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投资大师的共性有哪些?

阿牛   / 2019-04-24 18:44 发布


历史上产生了很多的投资大师,格雷厄姆、施洛斯、巴菲特、邓普顿、约翰涅夫、费雪、彼得林奇、莫尼什·帕伯莱等等。其中有些有的人喜欢预测指数,有的人不关心市场;有的人是价值投资,有的人是成长投资;有的人满仓不择时,有的人动态再平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投资风格,其风格基本是与其投资理念和人生价值观相一致的。这些不同点不构成这些投资大师的成功必然因素,相反,寻找大资大师背后的共通之处才能真正理解并掌握投资的本质。

通过横向对比投资大师的理念策略,个人归纳总结为三点:能赚、久赚和多赚,一句话概括就是,如何在确保赚钱的前提下活得久并且赚的多。

一、能不能

投资最重要的是不亏钱,能不能赚钱是前提条件。怎样才能赚钱呢?大师的回答是:逆向投资!

施洛斯买的是难做的生意,喜欢逆水行舟。为了不亏钱,倾向于买陷入困境的股票,施洛斯买的是不被看好的别人不要的股票。

约翰邓普顿童年深受父亲在拍卖行无人出价时拍卖行为的影响,约翰专门购买那些已破产或濒临破产的边缘化的公司股票。邓普顿在整个投资生涯奉行的原则就是,在别人沮丧的卖出时趁机买进,在别人疯狂买进时趁机卖出。这与我们日常生活行为方式相悖。如找工作挑选前途光明的行业,出门挑选大晴天等,约翰指出这种行为很难带来投资上的成功,投资成功必须避免随大溜。

莫尼什·帕伯莱在不景气的行业里对经营不善的企业进行抄底投资。贪婪和恐惧时是人类天性,市场先生有时出价非常不合理。利用市场先生的情绪我们就可以买到低价股票。这种股票在行业低迷和遭遇困境的企业身上经常遇到。

邱国鹭指出,投资领域的大牛多具有超强的逆向思维能力。逆向投资的原因是,股市是一个大的蓄水池,很多情况是没有增量资金的,在存量一定情况下,人多的地方就会越危险,因为筹码越发集中好比一个球弹跳到最高点,已经没有资金支持上涨,就会逆转。

上面这些大师多属价值派,成长派大师也都推崇逆向投资理念。

费雪在具体怎么买股票时指出,集中全力购买那些失宠的公司,即由于整体市况或当时金融圈误判一家公司的真正价值,使得股票的价格远低于真正的价值更为人了解时将有的价位,则应该果断买进。

彼得林奇说,你永远不可能找到完美的公司,完美的公司应该具备13个重要特点,其中多数特点都是逆向思维的典型特征,如名字听起来枯燥乏味、业务令人厌恶、公司被谣言包围、处于一个零增长行业中等。

逆向投资本质上是霍华德马克斯所说的第二层思维。第一层思维简单而肤浅,几乎人人都能做到,譬如,“公司前景看好所以股票会涨”。有人诱惑你说,如果你喜欢一家的产品就买这家的股票,其实投资远没有这么简单。第二层思维复杂而迂回,并进一步指出,因为市场的钟摆式摆动和周期轮回,所以胜利的关键在于逆向投资。

逆行投资为何可以保证赚钱?其本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均值回归和资本逐利。格林布拉特说,价格围绕价值波动,长期看终究要回归。陈光明的指出,均值回归的背后就是资本逐利,整个市场风险溢价长期是围绕均值波动,多数是在一个标准差内,价格有向价值回归的万有引力。

概括一下,盛极而衰,否极泰来,逆向投资是确保不亏钱的前提条件,只有确保能够赚钱我们才可以谈后面两个问题。

二、久不久

投资人要想在市场中长期生存下去必须确保,平常不出击,出击要安全。

平常不出击是说,耐心等待。多看少动少犯错,切忌频繁交易。为何要耐心等待?霍华德马克shi认为,不会有伟大的投资机会天天等着我们,耐心等待机会往往是最好的策略。将棒球搭在肩上,站在本垒板上观望是巴菲特对耐心等待机会的解读。

