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天金投资多年心态总结

陈道金   / 2017-02-10 19:19 发布

天金投资多年心态总结
心态篇
  1、找到我们的弱点——学习不断学习
  每个人都有弱点,这毋庸置疑。
  作为一个散户或者叫业余的没经过专业训练的投资者,我们和那些能在市场上呼风唤雨的专业人士到底有什么区别?到底我们那里不如人家?这可一定要好好研究一下!
  专业投资者:他们有完整的团队,或者是科班出身,或者经过系统的训练,经常会向行业内高手请教或者与其交流,实战经验丰富。他们相信只有看懂的利润才是自己的钱!他们会用大部分时间用来学习、总结、制定交易计划。!他们很自信,敢于面对失败!他们有明确的纪律性,一旦进场绝不会短时间改变方向!
  业余投资者:基本都是想着明天就能把别处亏的钱赚回来才来到这里的,这可以很严格的说,这应该叫投机。赚钱基本都是靠运气,培训基本没有,一般就是整2本书看了一下,要不就是照搬一些某书本上投资的一套(这已经算是有基础的了),至于实战经验,基本就是亏钱的血泪史。他们在收盘之后拒绝思考,三五好友小聚一下,绝口不提亏钱的交易,老是怀念偶尔的一次大赚(自己认为是大赚)!经常由于冲动进场,进场之后还老在左右摇摆,老是想赚点小钱,其实老是在亏点不小的钱!
  貌似二者区别很大吧?其实不大,二者真正的区别在于学习的态度!
  我们在寻找进场的快感的时候人家在学习,我们在亏钱后闹心时人家在学习,我们在偶尔小赚开心时人家在学习,我们在爆仓跳楼自杀后,估计他们不学了,因为他们要休息一下,准备下一个开始!
  
  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
  2、恐惧————建立自信
  据统计学家的统计,创新高的品种有75[%]的概率还能再创新高,可有多少人敢在创新高时追多进场呢?大部分人都是在犹豫,等等再说!等到忍不住了想进了,正好是最后一个高点!进了就把你套住!这个坏习惯让你不敢在强势行情中做多,不敢再弱势行情中做空!
  我每次进场也恐惧,恐惧是人正常的反映,但是系统有信号发出,你就是恐惧的要死也得进,因为我们不是神仙,不知道行情将来会到那里,不知道这次交易是赚钱的还是亏钱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赚钱的交易和亏损的交易照单全收,如果能把亏损的交易过滤掉,那就真是神仙了!当然值得庆幸的是,我的系统交易成功的概率总是在95%以上,在加上资金管理,到现在我的小日子过的还算不错。
  在这个世界上生存,首先应该建立自信!!
  如果你信命,却还想在某个行当里成为精英,那你只能去火星了!这世界里的任何一个行当的精英都不是信命的人!他们都是自信的!!都是能战胜自我,战胜恐惧的!!
  3、贪婪——无欲则刚
  你们肯定看到过很多贪婪的例子,某人在某种品种上重仓跟进,结果呢,基本可以想象!
  某种品种昨天大涨,可昨天没敢进啊,激烈的思想斗争进行了一夜,实在忍不住贪婪的诱惑决定今天无论如何不能在错过机会了,盘面给点机会立马杀进,好了吧,套死你,肯定横一天啊!大部分业余的投机者在行情结束时进场交易,这是不争的事实!
  我经常会在应该短时间交易的品种里停留时间过长,到手的鸭子又飞了!这就是贪婪在作怪,老是想挣大的,可那有这么多大的呢!有时候投资就是理财过程,财富也要有个循序渐进和日积月累的时间。
  其实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江恩几十年前就说过:把你的钱分成10份,每次只用一份!这是啥?就是在控制贪婪!
  我更喜欢中国的老话:无欲则刚!!
  每次想赚钱之前先冷静冷静先想想:如果行情没按照我的预期,我每手能承担多少亏损?一共要承担多少亏损?是不是超过我的警戒线了?我能在行情里呆多长时间?这段时间内可能出现的变化我有没有应对的办法?……
  当你的欲望由赚钱或者一夜暴富变成不亏钱或者先求生存,你让市场欺骗的概率肯定少了很多!
  4、心态的总结
  每天坚持练功,才有机会和高手切磋!老话:流氓会武术,谁也挡不住!
  这个市场是少数神仙的天下,但只有不信神仙,你才有机会成为别人眼里的神仙!
  记住一个真理:让骗子骗的人,都是想占便宜的!如果交易是一颗树,心态就是树根,没有了树根,后面的就全没了!

本人陈天金愿意交朋友,也喜欢交朋友,尤其是不甘于现状,勇于为以后的美好生活不断打拼的志同道合的人群。天金乐意给朋友当指路明灯**/CTJ181898关注公众号“陈天金”

文/陈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