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消费——拉动酒类快速增长

先睹为快   / 2017-03-28 11:49 发布

酒制造业持续增长

  酒制造业可以简单概括为含酒精饮料的生产与销售,主要包括:白酒制造业、啤酒制造业与葡萄酒制造业。除此之外,我国还包括具有中国特色的黄酒制造业与果露酒制造业。

 

行业增长前景良好

  含酒精饮料并非传统意义上如柴米油盐那样的生活必需品,但酒作为一种重要的“情绪调节剂”与“社交润滑剂”,却具备生活必需品的基本属性。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来看,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含酒精饮料的消费需求将呈现比较快的增长局面。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数据,1961年世界含酒精饮料的年人均消费量为26.4升,之后一直稳步增加到1980年的34.9升,其后虽略有下滑,但2002年仍达到人均消费量32.9升;1961~2002年人均消费量增加了6.5升。若再考虑到人口增长因素,世界含酒精饮料总体消费水平增长速度更快。
  再从可以借鉴的日本、韩国的消费数据来看,在达到人均消费顶点之前,这两个国家的人均含酒精饮料消费水平均呈现了长期的持续增长过程。目前,这两个可比的东亚国家的人均含酒精饮料消费水平均远在我国之上。2002年,日本与韩国的人均含酒精饮料消费量分别达到了51.8升与68.9升,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85.8升的人均消费水平,但较中国的27.2升高出许多。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说,中国含酒精饮料的需求增长前景非常广阔。相似的饮食消费习惯与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中国酒制造业必将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而获得持续快速增长。

  不同酒种情况各异

  酒制造业发展前景虽然看好,但是,不同酒种的增长情况将有所不同。以美国为例,自1966年以来,饮料酒人均消费水平呈现了先升后降再平稳的三个发展阶段。其间,葡萄酒的增长时间最长,增长速度也最快,但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波动幅度也最大;烈性酒则经历了长时间的下降趋势,上世纪90年代后期才开始企稳;啤酒行业则相对平稳,人均消费量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从消费量上来看,啤酒无疑是各个国家的主要消费酒种,在这点上中美之间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人均消费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但与中国不同的是,美国葡萄酒的人均消费量几乎是烈性酒的两倍,而中国葡萄酒消费量则仅有烈性酒消费量的1/10略多。

  由于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人均收入差距大,不同酒种在目前阶段都有较为固定的消费群体。但总体上,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葡萄酒与啤酒的消费需求会较白酒有明显的增加。这在过去几年已经有明显体现,未来这种趋势仍会继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消费量还很低的葡萄酒市场,未来需求增长空间巨大。

  酒类公司股价表现与投资评级

    从发达市场来看,酒类龙头企业一直是比较好的投资品种,Anheusur-Busch、Heineken、Diageo、Brown-Forman、Pernod-Ricard、Constellation Brands等国际酒类龙头企业的股价走势均要远远强于大市,尤其在弱市中,这些企业更是体现了良好的防御性投资价值,这些酒类龙头企业的市盈率也基本上都在18倍以上。

 

与国际巨头相比,中国酒类龙头企业的成长前景无疑更为广阔。已经建立起竞争优势与市场地位的龙头企业的成长,具备了较好的可持续性与稳定性。为此,理应享有更高的估值水平。经过过去一段时间的股价上涨,按2005年业绩估算的市盈率水平,目前多数酒类公司的股价已处于合理估值区间的上限;

 

对此,本人对酒类龙头公司做如下分析:

首先关注白酒龙头,而白酒国内及全球龙头方面关注贵州茅台、五粮液;区域龙头关注山西汾酒、洋酒股份、口子窖;青稞酒龙头关注青青稞酒

其次葡萄酒类龙头公司关注张裕、中葡股份。

三是黄酒龙头关注金风酒业

四是啤酒龙头关注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区域龙头关注珠江啤酒、兰州黄河

五冰酒龙头关注莫高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