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8月重要经济数据发布,背后传达了这些信号......
交易时间 / 2018-09-10 13:15 发布
刚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8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数据显示,8月份的CPI同比上涨2.3%,环比上涨0.7%,8月份的PPI同比上涨4.1%,环比上涨0.4%。那么8月份的CPI和PPI究竟应该怎么样来解读,从资本市场角度来观察,这两个最新的经济数据又传递出了哪些重要的信息呢?长江证券首席宏观债券研究员赵伟在央视财经《交易时间》节目中表示:“8月份CPI略高于市场预期,输入型通胀在今年幅度不会特别大,但市场总体来讲应该是一个磨底的过程。”
8月份CPI略高于市场预期
长江证券首席宏观债券研究员 赵伟:8月份的CPI公布出来数据是2.3%,比市场平均预期2.2%略高一点,比7月份提升了0.2个百分点。从细项数据来看,主要还是因为食品项的超预期的上涨。从非食品来看,整个环比的增速在0.2%的水平,基本上是相对来讲是比较平稳的。大家近期对市场的通胀问题明显的关注了,主要的触发因素有几个。第一个,猪肉价格从5月下旬以来截至到8月份,这短短的大概三个月左右的时间,上涨了接近20%,这是一个触发因素。还有包括水灾导致的蔬菜价格的上涨以及房租价格的上涨,还有像在环保治理的背景下,我们发现很多生产资料的价格也在出现明显的上移,是这些因素导致了大家对于通胀预期的抬升,在最近一段时间表现得比较明显。
输入型通胀在今年幅度不会特别大
长江证券首席宏观债券研究员 赵伟:总体来看,输入型通胀对国内通胀形势的影响,它总体来讲不会特别明显的在今年。原因有两条,第一条,我们看到输入型通胀,因为汇率贬值导致的进口价格指数在最近几个月确实出现了一些明显的抬升。大概从4月份以来,整个的进口价格指数上涨大概是在6%左右的一个水平。但是进口价格指数到国内的通胀形势的传导的话,它两条逻辑,一条逻辑,比如说我们进口的一些像消费品的板块,它是对我们整个的消费品的价格指数就CPI会形成直接的影响。但是这个板块,它的定价权主要是国内的定价为主。
还有一个逻辑,我们进口了很多中间品,包括一些工业品,这才是我们进口的大头。而这些地方,它对于国内价格传导的机制是先影响到了我们的PPI,我们的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进而传导到我们的CPI指数里面。在整个的需求相对来讲比较平淡的背景下,这种输入型的通胀,通过进口价格指数到PPI,再进而到CPI的传导,它整体来讲是比较弱的在今年年内,所以输入型通胀本身在今年的宏观环境下,总体来讲,幅度不会特别的大。
市场总体来讲应该是一个磨底的过程
长江证券首席宏观债券研究员 赵伟:8月份的PMI指数虽然说出现了0.1个点的回升,但是这个回升,本身并不意味着经济在出现改善。因为从历史季节性特征来看,每年的8月份基本上比7月份都会有一个0.3个点左右的回升。换句话讲,今年8月份比7月份回升的幅度是比季节性特征反而要弱的。
从生产指数跟需求端的指数跟踪来看,我们看到的情况,它的新订单等等一系列反映需求端的指标都在往下走,反映需求慢慢在走弱。而这个改善比较明显的主要是生产端的指标,比如说像生产指数、库存指数,包括改善最明显的其实是价格指数。也就换句话讲,8月份是因为价格的上涨带动了一些生产行为的变化,带动了PMI指数的小幅的提升,往后看,看2到3个季度,经济应该是延续逐步走弱的一个趋势。因为未来2到3个季度属于去年三季度以来信用收缩导致的滞后的影响,开始逐步体现的一个状态,而托底的政策效果还不是特别明显的一个阶段,所以未来2到3个季度,整个经济存在一定的下行压力。
对股票市场来讲,由于基本面本身在趋弱,而企业盈利本身未来几个季度有向下的压力,所以说对股票市场来讲,总体来讲,应该是一个磨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