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段杂谈】创业板会不会再度破位?
吴波 / 2017-03-03 08:12 发布
周四沪指高开低走来了一根小中阴,创业板一直都是跟风的走势,这次也不例外。仅仅只是略有补涨之后,又再度向下回落,上方的60天线形成强大的压力,压得创业板一直喘不过气。
乐视网在反复挣扎之后,周四也向下来了一根中阴线。乐视这家公司的各种故事大家媒体上也见得太多,波段就不一一多说。只是它作为创业板里的权重股,破位还是对创业板指数形成压力。
中小创指数,从去年7月之后就是命运多舛,沪指走了一波行情,创业板却逆势创了新低,这让多数股民很受伤。今年春季的小行情,又是沪指领头,权重唱戏,题材股仅仅只是横盘震荡略微补涨。
造成中小创如此低迷的深层次原因,应该还是在于政策风向的变化。从去年7月起的政策监管,对题材股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后,去年底开始IPO又大幅提速,其实多数新股集中在中小创。
IPO的加速发行,目前的政策风向表明了其已经是常态化。尽管成长性、稀缺性是中小创的优势,但是在经济还没有明显转型的背景下,创新在中国总是举步维艰。即便有创新,上市之后也都顾着融资圈钱,钱来得太容易,没有多数公司再真正花精力做实业。
虽然这背离了IPO的初衷,但是这一幕又屡屡重演,而融资圈钱、恶意减持的行为本身就存在制度上的漏洞,加上违规的成本极低。资本本身就是逐利性的,有了利益的驱使,圈钱就成了主流。
IPO加速发行其实无可厚非,但是杀鸡取卵的做法还是不太科学。至少要把该堵的漏洞堵上,不能让上市就成了圈钱造富的途径。那样原本要好好做事的,也不愿意干实业了,玩玩融资套套现,钱来得要快很多。
目前虽然没有再提及注册制,但是加速发行新股,IPO常态化就已经是变相的注册制。市场的快速扩容,稀释了中小创当中成长股的稀缺性,这是创业板始终低迷的主要原因。
从长期发展来说,市场的快速扩容,如果解决好了退市问题,解决好了恶意圈钱的问题,应该是好事。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个股的分化,但是能够强化价值投资的意义。
成熟的股市,远的看美股,近的看港股,制度都是比较完备的,它们的价值投资就显得要更突出一些。垃圾股要么退市,要么就是无人问津,成为仙股。真正有成长性的公司,都是价值投资的不二之选。
从这个角度来说,在IPO继续这种高速常态化发行的节奏之下,创业板目前仍然还是最受冲击。大盘在反弹之后步入调整,一旦调整加速,创业板多将还会破掉目前的平台向下破位。
这一点,技术面上也有支撑(详见下图)。目前创业板日线的KDJ已经出现过两次顶背离,MACD出现一次顶背离。这意味着,一旦创业板出现中阴破掉目前横盘的平台,又或将再度破位杀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