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股道的卢

06年入市实战操作至今,经...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banner

banner

利基研究丨农产品之王(二)

利基研究院   / 2017-10-11 13:44 发布

  编者按:大豆的自身特点吸引资本介入,使之成为一种垄断商品。在产供销链条上,资本不断攫取着超额的利润,参与企业皆位列世界500强。对大豆产业的控制,凸显出资本的力量。


  大豆的生产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从那时起,中国就已经开始种植大豆了。直到二战时期,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大豆生产量最高的国家,约占据世界大豆产量的90%。1964年以后,中国大豆基本不需要进口,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除了自身需求激增的原因,国际资本也早已布局了大豆的产供销链条。

  大豆是怎样从食品向商品转变的?

  以日本的三井物产、丹麦的宝隆洋行(East Asiatic Company)、俄国犹太裔商人创办的罗曼·卡巴尔金父子公司(R. M. Kabalkin and Son, Inc.)等为代表,它们于1908年开启了向欧洲出口大豆的贸易,大豆因此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有了资本介入以后,大豆就不再是单纯的食物,而是变为商品。

  大豆吸引资本介入有其自身的原因。大豆是一种富含蛋白质、能够提供食用油的人类生活必需品,其副产品豆粕还能用于家禽家畜的喂养、以及工业生产需求,可以说,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完全摆脱对它的消费。无论从哪方面看,大豆都极易成为资本追捧的商品。另外,大豆是一种通过规模化种植产生效益的农作物,这势必会加深产业链各环节对资本的依赖。目前世界上的大豆生产主要集中在四个国家,即美国(40%以上)、巴西(约25%)、阿根廷(约15%)与中国(约6%)。四国的产量达到全球产量的近九成。由于大豆只在有限几个国家生产,只有经过大规模的跨国贸易,亿万生活在其它国家的人们才能消费大豆与大豆制品。这又为资本控制市场提供了地理上的优势。

  这样一来,大豆的产供销链条变得很长,从资本投入到种植、到贸易、到加工、再到消费,产供销链变得层次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对资本家来说,从链条的每一级抽取利润都是可能的。

  控制着大豆产供销链条的跨国公司和国际资本都有哪些?

  在这些跨国公司和资本中,主要有五家大型公司控制了全球的大豆产供销链条。它们分别是:

  孟山都(Monsanto,美国公司),成立于1902年,总资产在2017年为197.36 亿美元,是世界最大的种子公司和一个主要化学杀虫剂生产商,在2017年《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第204位。它在66个国家运作,有22000名雇员。

  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美国公司),成立于1902年,总资产在2017年为397.69亿美元,是世界最大的大豆加工商,也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贸易和加工商之一,在2017年《财富》世界500强名单中排名第134位。它在75个国家运作,有30000名雇员。

  邦吉(Bunge,美国公司),成立于1818年,总资产在2017年为191.88亿美元,是居于领导地位的全球大豆出口商和全球最大的农产品交易和加工公司之一,在2017年《财富》世界500强公司的名单中排名第229位。它于2001年秋上市,此前是非上市的私人公司。它在40个国家运作,有32000名雇员。

  嘉吉(Cargill,美国公司),成立于1865年,是世界上最大的非上市私人公司,总资产在2017年营收为1097亿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宗产品交易商。由于某些财务信息无须公开,假如它是上市公司,嘉吉将被排进《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的前三十位。它在66个国家运作,有142000名雇员。

  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法国公司),成立于1851年,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宗产品交易商之一。由于它是非上市的私人公司,不必公布相关信息,其总资产规模不详,2017年的销售规模为498.38亿美元,《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名182位。它在55个国家运作,有34000名雇员。

  上述4家公司(除孟山都外),因为英文首字母的不同,被人戏称为“ABCD”。在种子和生产所需的其他原材料投入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是孟山都公司;而在种植、贸易和加工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是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四家公司,简称ABCD四大粮商。换句话说,这五家跨国公司几乎控制了大豆供应链的所有环节。

  而为这五大跨国集团提供资金支持的国际债权人有很多,包括荷兰的荷兰银行、荷兰商业银行、拉博银行;法国的巴黎银行、里昂银行、法兴银行、法国农业银行;美国的美洲银行、花旗集团、摩根大通集团;德国的商业银行、德意志银行;以及瑞士信贷集团、英国汇丰银行、意大利联合银行等很多世界著名投资银行。有了这些投资机构的资金支持,这五大跨国集团才能更有力地渗入大豆链条中所有环节的业务,并不断在其中呼风唤雨、快速扩张。

  这种对产供销的控制是如何实现的?