我们从投资大师的持股时间可见一斑,施洛斯的平均持股时间是4年,邓普顿的平均持股时间也是4年,约翰聂夫的平均持股时间是3年,神奇公式只有从长期(3-5年)看才会见效,成长型投资大师费雪也坚持三年守则。

平常不出击背后的原因,霍华德马克斯解释的再清楚不过了。马克斯说,时间拉长看,积极进攻性投资者基本已灰飞烟灭,他们已经犯错被三振出局,不是因为制胜球不够,而是失误太多。进攻好比剧烈运动,防守好比有氧运动,长期来看有氧运动有益身体健康而剧烈运动造成身体的损坏。市场上留下来的市场是高度有效的,交易成本是高昂的。投资者过于追求主动投资未必有好处,任何伟大的投资都有可能犯错,过于主动出击更容易输掉比赛。因此,防守,重点在于避免犯错,是每一场伟大投资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

出击要安全是说,如果一定要出击就必须要确保安全确保胜利,安全边际!

施洛斯就是买便宜的股票,买的是不被看好的别人不要的股票。买入风险有限的股票,而且买入很多只分散风险。

邓普顿说,虽然投资方法很多,但让其获得巨大成功的方法就是,购买价格远远低于其内在价值的股票。

约翰聂夫的低市盈率策略首要条件就是低市盈率,在聂夫眼里,市盈率低于市场40-60%才能叫低市盈率。

格林布拉特认为,市场先生情绪变化多端,企业的实际价值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股价会有巨大波动。因此,利用安全边际原理是获取安全可靠投资回报的秘诀。

帕伯莱给出的憨夺型投资者的投资框架也说,买入以远低于内在价值折价出售的企业,投资变化缓慢行业中的经营模式简单的企业,投资现有业务,模仿好过创新,这些都是在说要控制风险才能活的久。

霍华德马克斯指出,低买高卖永远是投资赚钱的不变逻辑。低买不仅要买好的,更要买的好,此类股票的特征是价格相对价值较低,潜在收益相对风险较高。

邱国鹭认为,投资要胜而后求战而非战而后求胜,便宜是硬道理。为何便宜是硬道理?买的足够便宜就不担心做傻瓜,不用担心卖不出去。邱进一步解释为何要重视估值说,公司层面看,伟大不容易,滚不大。市场层面,市场有情绪,预期不准确。

价值投资的鼻祖格雷厄姆关于价值投资有三个最重要的观点:市场先生、安全边际和内在价值。个人认为,格老这三个核心都只是表明一个问题即安全边际,市场先生给与我们安全边际,内在价值股市才能确保安全边际。正因为安全边际是格氏思想的核心精髓,施罗斯直接指出老师的思想确保了其在买入时就已赚钱了,但是这种策略亏是亏不了,但也赚不了大钱。真正赚钱的最终还是依靠成长投资,这也是巴菲特在接受芒格影响后说自己完成了从猿到人转变的根本原因所在。

出击时我们要看安全边际,不出击时我们要耐心等待不乱动。这与孙子兵法的思想也是高度契合,兵家之战,能不打就不打,一定要打的话务必要确保打的赢的情况下才打。

安全边际和耐心等待都是为了规避了频繁交易导致的出错概率,从而比别人活得时间久,活的久才能赚的多。

三、多不多

下面正式进入成长型投资者领域。一般来讲,价值投资可以赚钱,但很大概率赚不了大钱,成长型投资目的就是多赚钱。成长型投资大师的代表有帕伯莱、费雪、林奇和巴菲特。

帕伯莱在憨夺型投资者一书中说,“憨夺”是指以承担最小风险获得最大的收益。投资要投资具有持久竞争优势的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才能攫取超额利润,具有定价权获取稳定超额利润。只挑最好的,看准投资成本和风险偏低、回报偏高的投资机遇,是创造财富的关键。投资风险低、不确定性高的业务,憨夺型投资者偏好低风险、高不确定性情况,因为其可以带来价高的回报。情况好,赚的多;情况不好,赚的少或赔的不多。

