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度回顾之一:2015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有望突破8.5万亿,京沪深价格涨幅大
房产不是东西 / 2015-11-22 20:11 发布
提要:2015年已接近尾声,本文通过对全国及主要城市商品房销售指标的分析,对今年的房地产市场走势进行了回顾。此为系列文章的第一篇,也将拉开“房产不是东西”回顾2015年楼市的序幕,敬请关注。
1. 前10月商品房销售额6.5万亿元,已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1-10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达64790亿元,同比增长14.9%;销售面积为9.5亿平米,同比增长7.2%;与历史高点2013年同期相比,销售金额已创新高,但销售面积仍有一定距离。
从物业类型来看,住宅表现好于非住宅,1-10月全国住宅的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为8.4亿平米和5.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9%和18.0%,表现好于同期整体水平,与历史高点相比亦是如此。
参考最近一年来的量价走势和往年底的数据波动,假设最后两个月销售面积不增长,而销售金额增长5%(从最近几个月来看相对保守),预计全国2015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将达到12.7亿平米(低于2013年的13.1亿平米),但销售额将超过8.5万亿元(高于2013年的8.1万亿元)。销售额增长明显快于销售面积,这表明今年市场回暖主要在一二线热点城市,这推动了全国销售均价的提高。
2. 2015年仍延续了近十年房地产市场好一年坏一年的波动特征
将数据追溯的更远点,2007年来,房地产市场基本呈现出好一年坏一年的走势,如2007年和2009年增速十分显著,但之后的2008年和2010年就有明显调整,其中2008年销售面积降幅高达15.5%,是过去数十年最高的一年。
2011年来,全国住宅市场量价波动幅度有所缩小,呈现出“奇数年较好、偶数年波动”的特点,如2013年销售面积增长高达17.5%,但2014年降幅达9.1%,今年1-10月有所恢复。
3. 按季度数据看,销售低迷期的时间在延长,需求可能被透支
从2009年以来的季度数据可以看出,在近三次“上涨-下跌”波动中,销售面积增长的时间分别为6、4、6个季度,而下跌的时间分别为1、3、5个季度,最近一次销售面积下降自2014年一度开始,一直延续到2015年一季度,是有数据以来最长的一次。可能的解释是,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每一次增长都在透支未来的需求。
4. 京沪深需求波动频繁且幅度大,今年以来价格涨幅明显偏离趋势线
前述数据分析均采用全国统计数据,看起来波动不明显,但从京沪深成交数据来看,成交量和价格的变动幅度都非常明显,如今年二三季度,成交量分别同比增长85.2%和55.4%(全国不足15%),均价涨幅分别为18.6%和37.1%(全国不足15%)。
从均价走势来看,今年三地成交均价延续了2007年的总体上涨态势(仅2008Q4、2012Q1、2014Q3等少数季度出现下降,偏离趋势线),特别是今年Q3,北京、上海、深圳成交均价的同比涨幅分别高达24.3%、38.5%、56.5%,三地均值涨幅为37.1%,明显高于过去近10年的均值(13.3%)。
小结:2015年是个特殊的年份,在调控政策放松、货币信贷环境宽松等系列因素的推动下,一二线热点城市回暖推动全国商品房市场明显恢复,全年销售额有望超过8.5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从更久远和季度数据可以看出,2015年销售量价可能存在透支,特别是京沪深一线城市,成交面积波动大、价格涨幅突出,这给未来的市场走势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请到微信、雪球、新浪微博搜索“房产不是东西”,获取“楼市观察”、“房企观察”、“经济观察”等板块的独家观点,把握房价走势和房企投资机遇。往期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