  1. 对种子的控制

  1990年以前,没有人能控制大豆种子。那时,种子几乎完全掌握在豆农与国营育种公司手中。但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情形发生了变化,而且是巨大的变化:几家跨国公司,如孟山都、先正达、拜耳、陶氏化学、杜邦先后开始介入种子行业,大力推动种子供应的商品化,也就是以剥夺农民种子控制权的方式来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1996年,孟山都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的转基因大豆品种:“抗农达(Roundup Ready)转基因大豆”,其特点是不怕孟山都自己生产的“农达”型(Roundup)除草剂,农民什么时候对作物喷射除草剂都可以,不必等大豆生长到足以承受化学物质的时候才喷射。

  从1996年开始,在跨国种子公司的推动下,各种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都在快速扩大,包括玉米、棉花、油菜籽,但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扩大的速度最快,尤其是在阿根廷、美国和巴西。在阿根廷,转基因大豆占大豆种植总面积的比重在2000年已超过90%;几年后,这个比重在美国也跨过了90%大关。与阿根廷毗邻的巴西曾一度花大气力抵御转基因大豆的入侵,但最终还是败下阵来。

  到2010年,转基因大豆已占美国大豆种植总面积的93%,占阿根廷大豆种植总面积的99%,占巴西大豆种植总面积的76%,世界平均水平也已经接近80%。转基因大豆的种子从何而来?主要来自上面提到的孟山都。从2004年算起,世界上超过90%的转基因大豆种子都来自这一家公司。这使得作为种子和农用化学品供应商的孟山都在与豆农打交道时可以颐指气使,不可一世。

  2. 对种植的控制

  大豆的种植模式有两种,一是少数大型种植园,二是大量个体豆农。

  在阿根廷和巴西,第一种模式占主导。比如马托格罗索州长、巴西国家参议员玛奇(Blairo Maggi)拥有的玛奇集团(André Maggi Group),在巴西拥有20万公顷的土地,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大豆种植户。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种植园平均拥有约为一千公顷土地(或15000亩土地),是中国农民想都不敢想的规模。而新出现的种植园规模往往更大,可以达到10000到15000公顷之间。这些大型种植园一般集中在大地主与跨国投资商手中。

  即使在阿根廷与巴西也存在第二种模式,即千千万万个规模不大的大豆种植农场。就农场数目而言,它们占绝大多数;然而,就土地拥有量而言,它们却只占有很小一部分。换句话说,大豆种植是以极少数所有者控制极大量的土地的方式进行种植的,单兵作战的小农户实在是微不足道,只能受人宰割。

  3. 对贸易的控制

  表面看来,是巴西、美国和阿根廷三个国家掌控了大豆的出口端,中国和欧洲两大经济体占据了大豆进口端,但事实上,大豆从出口端到进口端的贸易活动并不是由这些国家掌控的,而是由跨国粮商掌控的。跨国粮商往往在出口国掌控了出口,在进口国掌控了进口,大量的交易只是发生在跨国粮食企业内部,即各分公司之间。大豆供应链的贸易这一环节牢牢掌握在ABCD四大公司手中(其它大宗农产品也大同小异)。衡量大公司霸主地位的一个指标是最大三家公司占据某类市场的份额(即CR3)。早在2001年,美国大豆出口的CR3已达到65%。也就是说,三家公司大约控制了当年美国大豆出口的三分之二。1990年,巴西大豆出口的CR3只有34%,1998年升至43%,而到2001年,已超过60%。巴西有二十万大豆种植户,但他们的产品只能出售给五家大宗产品贸易公司。与对豆种的控制不同,全球粮食贸易由几大粮商控制的局面由来已久。在ABCD四大公司中,至少有三家,即邦吉、嘉吉、路易·达孚从19世纪中后期便开始这类贸易活动了。

  跨国公司在大豆贸易中占据霸主地位,这使得世界市场上的大豆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公司内部就可以决定的事情,因为这些公司既可以影响大豆产地卖出多少大豆,也可以影响大豆销地收购多少大豆,市场两端的出与进全是它们自己在运作。与这些大鳄打交道的农民们就比较惨了,他们不小心就会因这些公司的价格操纵而受到伤害。

  同样,跨国公司建有遍布全球的分公司、子公司和关联公司,拥有海量有关各地市场供给、需求趋势的即时信息,而且它们的内部交易市场不对外开放。这些对独立贸易商来说,是不可企及的;尤其是那些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商。如果它们在跨国公司到来之前已经存在,后者可以很快把前者挤垮、吞并。如果它们不自量力与跨国公司在同一市场运作,充其量它们只能捞到些许残羹剩饭。

  4. 对加工的控制

  ABCD四大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对大豆加工市场也不放过。这里我们也可以用最大三家或四家公司占据市场的份额(即CR3或CR4)来衡量大公司的霸主地位。据统计,大豆压榨业的CR4在美国达到80%(2002年、2007年数字),在巴西达到43%(2004年数字),在欧盟也达到80%(2004年数字)。阿根廷的情况更极端,CR3就高达85%(2010年数字)。

  了解更多农村金融资讯,可以**关注“利基研究院”**,或者搜索“利基研究院”进入官网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