费雪认为,真正出色的公司,数量相当少,他们的股票往往无法以低廉价格买到,因此,有利的价格存在时应充分把握当时情势,资金应该集中在最有利的机会上。

费雪指出,即使是真正的便宜货,便宜的程度毕竟有其极限,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价格才能调整到反映真实的价值。这表示在一段足以做公平比较的时间内,如5年,技巧最纯熟的逢低吸入者最后获得的利润,和运用普通智慧,买进管理优异的成长型公司股票的人比起来,实在是小巫见大巫。这其中考虑了成长型股票投资人所买股票不如预期设想而发生损失的情况,以及逢低吸入者同比例购买造成的损失。

林奇指出,最终决定股票命运的还是收益。长期来看,公司收益的波动最终决定了股价的波动,股票价格随着每股收益波动而波动几乎是一个普遍规律。其对分散还是集中的解释也切中要害,投资的关键不是确定一个持股的合理数量,而是逐一调查研究确定每只股票的质量。股票数量的多少无关紧要,关键是质量高低。

成长型投资之所以可以多赚的原因是,盈利推动股价上升。一家成功的公司开拓新的市场时,其盈利增长,股价也相应随之上涨;或者一家深陷困境的公司经营好转时股价也会上涨。如果你持有一家盈利不断增长的公司股票,那么你的股票投资回报将会十分丰厚。

林奇并不否认成长股投资的弊端,典型的就是戴维斯双杀。即使有双杀的可能,但成长股组合投资策略同样可以取得成功。你没有必要在所选择的每一只股票上都赚钱,一个投资组合10只股票里面有6只股票能够赚钱的话就能产生十分令人满意的投资业绩了。投资者只要挑选少数几只大牛股就能够获得成功,因为你从这几只大牛股上获得的盈利会远远超过在那些表现不尽如人意的股票上所遭受的损失。

林奇的论断与费雪不谋而合的,同时价值投资的典型代表施洛斯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投资这行有个诀窍,就是限制住亏损,然后只要有几只股票表现很好,复利就会带来很好业绩”。

在这里有必要解释下价值投资和成长投资的异同,也解释下为何成长型投资是个人认为能多赚钱的理性选择。

价值型投资者更关注估值,例如施洛斯和约翰涅夫,要求足够的安全边际,买入股票的目的是为了卖出,虽然持股时间可能是3年或4年。价值型投资者盈利的先决条件需要企业成长或反转,企业没有成长或业绩不能反转,再低的市盈率也没毛用,所谓价值陷阱。

成长性投资者更关注成长,例如费雪林奇以及芒格等。成长型投资者要求企业保持成长性,买入股票的目的不是纯粹为了卖出,只要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就会长期持有,例如费雪长期持有IBM,巴菲特长期持有可口可乐等。成长型投资者的盈利来自企业盈利增长,买股票就是买企业。

价值型和成长型孰优孰劣?一定程度上都有道理,也的确各有道理。价值投资建立在估值的基础上,成长投资建立在成长的基础上。价值投资需要规避价值陷阱,成长投资需要规避成长陷阱。

价值投资盈利退出需要的市场或企业业绩反转或成长,成长投资赚企业成长的钱。从周期角度来考虑,价值投资者眼中的反转和成长需要的周期短,更多的是市场3-5年的周期或企业扭亏为盈的周期。成长投资者认为的周期更多的是产业和企业生命周期,基于价值创造的不同周期阶段,更长更久。

成长是价值评估的最核心的指标。用陈光明老师的话说,“在中国做价值投资,最经典的传统的格雷厄姆的方式,在中国是找不到标的的,只有通过巴菲特的方式。其实中国做价值投资,长远来讲,能赚钱的都是买成长股的,不是买价值股的”。

至此,能不能、久不久、多不多的问题基本就解释清楚了,个人投资体系的构建基于上述认知,他日再说.  作者:金用水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