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最低工资线会否损害弱势群体利益?
不执着财经 / 2017-04-07 11:31 发布
近日,多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以上海为例,去年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190元,今年上调为2300元,调高了110元。这当然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工人来说是件好事。这也彰显了政府为了照顾弱势群体,维护社会财富分配公平,创造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但也有网友并不领情,他们觉得各地政府虽然纷纷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线,但是大中型城市的房租、日常生活必须品、出行等支出正在不断加大,仅是上调这么一点点最低工资标准线,肯定是“杯水车薪”。
更有多位专家直言,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价格应该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而绝不是由政府来设定一个工资标准来干涉市场,这对于哪一方都没好处。
实际上,无数经济学研究已经表明最低工资法和失业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绝大多数的经济学实证研究都一再表明最低工资增加失业率,尤其是年轻的、非熟练工的失业率。
调查表明,最低工资上升10%,会导致年轻非熟练工失业率增加1%到3%。这个研究结论令人悲哀之处就在于,最低工资法旨在保护弱势群体,最后伤害的,恰恰是弱势群体。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呢?
首先,某小企业主,手下雇佣了7个人,每个人的小时工资是10元钱,如果政府强令他将员工工资涨到15元钱,那么这个小企业主会怎样应对呢?为了维持同样的生产成本,小企业主很可能将7个员工裁成5个。虽然,剩下5个人的利益得到了保护,但那两个被裁掉的人利益谁来保护呢?
再者,如果政府规定企业不准裁员降成本,那对于企业来说,如果政府规定我不能解雇员工,那我不再雇用新的员工总可以吧?而且还会在本来给员工的一些福利上进行删减,同时,也会增加在岗员工的工作指标,给职工的加大工作压力。所以,笔者认为,政府本意是通过最低工资法的影响,提高弱势群体的收入,而恰恰受到影响的是年轻非熟练工人的就业机会。
最后,现在很多企业主都觉得办企业真是苦逼,一年到头忙下来,也赚不了几个钱,弄不好还要赔上老本,还不如到虚拟经济中去跑上几回,如果政府部门想要提高我们的用工成本支出,那么我们干脆把厂子给关了,“弃实向虚”或许赚钱更加轻松。这样会迫使企业主更加无心主业,而衷情于在虚拟经济的泡沫中游戏。
笔者非常支持最低工资线标准这项政策,因为这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体现。但是光有粗暴简单的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无疑于杀鸡取卵,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利润率微薄的小餐馆、小百货店、小作坊,一旦他们因抬高劳动力成本而陷入困局,那么我们又如何保护这些“弱势群体”呢?所以在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同时,还要做以下几个配套措施。
第一,在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时,也要减轻中小企业的压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和生存环境。我国中小企业一直存在着税费重、融资贵等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在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时,减轻企业的各种税费负担,特别是要减少企业在五险一金上冗重压力。
同时,还要开拓出不同的直接融资渠道,解决广大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只有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改善了,在实体经济中更好赚钱了,企业当然就会想起给广大职工提高福利待遇。
第二,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只知道要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线,却不知道加薪的同时,也要同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如果企业生产效率没有提高,盲目的要求加工资,那企业主只能通过其他手段来消化成本支出。而如果政府部门应该通过信息、技术、政策、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引导企业由低附加值向生产高附加值商品来。
第三,面对地方政府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线,现在很多民众希望政府能够适当的控制物价上涨的速度。从表面上看,我国官方公布的CPI涨幅十分温和,但实际上,大中型城市居民的生活成本却不堪承受。所以就算每隔一二年抬高最低工资标准线,但这点工资的涨幅还远远不够生活成本的支出,那还不如政府始终保持物价稳定在一个区间,工资略有上涨来得更实惠一些。
第四,各地在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同时,更应要求企业应该学会尊重员工,平等相待,让员工能体面地工作,让职工在自由、公正、安全和有尊严的条件下工作。只有让员工感到了幸福,喜欢上了企业,才能长久地在企业呆下去。只有“员工幸福”,才有企业幸福,社会幸福。
经济学家们都不赞同政府推出的最低工资线标准,但是笔者觉得,在政府指导线以上的工资薪酬应由劳动力市场来决定,而最低工资线对城市中弱势群体的托底很有必要。但是最低工资线的提高,必须要有相配套的减税降费、促进企业转型、控制物价、提高职工幸福指数等措施多管齐下,只有如此,企业与职工才能更加从容的面对不断上调的最低工资标准线。本文由不执着财经(**ID:bzzcaijing)供稿,观点犀利、时效性强,财经爱好者喜爱的内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