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究竟该不该强制上市公司现金分红?
郭施亮 / 2017-05-17 07:26 发布
究竟该不该强制上市公司现金分红?
鼓励上市公司现金分红,逐步提升A股上市公司的整体股息率水平,这是股票市场走向健康成熟的标志之一。然而,当把“鼓励”变成“强制”之时,却容易引起市场的热议。那么,对A股市场而言,究竟该不该强制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呢?
事实上,现金分红,尤其是持续性的现金分红,或多或少体现出一家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同时也体现出上市公司能够带给投资者多少的投资回报预期。但,不分红,并不一定就是坏公司。
纵观全球股票市场,就存在一些长期不分红的上市公司,但它们往往通过将留存利润再度生产投资,拓宽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期,试图从更大程度上提升股票的综合投资回报率。然而,对于这一类上市公司而言,它们往往体现出中长期价格持续攀升的姿态,并通过资本利得回报投资者。
不过,从A股市场的历史表现来看,长期不分红,却能够为股东带来持续可观资本利得的上市公司,却寥寥无几。然而,在A股市场之中,占据市场更多的,还是从不分红的“铁公鸡”。更有甚者,不仅长期不分红,而且还频繁采取定增、配股等再融资手段,上市以来融资力度远远大于分红的力度。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分析,鼓励现金分红,能够促进A股市场整体股息率的提升,提升A股市场的投资回报功能。但,是否要采取强制性的手段来刺激现金分红,那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方案,而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更需要自觉,而并非用强制手段加以执行。
近年来,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力度有所提升。但,在实际情况下,间歇式的现金分红仍然占据多数,而真正采取持续性现金分红的上市公司,还是为数不多。
一般而言,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如果采取连续性现金分红的策略,则往往意味着这家上市公司具备了健康的财务能力、经营能力。至于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问题,也基本上保持着健康的水平。从中长期的角度分析,采取持续性现金分红的上市公司股价,基本上具有良好的投资预期。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上市公司现金的来源,仍需要区别看待,并仔细观察其来源是否属于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换言之,如果上市公司的现金来源,多以投资及筹资活动而产生,则对待上市公司的现金问题,仍需加以慎重。
鉴于A股市场的股市定位问题,在A股市场中诞生出类似伯克希尔哈撒韦那样长期不分红,却通过资本利得回报投资者的上市公司概率很低。在A股市场中,适宜鼓励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却不应该强制分红,而面对A股市场现金分红的现象,仍需要考虑一些问题。
其中,现金分红背后的红利税征收问题,对投资者的持股成本、投资回报预期构成不少的影响。
根据政策来看,13年1月1日起,A股市场开始实行差别化红利税征收政策。到了15年9月8日起,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超过1年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由此可见,对于长期持股者而言,税负不会额外增加持股负担,但对于持股期限在1年以下的投资者,仍不得不考虑到红利税的问题。
再者,鼓励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更需要积极引导,同时更需要考验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积极性。对于长期不分红的上市公司,如果公司不断把留存收益用作生产投资,创造利润,则问题不大。但,若此类上市公司,把留存收益用作其余的途径,则需要给予规范与引导。
与此同时,在A股市场中,间歇式的现金分红为数不少,但持续性现金分红的上市公司,却为数不多。由此一来,要从实质上提升上市公司的平均股息率水平,仍需鼓励上市公司持续性的现金分红能力,这样更能够考验到上市公司真实的财务实力以及现金流水平。
此外,需要警惕部分上市公司,借助转增股本替代现金分红,实际上这并未给予股东权益带来实质性的变化。至于部分大股东持股比例过大,大资金大机构持股占比较高的上市公司,也需要警惕上市公司借助高额现金分红“肥”了自己,甚至实现了变相利益输送的目的,而这一举动更需要给予规范与整顿。
上市公司提升现金分红的力度,有助于A股市场整体股息率的提升。但,在鼓励现金分红,促进上市公司连续性现金分红的同时,更需要上市公司提升现金分红的自觉性,真心实意回报上市公司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