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股道的卢

06年入市实战操作至今,经...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banner

banner

好书观察:《大国经济之路》一个会说中文又认真的老外告诉你中国经济数据之谜

房产不是东西   / 2015-11-26 23:00 发布

 

提要:又到周末读书时间了,本周跟大家推荐的是渣打银行中国研究部主管王志浩的《大国经济之路》(不要被他的名字迷惑了,其实是个会说中文又认真的老外),对中国经济数据是否有效,做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同时还探讨了经济前景、储蓄率高、收入差距大等问题。

作者王志浩(Stephen Green),渣打银行中国研究部主管,蛰伏上海。获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政府系博士学位,博士期间曾在复旦大学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作访学研究。加入渣打之前曾任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Chatham House)亚洲项目主管及《经济学人》旗下《The World in...》杂志编辑。曾在肯尼亚和莫桑比克乡村从事扶贫和发展援助和支教工作两年。

该书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为起点,将全书的第一个重头戏放在中国经济增长数据的可靠性上,比如1998/1999的经济低迷,政府是不是有修改数据;比如2004年的经济普查之后,中国政府大幅修改经济总量数据;通过对国内相关研究及不同观点学者观点的系统梳理,以及发电量、货运量(“克强指数”的重要组成部分)等指标的局限性和优势分析,得出了相对中立的观点:中国GDP经济数据有一定局限性,但不像某些学者所说的那么高。此外,作者还提出了一个类似克强指数的指标:渣打中国工业活动指数,也有一定的参考性。

在GDP数据是否可靠之外,作者还对储蓄率、贫富差距、政府赤字、银行不良贷款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样,作者并不拘泥于统计局的数据,而是详细分析了有关指标统计的局限性和可比性,并对部分数据做了延展和估算,在此基础上再给研究结论,更令人信服。正如上一本书推荐里提到的“追大数据热点固然重要,但尊重并公示数据的文化更为重要”。本书的看点不在于其研究方法有多高深,而在于对以统计局数据为代表的中国经济数据,进行了最大可能的深入分析,倡导一种数据说话但又不“唯数据”的研究方法,这恐怕才是很多活跃在媒体上的经济学家应该学习的。

数年前,该书作者曾数次来笔者工作的单位拜访,讨论有关中国房地产走势的问题,我惊讶其中文的流利,更惊讶他对各种中国房地产数据采集方式和局限性的了解。我们就中国房地产各种数据和研究思路的探讨,让彼此都受益匪浅。正如此前我们看到的,不少所谓的经济学家,看了统计局之前公布的“空置面积”就作分析,说中国空置面积就够几亿人住之类(后来统计局将其改名为“待售面积”,即已竣工但未售出的面积),这种不了解数据本身就大放阙词的,真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一句话,这是一个有深厚研究功底、中文流利有极其认真的老外,开口说中国经济背后的故事,值得你一看。

广告:112810:00-13:30,我们将在咖啡陪你CaffeBene(北京悠唐广场店)举行一次线下交流活动,主题为“房地产市场2015走势和2016展望”,欢迎微信/短信15011386326报名。具体情况请看:网页链接

请到微信、雪球、新浪微博搜索“房产不是东西”,获取“楼市观察”、“房企观察”、“经济观察”等板块的独家观点,把握房价走势和房企投资机遇。

[1]

“房产不是东西”由资深房地产从业人士发起成立,旨在通过互动论坛、专题文章、数据点评等形式,共享对房地产及相关行业的看法,促进互动交流。目前提供“楼市观察”、“房企观察”、“经济观察”等板块。往期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