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逆向思维:鸡尾酒会理论
读财研习社 / 2018-03-17 20:30 发布
主理人 · 牛犇
投资理财专栏 | 第 134 篇
壹
一
话说,大家知道彼得·林奇吧,这位基金业历史上的传奇人物。
老爷子在1977~1990年,执掌的基金,规模从2000万美元增长至140亿美元,年平均复利回报达29.2%。
他有一本非常有名的著作:《战胜华尔街》。
想必很多小伙伴都看过,其中提出了“鸡尾酒会理论”。
鸡尾酒会理论是什么呢?
据说,林奇比较喜欢举办鸡尾酒会,邀请一些客人参与,这些客人有不同的职业和阶层。
林奇呢,非常喜欢跟别人交流,在这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啥现象呢?
就是当市场连续下跌时,客人们都在规避讨论这个话题;而当市场火热时,每个人都能说的头头是道。
二
林奇在“鸡尾酒会”中,理论性的总结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市场应该已经探底,不会再有大的下跌空间
在市场经过一段时间的下跌,没有人期盼它能再次上涨时,人们也不愿谈论股票问题了,即使在鸡尾酒会上。
如果有人这时溜达过来,问林奇是干什么的,林奇说是基金经理,人家会礼貌的寒暄一下,扭头离去。
即便不走,也是顾左右而言他,他们也会很快把话题转移到大选,或天气情况。
第二阶段
在说了他的职业后,对方会多聊会,而且告诫林奇股票风险很大啊,要小心。
此时,股市已经从第一阶段上涨了15%,但几乎没有人注意。
第三阶段
股市已上涨了30%,这时酒会参加者都会不理睬别人了,一窝蜂的围着林奇,向他咨询该买什么股票,几乎所有的人都投资股票,都兴致勃勃地高谈阔论讲股市。
第四阶段
人们又围在他身边,推荐林奇该买什么股票。而林奇发现这些股票都是最热门的股票。
这时候其实股市已达到峰颠,下跌就要来临。也就是林奇卖出股票的时候。
你可以说这是一种逆向思维。
投资界也有一句名言:不要去人多的地方。
与林老爷子的鸡尾酒会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对于这个理论,我们不盲目相信,但一定要对投资环境有敏感的感知。
当我们投资基金时,是不是也会遇到这类情况呢。
比如去年爆红的中证白酒基金。
天然的,我们普通投资者在信息接收和处理上,都会慢半拍。
当这些基金甚至市场走出来了,这时的红利差不多结束了,此时进去就是韭菜被收割。
有时候,持有的基金不涨,隔壁万年连跌的基金都开始回暖了,抱怨甚至责骂随之而来。
我们得相信基金经理的眼光比我们远,他们的信息比我们更多,否则我们买基金干什么呢?
所以,我们要做的事情。
就是花力气、花时间选最适合的基金,然后相信他。
贰
一、主投指数基金,寻找穿越牛熊的主动基金;
二、低估定投:寻求相对高安全边际基金,低估持续分仓买入,高估轮动其他低估基金或债券;
三、网格资金管理:资金划分N份,对基金占用做大中小组合比例配置;
四、不惧短期风险波动,不追涨杀跌,坚持中长期投资。
叁
3月16日宽基、行业及主题指数估值数据
(点击看大图)
备注:
A、表格颜色说明:
* 绿色低估(可定投)
* 黄色临界(激进风格可投,稳健风格建议再等)
* 红色高估(分仓卖出)
* 其他正常估值,底部为5年期和10年期国债利率参考。
B、指数估值维度:盈利收益率、PE、PB、分位点、ROE为指数估值指标;
C、估值高低说明(两种优先级情况);
第一种:分位点和ROE,当分位点<50%,ROE>10%,低估。
第二种:盈利收益率和ROE,当盈利收益率>10%,ROE>10%,低估。
D、部分品种不参考分位点、ROE和盈利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