍为200元;而二十年后的今天人们工资翻了二十倍,普遍达到了4000元,看上去人们的赚钱水平提高了,但是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物价也出现一定的涨幅,人们工资剔除掉物价上涨之后实际涨幅远远低于二十倍,那么为什么人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对此,麟龙指出,这是由于人们的脑海中都存在“货币幻觉”现象。在1928年经济学家欧文·费雪提出了货币幻觉,这是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效应,意指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作出反应而忽略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
人们的每笔收入都可以统一使用货币数额来表示,有货币幻觉的投资者常常只注意到货币数额的增加或减少,往往忽略了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变化。例如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感觉到钱越来越不值钱了,二十年前一支冰淇淋只要5分钱,200元的工资可以买4000支;而二十年后一支冰淇淋均价5元,4000元的工资只能买到800支,购买力明显下降。
麟龙指出,出现货币幻觉的根本原因是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在通货膨胀发生时,投资者或消费者无法了解通货膨胀或物价上涨的程度,仅能依靠少数商品价格进行判断,这就导致投资者和消费者接收的信息不能完全反映出市场,并且受到那些明显被通货膨胀扭曲的信息影响,只能将注意力放在货币数额上,冲动地把心理价位抬高到实际价位之上,这样就产生了货币幻觉。
对于投资者来说,精心构建的投资组合获得了丰厚收益,而在投资过程中也发生了通货膨胀,投资者的实际购买力不但没有提高甚至还会出现下跌,但是在货币幻觉的影响下投资者认为回报率极高,会造成投资趋热,加剧通货膨胀的发生,弊大于利;对于企业来说,由于公司职员、投资者存在货币幻觉,再加上通货膨胀的发生,他们的实际收益并没有变化,这使得企业能够获得额外利润,利大于弊。
尽管在经济学领域中大家就货币幻觉的存在还有一定的争议,但是政府在实行宏观政策时会有意识地保持货币幻觉以避免通货膨胀的全面发生。
那么该如何停止货币幻觉呢?麟龙专家表示,根据欧文·费雪的建议,投资者在投资理财时不要仅仅关注投资标的的价格升降,更应该关注投资获得的实际收益,将时间精力用在研究实际购买力、潜在价值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