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控杠杆风险应成市场共识
桂浩明 / 2018-02-10 11:32 发布
在1月底的时候,上证综指曾经冲高3587点,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这不过是一种关前的蓄势,用不了多久,大盘就将再度强势上攻。不料之后行情虽然也有几次反复,但总体上却是逐步下行,特别是在本周二的时候,一条大阴线几乎将所有中短期均线全部击破,股指最低下探到3364点。相比6个交易日前的高点,足足跌了200多点。而这还是近期表现最好的上证综指的跌幅,深圳成指以及中小板、创业板的跌幅更大。而个股的跌幅自然就更大了。问题的严峻性在于,如此大跌以后,行情似乎还没有止步的意思,在本周的下半周,市场依然低迷不堪,已经全部抹杀自去年底以来的涨幅。
对于这次股市的下跌,人们从不同角度找出了原因,包括前期涨幅过大、市场结构失衡、缺乏增量资金介入以及海外股市的拖累等。无疑,这些问题都是存在的,而且也确实是对大盘的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不过,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市场交易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杠杆因素,对于行情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应该说,资本市场的特征之一就在于有效利用了杠杆,以此来推动实业的加快发展。而在证券投资中,杠杆的使用也是一种普遍现象,这对于投资者用足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确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
但是,任何一种杠杆都具有双刃剑效应,在行情看涨时,杠杆能够放大收益,但行情看跌时,则会极大地增加亏损。此时一旦管理失当,将会带来难以控制的风险。
现今股市上的杠杆风险,主要是存在于融资操作以及股票质押操作上。前者主要是二级市场客户,通过融资借钱买卖股票,由于这部分投资相对较为分散,同时杠杆比例也有较为严格的限制,而且作为融资标的的品种往往也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一般融资操作的风险还是较为可控的。但是,另外一类的股票质押风险就不一样了,因为这通常是大股东所进行的一种融资安排,质押所获得的资金是用于证券市场之外的投资,数量一般比较大,而且质押品又相当单一,而更大的问题是,这类品种的流动性未必都是很好的。于是问题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当市场出现大跌的时候,那些用于质押的股票很容易遇到抵押品不足的问题,因为质押率高,同时质押所获得的资金往往又是用于投资流动性并不很好的非上市证券资产,这就势必带来很难补足质押品的问题,于是就只能强行平仓。而这一平仓,不但对相关个股的股价造成了极大的打击,而且还可能导致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地位的转移,给公司今后的经营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而当多个股票因为质押风险暴露而跌跌不休的时候,市场人气涣散也就难以避免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因为股票质押所引发的杠杆风险,必须要认真予以防范。
上一次较大规模的因为股票质押所导致的杠杆风险,爆发在2015年,当时一度导致全市场流动性风险的高度堆积。好在后来有救市资金出手,它们大规模地购买股票,让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流动性,从而化解了困境。但到了现在,在新的质押风险以某种形式又卷土重来时,恐怕没有什么大资金再来出手了。由此个股的跌跌不休,也就成为市场的一种常态,而这对整个市场从投资氛围到投资信心的冲击,都是十分严重的。股市操作中使用杠杆,只要规范、合理,这本无可厚非,但从实践来看,对杠杆的风险还是要反复强调。特别是类似股票质押这种本身风险度就比较高的杠杆操作,那就更应该严格予以提防。不久前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些限制股票质押的措施,但现在看来也许还不是很到位。当质押风险暴露时,人们不仅要想到去抢救,更重要的还是亡羊补牢,予以积极抵御。进一步说,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有鉴于当前市场走弱的实际,严格防范杠杆风险,应该成为人们对证券市场的最基本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