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料行业巨头为何纷纷推出碳酸咖啡?
怪诞投资圈 / 2019-06-21 23:23 发布
近年来,碳酸饮料巨头对咖啡市场的关注越来越明显,2018年可口可乐以51亿美元收购了英国连锁咖啡品牌Costa。随着咖啡市场的增大,更多饮品企业也纷纷入局,今年5月初,中国最大的饮用水品牌农夫山泉就宣布即将上市一款碳酸咖啡。
(图片来源:可口可乐官网)
20世纪初碳酸饮料就已进入中国市场,在这么长的时间内,产品配方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动,而改变的仅仅是产品的包装以及营销。
不过,消费者众口难调,有人尊崇配方复古,有人期待创新。随着萃取技术的不断进步、即饮咖啡的日渐流行,把咖啡溶进碳酸饮料,成为饮料巨头们的一个尝试。
事实上碳酸饮料巨头们在十三年前就已完成了这个尝试,不过由于当时消费群体小、定位不明等原因,最终都不了了之。
2006年,可口可乐在欧洲、北美上市了一款咖啡味的可乐Coca-ColaBlak,不过消费者对这款新口味可乐的接受程度并不高,上市仅两年,Coca-ColaBlak就宣布停产。
中国饮品巨头娃哈哈也于2006年6月推出一款非常咖啡可乐。刚上市之初,由于非常咖啡可乐在宣传推广方面做得十分出色,上市前两个月月均发货量超过500万箱。在上海、杭州的一些便利店,非常咖啡可乐甚至一度脱销。
然而两年后,非常咖啡可乐的发展已见疲态。十年前将咖啡当作日常消耗品的中国消费者的数量小,即饮咖啡在当时的发展也相对缓慢,因此这款非常咖啡可乐最终成绩平平。
此外,日本企业三得利也曾进行了尝试。2012年7月,百年饮料巨头三得利推出了一款针对20~39岁职场人士的咖啡汽水Espressoda。
三得利在研发这款咖啡汽水时十分走心。原料上,Espressoda咖啡汽水采用了巴西、哥伦比亚等著名产地的咖啡豆。技术上,三得利花费了58亿日元用于研发新的碳酸化技术。营销上,Espressoda一经上市,广告就遍布日本的地铁、火车。
但2012年日本功能饮料市场早已被红牛、可口可乐Burn、朝日饮料Monster等几大巨头占据,三得利的Espressoda虽然前期关注度满满,但在销量上始终没有出彩的成绩。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碳酸饮料因为高糖而越来越不受欢迎,发展越来越迟缓,因此各大饮品巨头纷纷推出的咖啡汽水。虽然咖啡汽水听起来很新颖,是个新品种,但究其本质还是高糖的碳酸饮料。因此,口味上的创新并没能直接刺激碳酸饮料市场的回暖。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低糖食品的需求,2017年可口可乐率先推出零糖咖啡可乐Coca-ColaPlusCoffee(又称Coca-ColaCoffeePlus)。
最先在澳大利亚上市的Coca-ColaPlusCoffee,热量较常规可口可乐减少了50%,咖啡因含量增加了50%。较之市面上曾出现的咖啡可乐,这款咖啡可乐的汽水感更强,气泡带来的感官刺激更加浓烈。2018年,Coca-ColaPlusCoffee逐渐在越南、泰国、柬埔寨、日本等亚洲国家出现。不过,为了更加贴近当地消费者的口味,在日本上市的Coca-ColaPlusCoffee中重新添加了糖。
2019年4月,可口可乐CEO詹姆斯•昆西宣布,将于今年年底在全球至少25个市场推出升级版的可乐咖啡。昆西如此看重这款可乐咖啡不是没有道理。
2月14日,可口可乐发布了2018年财报,2018年营收同比下滑10%,其股价当日大跌8.4%,创下2008年10月以来最大跌幅。
(资料来源:wind)
可口可乐正处在公司转型的关键时期,全球咖啡市场的崛起让可口可乐看到了转型的一个方向。在热饮咖啡市场,可口可乐已经通过高价收购Costa占据了一席之位;在即饮咖啡市场,年底上市的可乐咖啡势必也会掀起一波巨浪。
除了可口可乐为了转型做碳酸可乐外,肯德基也推出了气泡冰咖啡、瑞幸也推出了一款碳酸咖啡——黑金气泡美式,农夫山泉也推出了碳酸咖啡。
国内外饮料巨头们为何纷纷加入碳酸咖啡饮料这个赛道?
据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2018年中国碳酸饮料产量1744.6万吨,占比整个饮料市场的9.41%。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生产技术的升级,传统碳酸饮料的浪潮已然逝去,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型气泡饮品将瓜分传统碳酸饮料现有的市场份额。
根据国际咖啡组织数据,2017年至2018年度全球咖啡生产总量为1008万吨,消费总量为990万吨,全球咖啡市场稳步增长。2018年中国咖啡生豆的消耗量达到22.95万吨,7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1.74%,远超全球2.53%的一般水平,国人年平均咖啡消费杯数为6.2杯,五年时间翻了一番。
国内的咖啡需求增长强劲,咖啡行业向好是国内各大饮料巨头盯上的原因之一。
不过,从咖啡可乐到碳酸咖啡的历史进程中不难发现,只有更加贴近大众需求的产品才能够赢得消费者的心。
当下,消费者对于高糖饮品避而远之,这种情况下,低糖饮品应运而生,碳酸咖啡或真能引领时代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