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中国股市会重新走出“慢牛”行情吗?

郭施亮   / 2017-07-07 07:26 发布

中国股市会重新走出“慢牛”行情吗?

  2015年下半年的股市非理性波动,给市场投资者带来的印象非常深刻。经历了一轮杠杆牛市行情之后,股市很快出现了一轮轰轰烈烈的“去杠杆化”“去泡沫化”过程,而在极短的时间内,市场重新回归至14年年底的行情起步点。

  15年下半年的“去杠杆化”、“去泡沫化”行情,对市场产生重要性的影响,而16年年初的熔断机制匆匆落幕事件,更是给市场带来雪上加霜的冲击。从沪市5178高点回落至最低的2638低点,股市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近50%的跌幅。

  由此可见,短期性的“疯牛”行情,若处置不妥,则容易引发市场几近失控的风险,而对于当时的市场来说,能够让市场走出“慢牛”行情,或许是最佳的结果。

  162月份以后,中国股市一度走出了阶段性的“慢牛”行情,且自2638低点攀升至3301高点,累计最大涨幅超过20%。在此期间,股市投资与融资功能获得均衡发力的表现,而市场也难得走出了阶段性的“慢牛”行情。

  然而,对于这种“慢牛”局面,却显得并不持久。在险资熄火、IPO持续提速等背景环境下,沪市3300点区域似乎成为了一道天堑,但3000点也似乎成为了一个强有力的保护垫,在此期间,股市延续区间震荡的格局还是成为了大概率的事情,市场投资活力显著下降。

  实际上,进入2017年以来,中国股市的分化现象却更为明显。从表面上来看,市场得以维系区间稳定震荡的格局,但各大指数的分化情况却愈发强烈。整体而言,投资者赚钱的难度不少,而期间可把握的热点板块更是寥寥无几,赚钱效应以及投资热情骤然下降。

  不过,从另一种角度分析,自16年以来,真正得以走出“慢牛”行情的指数,莫过于上证50指数。至于沪深300指数,虽然整体表现不如上证50,但近两年的整体运行重心还是逐渐抬升,且于近期再度创出阶段性反弹新高。

  上证50指数乃至沪深300指数走出“慢牛”行情,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分化局面。在此期间,虽然指数累计涨幅不大,但个股的表现却显著活跃,迭创新高乃至迭创历史新高的个股还是不在少数,更有部分经典白马股的复权后价格高达数千元水平,为长期持有的坚定投资者带来丰厚的投资回报率。

  经历了一轮股市非理性波动行情之后,“慢牛”行情看似奢望,但实际上仍有上证50指数乃至沪深300指数在不经意间逐渐实现。或许,在当前“抑制资产泡沫”以及延续降杠杆的大背景下,持续维系着这一种慢牛局面,也符合市场多方的真实利益诉求。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慢牛”行情,并不代表市场需要上演齐涨齐跌,乃至整体性慢牛的运行格局。但,这些年间,真正得以走出“慢牛”行情的板块乃至个股,基本上离不开其强大的基本面优势、成长性优势乃至行业品牌优势等因素。在此期间,伴随着持续稳定的股息分红,以及稳步增长的财报业绩,在股票价值运行中枢逐步抬升的过程中,即使股票价格持续走高,也并未远离其价值运行中枢区域,其行业估值优势依旧存在。这,也长期支撑着股价持续走强的主要因素。

  如今,伴随着A股成功纳入至MSCI,债券通开通等事件的逐一落实,A股市场化程度也有望逐渐提升,开放程度也有望逐渐回暖,这对于A股走向国际大舞台具有积极性的影响。对此,随着外资配置A股比例的逐步提升,未来A股股票的分化程度也将会愈发明显,真正优秀的上市公司也会逐渐受到挖掘,未来可能遭遇市场淘汰的上市公司,也最终难以摆脱遭到淘汰的命运,而A股市场真正意义上的“慢牛”机会,也可能还是属于市场中部分的优秀股票,而并非整体性的慢牛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