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个项目从天使到A轮 三期基金即将完成
木南玩股 / 2017-01-16 20:19 发布
2017年1月11日,丰厚资本3周年庆暨2017丰厚梦想之夜在北京隆重举行,包括机构和个人LP、投资机构大佬、丰厚系创始人、创投媒体在内的300多人聚集一堂,共同回顾了丰厚资本3年的成长之路。
丰厚资本创始合伙人吴智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透露,新的一期基金也已开始运作,新基金投资签约也将在近日达成。
据统计,丰厚资本一期基金所投项目,共计完成29次融资,累计融资额近10亿元人民币,成功进入下一轮率达49%;二期基金所投项目共计完成32次融资,累计融资近6亿元人民币,成功进入下一轮率为37%。
吴智勇表示,二期基金进入下一轮率相对低的原因在于,投资周期才一年多,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仅从2016年11月开始,先后有世界高铁网、iGola骑鹅旅行、有礼派、医鸣科技、23魔方、近医通、咖啡零点吧、白熊阅读等8个项目共计获得3.52亿元融资。
阶段来讲,主要以天使阶段和Pre-A阶段为主。尤其是第一期基金,单个项目不超过300万元,35个项目是纯天使投资;到了第二期基金,开始向Pre-A轮或者A轮靠拢,投了一些更大项目。”吴智勇介绍,“大家可以看到一个趋势,丰厚资本的投资越来越偏向A轮。”
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丰厚投资全是天使项目,2015年天使项目34个,Pre-A项目10个;2016年天使项目是7个,Pre-A项目是15个。
对此,吴智勇解释,丰厚资本起家于天使投资,也是所擅长的,但从基金管理规模来讲、投资安全性来讲,可能A轮阶段的项目是最有爆发力的,所以,在投资阶段往后移一点。
“我们做过内部探讨,总体来讲丰厚资本是早期投资基金。我们的定义是,天使到A+都算是早期,偶尔涉及一点点B轮,这是我们的覆盖范围,长远来看应该是这样的。去考察全球的一些著名的基金,包括美国的,我们发现很多主流投资特别好的都是以A轮为主。”吴智勇表示,从中国的情况来看,很多的天使项目毫无疑问死亡率是最高的,理论上也是这样的,投早期的时候,一些企业成长性往往是一个平缓线,模式验证后马上会有一个爆发,这个爆发点基本上就是在A轮左右,可能很多天使项目一堆冒出来好几个,投Pre-A和A轮相对稳一些,成长性也会好一点,这是丰厚资本为什么想慢慢往Pre-A和A轮阶段为主,“但是天使是我们的强项,不会放弃。”
对于,未来丰厚资本会不会再成立B轮基金、并购基金之类?吴智勇也直言,“至少短期内我们没有这种计划。”在他看来,很多人做后期的路径往往是所投企业逐渐成长起来,这些企业发展到B轮、C轮了,看到这么多企业都被别人投了,心有不甘,便成立一支基金投自己的项目,慢慢做变成后期的基金了,但是对于丰厚资本来讲,暂时还到不了这样的阶段。
关于这一问题,丰厚资本创始合伙人岳弢表示,目前市场在天使轮上面临的厮杀严重。“双创”开始,很多人在做基金,非专业的基金公司越来越多。但是非专业基金公司是不可能会再往后期走,因为要求的专业性太高,并非像天使拍脑袋、投人那么容易。所以,在这个时间,也会面临着,虽然一些天使基金不专业,但是能够抢项目,“因为它拍脑袋比你拍得还快,给别人的钱比你给得还多。”
岳弢认为,相对而言,A轮基金也比较多,但是中间缺了一块市场就是Pre-A市场。“未来我们不太会转到从A轮到B轮,丰厚资本有自己的发展思路。”
团队4-6-5阵型 设立第三期基金
成立于2013年12月的丰厚资本,是“双创”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大批天使股权投资基金中的一员。时过三年,丰厚资本已拥有包括4位创始合伙人在内的15名正式员工,其中投资团队6人,投后团队五人,形成“4-6-5”阵型,梯队完整。
团队中既有来自知名投资机构的从业者,也有多个行业、不同领域的跨界人员,他们分别在投资、创业、项目管理、运营、财务、法务、品牌等专业领域拥有丰富经验。这种能力与资源互补的团队组合,带来了不同维度的判断视角,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项目、服务项目。
据悉,2017年丰厚资本将设立深圳办公室,并完成第三期基金的设立。
重点关注文娱体育、企业服务、消费升级三大领域
目前,丰厚家族成员企业遍布全国各大城市,其中不乏有广州、深圳、成都、杭州等创业公司集中区域,但主要是北京、上海两地为主,占比分别为48%和39%。
丰厚资本重点关注文娱体育、企业服务、消费升级三大核心领域,其中文娱体育项目32个,占总项目数的35%;企业服务项目20个,占总数的24%,成为文娱之后的第二大类;消费升级项目17个,占总数的19%。
在随后的媒体采访环节,丰厚资本F4(四位联合创始人:吴智勇、杨守彬、岳弢、谭群钊)分别对于游戏、共享单车、直播行业等领域的投资及行业的未来发展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问:谭总之前也是做游戏出身的,我们看到之前丰厚资本也投了一些做游戏、VR的相关公司。不过在2016年后半年开始,游戏和VR领域资本投资已经相对比较冷静,甚至说遇冷,您是怎么看待游戏和VR领域投资的,2017年对这两个市场公司有什么看法?
