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人车业绩增长背后 资本重压下的拔苗助长
贾敬华 / 2017-10-29 16:53 发布
今年,二手车电商行业的竞争格外激烈。9月25日,沉寂已久的人人车宣布获得滴滴2亿美金的战略投资。在获得新资金的同时,人人车也获得了一项新任务:12月交易量必须要达到4万单,否则滴滴投资的尾款将不予支付。
10月份,人人车接入滴滴APP,一批营运车上架。同时,为了冲业绩,人人车放任车商进入,甚至将一台车同时上架C端和B端。至此,人人车已经由C2C模式演变成C2C、C2B、B2B等多种模式并存,并充斥着大量不安全的营运车。抛弃了创业初心的人人车在追求短期业绩的路上,上演了一出拔苗助长的闹剧。
营运车大批上架:车况不佳存安全隐患
滴滴为人人车开放入口后,导致的首要问题便是,为人人车“赠送”了一批营运车。营运类车辆作为高频使用的出行服务工具,大多存在“里程高、车况差、油耗高、保养糟”等问题,滴滴平台上的司机们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卖价,甚至会隐瞒车况、对车辆进行调表。
根据《北京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第十六条的规定,网约车车辆经营许可期限为注册之日起8年,60万公里。运营时间到达8年,但行驶里程未达60万公里的,则强制退出网约车运营,但不对车辆进行报废处理。此前为了防止即将报废的营运车辆流入二手车市场,相关部门对消费者就提出过警示,消费者在遇到一些曾经用作出租车或租赁公司营运车、几年后又转为私户的轿车时需谨慎选购。
而作为二手车电商平台,人人车也有义务明确告知车辆的真实情况,但在竞争对手与投资人的双重压力下,人人车将大量滴滴的营运车上架,充当个人车源。对真正有购买二手车需求的消费者来说,买一台营运车当私家车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更为严峻的是,人人车所推崇的滴滴2000多万车主是一个存量市场。滴滴虽然有超过2000万注册司机,活跃度却在逐年下降,以北京为例,注册司机达110万,活跃仅为20万,深圳注册司机30万,活跃只有2万。活跃司机数暴跌,即便是车况不佳的营运车,人人车也只能短期获取少量车源,从长远看,滴滴并不能帮人人车解围。
模式突变:车商涌入车辆两端同售 C2C彻底变质
两年前,人人车高举C2C交易大旗进入二手车电商行业,而目前,人人车的C2C交易已经完全变质。为了获得更多车源、完成更多交易,人人车已经默许车商的存在,近期,人人车更是将同一台车在其C端和B端同时上架。这也意味着人人车在业绩的重压下,不得不再次向车商低头。
证据显示,人人车已经在成都一地开始试行C、B两端同售的模式,就是将车辆同时上架到C端和B端。以下图为例,可以看出同一辆标致508既上了人人车的C端,又在B端人人快卖平台展示。两端同时售卖,说明人人车对业绩需求的紧迫。人人车内部人士透露,如果成都试点顺利,接下来人人车将会在覆盖的城市内都大型推广CB同售的模式。
这也意味着,人人车一直所倡导的C2C模式的落幕。车商的涌入,一方面改变了人人车的运营模式,使其平台上混杂着B2B、C2B等各种形态;另一方面,更是伤害了用户的权益,对卖家而言,人人车平台的卖家会面临车辆低价售出的局面,造成一定程度的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对于买家来说,好车源都第一时间被车商抢走,可供选择的车辆少之又少。人人车从一个去掉车商等中间环节、帮买卖双方获利的平台,彻底沦为车商服务的平台,中间各个环节层层加价,最终受伤的还是消费者。
更值得注意的是,人人车现有B2B、C2B等各种形态已经被业内证明无效且短视。“315”被曝光、裁员、关闭C端业务后,倡导B2B模式的车易拍目前已经被北汽产投收编,彻底掉出第一梯队;采用C2B+线下店模式的车来车往宣布公司因经营亏损严重导致资金链断裂,将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而模式不足带来的最大弊端是无法实现业务之间的拉动,让金融、延保、保险等后服务的想象空间不大,更挤压了人人车的盈利空间。更为致命的是,为了提升交易量,人人车连服务费都在不停的下调。以10月16日人人车的新政策为例,车商在人人车平台上买一辆车,人人车仅收取188-588元不等服务费,试问这样的服务费如何平衡10亿广告投放的支出?
车商逐利,人人车只是他们的一个合作伙伴;滴滴投资的最终目的也是从人人车获得价值。倘若最终,人人车无法用数据证明自身价值,那么一切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在多方的压力之下,人人车和创始团队已经丧失了情怀和初心,从满怀使命到沦为追求短期利益而放弃自身原则。而在竞争激烈的二手车行业中,迷失了方向的人人车如同漂浮在大海中的一叶扁舟,最终,也只能离行业和用户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