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看待全球高货币与低物价问题
彭商强与证券物理学 / 2015-08-21 20:46 发布
货币是衡量财富多少的量化指标,在财富恒定不变的情况下货币越多物价自然会上涨,反之物价便会下跌;与此同时,货币的增加量若与财富的增加速度保持同步,则物价趋于稳定,一旦失衡物价就会变化——货币增加速度快于财富增加致物价上涨,反之则下跌。这就是人们熟知的供求决定价格的原理。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变化是无人能改变的市场规律,譬如大家都想买入某只股票,因股票数目有限且不能增加,自然股价就不断上涨,直到最终到达一个供求平衡的价位为止;又如前十来年国内的住房,同样因供不应求,住房增加速度慢于需求速度,导致房价快速上涨;近年劳动力价格也因劳动力的减少导致上升很快。可见,供与求之间的关系始终处于不平衡状态,这就是一切市场价格总在波动的内在原因。
从全球范围看,世界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一直稳定在3-4%范围,其中发达国家平均在2-3%,发展中国家在5-6%,而以中国、印度等为代表的最大发展中国家增长速度则在8-10%;与此同时,全球货币供应量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特别是最近5年,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均大量增发货币,导致全球流通货币总量增长约四成,而如果将人民币也计算在内的话,货币总量至少增加六成以上(8年来人民币增加超2.3倍)。按理,在全球货币如此超发的情况下全球理应出现爆发式通货膨胀才对,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近5年来,虽然黄金价格于2011年到过1920美元每盎司,但现价已经回到5年前价格,白银甚至回到6年前价格,铜更回到了9年前价格,原油甚至回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时乃至11年前价格。也就是说,最能代表物价变化的大宗商品物价及与货币关系最紧密的能源、金银价格,都未能反映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货币增发,这也是很令人不解的一个地方。
要弄清为什么货币增加那么多而大宗商品及金银、原油却反而价格不增甚至下降,就要弄清楚这些东西的背后究竟代表着什么。以大宗商品为例,它们的背后代表着传统的实体企业模式,在货币增加的情况下价格不涨甚至下跌,只能说明企业的需求量在逐年下降,而这些实体企业代表着传统的生产模式,互联网及现代高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些原材料的需求量大大减少,新的生产模式正在代替老的模式并且同样可以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甚至过得更好。原油方面同样如此,30年前就被人们预言只能开采30年的石油,在使用量增加N倍并使用30年后才发现原油的储量还可以使用远超过30年,且新的能源途径也已得到挖掘,外加政治原因,导致油价不可能出现几年前人们普遍认为的将涨到天上的情况;至于金银等贵金属,历史上往往作为人们避险的首选品种,在投资渠道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也逐步被边缘化。
既然与货币量最相关的几大品种的价格都未能反映出货币的增发情况,那如此巨大的货币量究竟位于什么地方了呢?同样以最近5-8年的走势来看,全球范围内具有共同特征的便是股票市场和房价,说明这两个领域沉淀了大部分货币。生产领域的不景气代表着人们消费需求的严重不足,表明全球范围内的货币储备均很大,人们不愿意过度消费,这也是对世界未来缺乏信心的表现,人们普遍将货币用于金融与房产市场,追逐一种虚拟的投资收益。不过从以美股为代表的全球股市走势来看,一轮超级大牛市已经运行至尾声,笔者更是将18000点以上的道琼斯指数比喻为癌症晚期病人,而全球房价同样无法支持继续上涨,意味着多年来吸引并沉淀大量货币的领域也将结束,上百万亿美元的货币量将在未来若干年内重新寻找新的投资渠道,这也是当前虽然困难但也将酝酿出新机会的一个时期,而目前就是全球范围内投资界最痛苦的一个时段,当然也是一个大洗牌的阶段,谁能活下去并找到最吸引人的渠道,谁就将成为六七年后的领跑者。这里的“谁”,可以是一个国际组织,也可以是一个国家,还可以是一个地区,甚至可以是一个公司乃至一个个人。因此我们目前要做的就是,不求高收益,但求稳妥,好好保存实力,寻找新机会并迎接新挑战。
本栏目文章为学术性研讨成果,文中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证券物理学(第一卷)——原理及应用》、《第二卷——K线密码》已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全国各大书店及卓越网、当当网、淘宝网均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