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行业是否已经饱和
宋建文 / 2017-10-11 15:27 发布
消费行业是否已经饱和
今年以来,我对消费板块的推荐和分析频率有点高,分别写了《消费升级的潜力比想象中大得多》《消费股行情能否持续?》《消费股见顶了吗?》《把握消费升级的四大核心》等分析的文章,但每涨一次,必然就会害怕一次,需要理清投资的逻辑。
有群友说,消费股不能投资了,饱和了。特别是空调饱和了。说得其实有理有据,但如果我们把格局放大一点,这一论调其实也是站不住脚的。认为空调饱和了,是该安装空调的都安装了,而空调并不会很快坏掉,需要较长的使用期,所以空调行业饱和了,没有成长了,没有成长,就没有了投资价值。
实际上不是这样的,空调的增长,一方面受到新房周期的拉动,房地产饱和了吗?十年前就有人说房价要崩,当时揣着钱等着崩了买房的现在连个卫生间都买不到了,房地产不饱和,空调就有联动周期。第二个方面,受智能家居时代的催化,以前的家电都是普通电路板,基础功能,但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了,智能化将融入到生活中来,会带来新的技术革新。第三个方面,换新周期的到来,弥补掉饱和的需求。
这样看来,其实是一个循环,不断旋转着运行的世界体系,谈不上饱和。
你比如说牛奶,十年前你一天喝一瓶牛奶,你现在也可能一天只喝一瓶牛奶,牛奶并没有出现几何级别的增长,也就是说现在的需求和十年前的需求应该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我们看2005年当年伊利股份收盘价复权为93元,而现在伊利股份复权价为2744元,上涨了近30倍,当时肯定也有很多人说牛奶饱和了,谁天天有事没事喝牛奶?
再把地域拉远一些,拉到美国来看,可口可乐多少年的历史了,我自己现在几乎不喝可乐,但我并不能因此判断可乐不行,因为还有人喝,而喝可乐的人也不可能以前一天喝一瓶,后来一天喝十瓶,但是可口可乐过去几十年股价却是实实在在的出现了巨大的上涨。
这里面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消费饱不饱和,产品饱不饱和的问题,而涉及到公司经营水平,能否形成稳定的口碑,能否提高净利率,只要公司能保持稳定的增长,本身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胀也会反应在股价上,因为货币本身是不断贬值的,即便是一个公司10年保持0增长,只要他能维持原有的经营水平,股价的上涨一定会高于通胀的增速。
我们再从另一个行业看看:手机行业。
当年诺基亚火的时候,手机开始了普及,然后大家觉得手机饱和了,如果每个需要手机的人都买了手机,还会有人买手机吗?手机又不会马上坏,得用坏了才坏。但事实上呢,苹果公司和谷歌分别推出IOS和安卓的智能手机后,以诺基亚为代表的塞班功能机慢慢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现在几乎没有人再用以前的功能机,而全部变成了智能手机,所以站在现在的时点回看,当时的手机不但没有饱和,而且还是一个全新的市场,是零开发的市场,当然是对智能手机而言。
现在智能手机大家也说饱和了,但是以后呢?会不会有新的智慧手机来代替,同样谈不上饱和一说。你只要把时代的时间轴拉长一点,一切都非常的清晰。
想清楚了就明白了,消费需求是一个不断升级的过程,这符合马斯洛需求理论的解释。如果从逻辑上,从经济运行上来论述,大家觉得枯燥的话,最后我用贾平凹先生的散文中的一段来对这种规律作一个结束(摘自《自在独行》):
“上帝创造万物原本公正平衡,古有杞人忧天,天是永远不会榻下来的,即使地球爆炸了,仍有供人生存的星球。过去我们以木取火,眼看着山上的树木被砍了回家烧光,树砍光了,连树根也刨了,就害怕某一日用什么来烧饭呢,但后来就有了能燃烧的叫煤的石头,叫煤的石头挖尽了,又有了电,或许将来没有了电,烧饭的燃料就会出现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