谭群钊:我们主要投资方向,大文娱是第一块,其中涉及很多游戏的元素。游戏是很宽的概念,盛大是泛娱乐的开创者,我们现在投的项目不会局限在游戏里面,也不会仅在VR里面,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游戏领域,我们过去几年的重点是围绕游戏生态布局,游戏内容本身有一些投资是相当不错的,但是我们也看到,特别是最近这两年,CP爆发的太多了,渠道特别集中,单块CP风险是比较大的,包括发行也是这样的,发行是很烧钱的,很多钱被渠道赚走了,夹在中间也很难发展。但是整个游戏盘子在增加,这个毫无疑问,在全球游戏布局,游戏公司在出海,中国游戏产业还在快速发展。
哪些是我们比较擅长、投资潜力比较大的?支撑游戏生态的相关企业,比如上市公司迅游,我们是老朋友了,估值也蛮高的,我们有很多项目跟迅游合作的。包括电竞,我们投电竞大数据,不投电竞俱乐部,需要大数据支持的,无论是选手、赛事组织者、俱乐部、平台都需要数据支持,又可以有想象的变现空间,这是我们投资的重点。
VR也是这样的,我们投了两个,一个是相当优秀的VR游戏团队。VR先盈利一定是游戏先盈利,但是游戏是长期的活,最近两年生态还没有完全形成,我们就看后面的机会。像焰火工坊,它是做资深VR生态里面的一个,技术也是国内相当领先的,我们现在在生态中布局。
共享单车:模式一定成立
问:最近共享单车特别火,高举高打的融资额非常大,四位老总对共享单车资本涌入的看法,到底是资本有意识的在营造一个风口,还是真的有这个刚需?
岳弢:个人的观点,我们觉得共享单车解决三公里范围的出行特别好,一定是有价值的。但是现在的估值这么高,能不能支撑它的价值?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同时在这个节点来讲,这场仗还没有打完,现在还不能说摩拜、ofo等这些共享单车到底哪个会胜出,这个不知道。这个跟“百团大战”有类似的地方,看谁能跑出来。我和老吴在估值上观点有点不太一样。
吴智勇:老早以前这个模式出来我就有这个观点,这个模式成立不成立,我是怀疑的。半个月之前我开始用ofo、摩拜,第一次体验,我个人观点,这个模式一定成立。对我来讲太方便了,真的很方便,而且我一定会成为高黏性的刚需用户,我太需要了,我特别在乎走路健身运动。
我觉得投这个项目就是投金融,像以前投滴滴和快的一样,就是阿里、腾讯,看谁做起来,两家一砸剩下全死,最近摩拜重金砸一下,另外一家看阿里砸,选谁谁活,不选谁谁死。作为腾讯来讲,我个人觉得是投支付,这么多人绑定这个钱包,很多人可能不认可,但是我相信这个。
岳弢:短途,无桩,创新非常好。共享单车是应运而生的,任何的市场都是空缺出一块市场,或者别人让出一块市场,这个市场就被用户所接受了,我个人觉得,经济下行的时候对钱的使用是有控制的。比如衣食住行四个过程中,你们算一下,你们会控制在衣食住行上的各个分配,大部分的老百姓都是这样的,控制支出。共享出行把份额让出来了,涨价了,我有时候都觉得,原来一出行10元、20元跑好远,现在涨价了。原来我出行坐滴滴打车的,现在出行就想用摩拜,趋势是这样的,但是中国还没有到低碳出行这样的水平。
直播行业:赢家通吃胜者为王
问:直播,2016年上半年直播特别火,我们也看到融资很多,到下半年之后我们看到直播好像是冷了,有些企业拖欠网红的工资,这个中间出现了一些什么问题?对直播看法如何?2017年的发展会是怎样的,有些报道说向知识型网红发展。
杨守彬:我们小额参与了映客的投资,是映客早期的投资人。直播一定会是未来很成功垂直的创业领域,大概说个数据,现在映客的经营数据非常好,既有数十亿的收入,还有几亿的利润,已经把下边的直播甩得比较远,但是我们不方便谈具体的数字。
