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度回顾之二:2015年房价涨了,但统计局数据显示70大中城市中有54个房价低于去年
房产不是东西 / 2015-11-22 20:12 发布
提要:2015年已接近尾声,本文通过对统计局、中原地产、搜房网、链家网等机构的数据,对2015年的住宅房价涨幅进行了分析。数据显示,70大中城市中,仅仅京深二手房房价同比涨幅高于10%,多达45个城市低于去年。
1. 统计局说70大中城市绝大多数城市房价仍低于去年,其他机构数据也表明仅京沪等少数城市涨幅明显
统计局11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0月,70个大中城市中,与去年同期相比,新房价格[1](均指住宅)平均跌幅为1.18%,多达54个城市低于去年同期;二手房价格平均涨幅为0.01%,多达45个城市低于去年同期。具体来看,深圳同比涨幅高达36.8%,北京涨幅18.4%,是仅有的两个涨幅超过10%的城市,另外两个一线城市广州、上海的涨幅分别为9.9%和9.7%,其他城市涨幅均在5%以内。下跌的城市中,锦州、大理跌幅超过5%,西安是少有的跌幅超过5%的省会城市。
指望我吐槽统计局数据的读者可能要失望了,其他机构数据也差不多:
中原地产、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与统计局数据类似,我专门挑选了四大一线城市及天津、成都,以二手房为例,三家机构的数据平均来看,深圳涨幅达42.11%最高,北京、上海涨幅超过10%,而广州、天津不足5%,成都更是不足1%。统计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都认为10月成都房价的涨幅还是低于去年同期。
2. 北京核心区及典型楼盘价格涨幅接近20%,东西城均在6万以上
以北京为例,多家机构显示该地房价过去一年平均涨幅约10%,链家数据为12.55%,但中心区涨幅明显更高,如教育资源丰富的西城、海淀,不同机构数据均显示,该区域价格涨幅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5-2倍;而离中心较远的丰台和石景山,涨幅不足5%,搜房网数据甚至显示,石景山过去一年房价有下跌。
不同楼盘的价格涨幅差异更为悬殊,东西城的荣丰2008、水上华城涨幅均超过15%,要知道,他们的均价也明显高于其他区域,而丰台、朝阳的热点楼盘,如远洋山水、沿海赛洛城、芳城园等,价格涨幅不足10%。
3. 开发商似乎比较理性,热销项目均价涨幅普遍在10%以内,但跟2013年相比普遍超过20%
对北京销售金额、套数前十名的年度销售均价进行分析发现,2015年销售均价普遍在10%以内,明显低于同期二手房典型楼盘的价格表现,还有西山艺境、亦庄金茂悦、紫贵御园三个项目有所下跌。但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价格采用的是年度均价,可能受这两年的价格走势有关(比如2014年价格走势前高后低,2015年前低后高,拉成均值后年度涨幅不大),如果看同一批项目相比2013年的价格涨幅,普遍超过20%,如万科长阳半岛从2013年的17000元左右涨到2015年的接近27000元,涨幅超过50%,华业东方玫瑰涨幅超过40%,橡树湾(万橡府)涨幅超过70%,表明过去两年房价涨幅不低。
小结:本文并不是对统计局或其他机构房价数据的吐槽(这是个大话题,由于房产交易的不可复制性,客观准确的房价数据异常难得),但从现有各个渠道的数据都体现出一个特点:分化。尽管2015年全国销售明显好转,价格总体趋稳,但不同城市、不同区域、不同类型项目的价格走势分化异常明显,少数热点城市和项目价格涨幅明显,但即使是北京,在房价总体涨幅超过10%的情况下(当然,很多读者会觉得这个低),也有很多区域和楼盘价格几乎不涨。
或许,我们都应该学会适应房价不再普涨和一直涨,阶段性调整和分化将成为常态,即使是帝都魔都。
请到微信、雪球、新浪微博搜索“房产不是东西”,获取“楼市观察”、“房企观察”、“经济观察”等板块的独家观点,把握房价走势和房企投资机遇。
[1] 本文所采用的城市房价数据多来自指数编制方式,来自公开渠道,房价指数能去掉交易结构变化的影响,但由于方法论和底层数据的问题,与大众感受可能有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