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想 | 解读公开信息,我一直在努力
卢顺喜 / 2018-11-13 09:09 发布
依稀记得去年这个时候,专门说了如何解读公开信息的事情,今天又看到了很多人在说相关内容,甚至说到了算卦,当然证券研究行业是用了比较文明的词语来说明自己解读信息的结论:预期!在券商研报及各种场合中,大量的看到“超预期”、“低于预期”等说法。例如前期茅台的跌停,就是业绩低于预期嘛,呵呵。但我们也会发现,很多所谓的“超预期”事后证明是笑料或者炒作的工具,这才是真正的“超预期”呢!例如贾跃亭当年的预期,包括最近FF的预期,哈哈。
说实在的,我一贯主张自己分析公开信息,因为都是中文,文盲之外的人都看得懂,当然也可以借鉴主流研究方法,例如券商研究报告,在我看来,他们的研究方法是短期预期法,或为偏定量,试图精确预测未来的EPS,或为偏定性,找出成长性最好的公司。按这种方法,如果企业报告的EPS高于“券商一致预期”,就算是“超预期”了,比如说30个分析师预测EPS是3毛,但实际上EPS是4毛。
这种方法的毛病,格老在《证券分析》中早已提到过,其缺点在于:1、市场代表了群体的集合智慧,完全有能力对短期前景进行高质量的洞察,所谓的好消息、坏消息往往已经被当前的股价吸收掉了;2、券商们的预测,往往并不比完全的时间序列分析更靠谱,尤其对一些不稳定的行业而言;3、公认的好企业未必是好股票,要考虑价格因素;同样,公认的坏企业也未必是坏股票,同样要考虑价格因素。
事实上,真正的超预期,往往不体现在“信息收集”层面,更体现在“信息解读”层面,即:重要的不是表面信息,而是深层次的一些信息,尤其是针对长期生意特征层面的一些信息,如:定价能力、产品期权、市场容量及生意的壁垒。
信息收集层面,并没有绝对的胜者,少数人知道的信息可能是内幕信息,这是违法的;而信息解读层面,才有真正的胜者,人人都知道的公开信息未必就真的没有价值,因为未必人人都认真咀嚼了这种信息,市场在某个时点更是未必充分吸收掉了这些信息。
比如90年代老掉牙的可口可乐的例子,按主流的价值标准,这只票当时似乎是“已经到头了”,但是它有一些显著的生意特征,如:轻资产、并不需要太多资本支出,公司主导产品只是做浓缩剂;公司的利润率非常高,尽管售价不高,但是毛利率高达70%,品牌优势、渠道优势、成本优势极为明显。当时很多人只注意到它的PE水平高于平均水平,但是对未来销量的判断仍有分歧。巴菲特洞察到亚太市场、苏联解体以后的欧洲市场仍有非常大的市场空白点。可口可乐的销量仍有上升空间,而且利润率也有上升空间,这些信息并未被市场充分的咀嚼了,再加上进入90年代以后的持续降息这一“未被预期到的因素”,可口可乐在90年代大幅跑赢市场。
主流资金照样可能短视而片面,尤其对一些强周期股而言更是如此,因为之前的股价表现往往已经反应过度,此时即使短期EPS可能比预期的高,之后的股价照样可能下跌,例如最近的化工股票,就有点这个意思。
回过头来说信息解读和预期,在我看来,真正的“超预期”可能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创造了新的品类,新品类的潜在价值巨大,但并未反应在当前的股价中;2、企业创造了新的模式,可能重塑整个产业,并形成独占性的需求;3、企业具有持续的定价能力(这本身就意味着有资格享受估值溢价,哪怕永续增长率只有3%),这种企业的持续成长能力往往远超想象;4、企业拥有很强的研发能力,当前企业业务中已经包含产品期权(被市场视为费用而不是资产)。
按传统的定价标准,市场可能只是按部分存量资产来给企业定价,而对增量资产的真实价值反应不足。真正带来价值的增量资产,可能更有价值。这种“超预期”的东西,股价对其反应不充分,但更有可能带来超额收益。
总之,市场不是吃干饭的,完全有能力对企业的短期前景具备高质量的洞察力。思考长期预期、长期前景、长期价值的驱动因素,认真解读信息,才有可能真正找到一个错位的赌注,并找到产生超额收益的机会。而这种洞察力显然并不是说有就能有的,我将继续努力,就像我一直说的:
1、我坚持每日浏览企业公告和新闻,每季度跟踪企业业绩,定期进行沟通交流,动态管控投后风险;
2、我长线持有优势行业的龙头企业,坚持对公司经营和合理价值的判断,是控制风险的最重要手段;
3、我针对单个公司建立了完整的分析框架,尽可能对完整的经营要素/风险点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4、我以相对集中、组合投资的形式,持有的标的股和不断跟进的股票池来平衡单个公司带来的风险。
lunshunxi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