现在直播这个事我个人觉得,也会出现像其他垂直细分的互联网领域的趋势一样,有可能是老大老二打架,把小三小四小五干死了,老大老二合并了。直播平台会变成一家独大,这个不会很快,可能会2017年年中以后。此前像很多领域,如滴滴、快的合并了,美团、大众点评合并了,携程、去哪儿合并了,优酷、土豆合并了,美丽说、蘑菇街合并了,这个领域会出现一个结果,赢家通吃胜者为王,最终会有一家成功超过百亿美金的公司,其他的存活不下去。
直播平台我认为也是如此,但是它可能再鏖战一段时间,做大一段时间,用户已经没有增量了,或者增量很少了,大的已经很大了,这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可能还会出现小的更垂直细分的,有的是直播体育的,有的是直播游戏的,等等。但是最大的直播平台最后可能就是一家,而且这家公司将来一定是百亿美金的公司,一定是这个趋势,我们看到从文字到图片、到视频、到直播,每一次互联网新媒体、新社交方式的产生,那个领域当中都会出现一家非常巨大的公司。直播毫无疑问,我个人认为,直播是比过去的这几种媒体和社交方式都更加直接、有效、大众化的媒体形势,未来可能还有新的媒体形态和社交形态出来,但是我们能看到的,直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
谈到网红,网红到现在也经历了大概四个阶段,第一是在文字时代的话题1.0网红时代,那个时候像凤姐、芙蓉姐姐、奶茶妹,都是那个时候起来的,各种WEB 2.0的社区里面崛起的一些话题网红。第二个是点上网红时代,修图、发美照、卖东西的网红。第三个是主播网红,包括PC时代的秀场网红加上直播时代的这些主播网红。现在到了第四代,KOL和内容生产者网红。
我们也去美国等各个地方看过网红的项目,也做过对比,未来真正有长久生命力的是美国网红模式,达人和KOL模式。他在这个领域当中确实有独特的高于常人的见解、经验、能力和价值的人,他们的网红不像中国这些网红,当然中国已经开始涌现一些,比如体育达人,做饭好的厨师达人,是这一类的人,是未来网红的最主流形式。为知识付费、价值付费,现在还是靠逗逼、情色,这个还处于网红的低级时代。
岳弢:我非常认同杨总的观点,但是我还是觉得,为什么直播会长期有序的存在着,至少在技术底层没有被迭代掉的时候?因为它是一个发声器,直播类的模式是一种发声器,微博时代WEB 2.0、2.5的时代,微博是一个发声器,有思想,想跟社会对话的人,通过这个发声器很快像潮水散出去了。在视频时代,尤其是流量越来越便宜的时代,这种媒体形式更容易成为发声器,直播的形式让发声器变得非常有价值,媒体个人理解这个东西,是代表声音传递的东西,所以,杨总说的KOL时代我是认同的,像吴晓波是特别明显的。
移动互联网产生的模式创新
问:内容创业火热是不是跟互联网模式创新逐渐缓慢了也有关系?
吴智勇:原因是,模式创新的项目绝大部分都在吃移动互联网的红利,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基于移动互联网产生的模式创新,滴滴打车、O2O这些,没有移动互联网就没有这些模式。移动互联网已经发展4、5年了,该想到的都想到了,该死的都死了,现在越来越偏实质的内容、技术、价值和体验。
岳弢:创新是跟技术迭代有关系的,底层技术不迭代创新是不行的,为什么大家追人工智能和VR,就是为了下一代的模式创新出现,我们每一次是在替换掉过去的模式,每次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替换到PC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