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中国道学大师周海文畅谈“性福”真谛

百花园传媒网   / 2016-11-11 22:01 发布

  【中华时报/中华新闻通讯社讯】(记者王丽丽报道)近日,由中国性学会发布了一份《中国男性性福指数蓝皮书》。该蓝皮书一经公布,便引来热议如潮。该书指出, 20—50岁的中国人中,性生活年平均次数为120次,高于此前杜蕾斯全球调查显示的年平均103次,这说明中国已经与国际接轨甚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另一个结论似乎更引人关注:90后异军突起,成为勃起功能障碍(简称ED)用药主力军;据调查数据显示,在所有提交ED治疗产品搜索意愿的人群中,18—25岁的男性占30%。

  这一结果不禁令人咋舌,90后,这个新鲜活力的群体代名词,竟成了“不性福”群体的主力军。究竟原因何在?

  中华时报记者采访了多年致力于中国道家养生研究的中国道学大师周海文先生。周海文大师说,90后这一新生代群体开始逐渐步入社会,一方面是因为生活、工作的压力而倍感精神压抑,另一方面由于生活节奏紊乱、没有注重劳逸结合导致体质下降,再加上对养生缺乏正确的认识而疏于自我的身心健康,最终酿造了这一“不行”的悲剧。

  针对90后的这一悲剧,周海文大师指出,天地万物的运行都必须遵守自然规律,任何事物都有一种自然欲求,谁顺应了这种自然欲求谁就会与外界和谐相处,谁违背了这种自然欲求谁就会同外界产生抵触。新生的90后群体正是缺乏了这种“道法自然”的意识,才导致生活无规律可循、身体失衡而陷入“不性福”的泥潭。

  随着道学智慧的普及和延伸,道家养生智慧更是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推崇和认可。周海文大师在多年的探索和考究中,深谙道家养生经验,并且多次在北京大学讲堂、社会论坛,甚至在国际论坛对话世界金融大鳄罗杰斯时,都极力推崇道家养生术;近日,周海文大师在北京银行《道家智慧与现代养生》专场讲座中,

  对于90后“不性福”的难言之隐,给出以下建议:

  一,学习认知养生。提及养生,很多年轻人都认为这是中老年人的专属;这就大错特错矣,常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讲的就是圣人不会等到疾病已经出现再去治疗,而是提前预防,防患于未然。现在的90后缺乏的就是这种防患于未然的养生意识,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树立正确科学的养生意识,从而学习一系列养生的知识并付诸实践,方可拥有健康的体魄和积极乐观的心态。

  二,动静结合养生。这里强调的是动静结合,而不是日常生活中靠单一的运动来达到锻炼效果的运动。道学一向倡导动静结合、天人合一的思想。静与动相辅相成,静养是指侧重于修炼情致、心境和精神的功夫;动养是指行气、意念和肢体运动相结合。古人就有仿生导引和生理导引两大类动态养生方法,诸如华佗五禽戏、洗髓功、太极拳、形意拳等。周海文大师建议现在的年轻人应该练习太极拳这一动静结合的运动,周大师本人也是对太极拳极为精通,他指出,太极拳是一项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养生拳术。

  三,滋补补肾养生。滋补补肾,并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属。现在的年轻人更应该注意通过健康的饮食来进行身体内部的调理,增强肾功能、保持肾活力。周海文大师指出,现代医学证明人体的很多疾病都和饮食有关,《黄帝内经》中的“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充分说明了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周大师还指出,除了日常饮食的注意之外,适当服用滋补、补肾类饮品能够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四,认知房事养生。周海文大师指出,房中养生是道学养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中国房中养生是世界上最早的性理学。早在几千年前,著名道学大师葛洪和孙思邈就对房事养生做出了精辟的解释。葛洪曾说,“人复不可都绝阴阳,阴阳不交,则坐致壅阏之病。故幽闭怨旷,多病而不寿也。任情肆意,又损年命。唯有得其节宣之和,可以不损。”逊思邈也进一步地讲道,“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无女则意动,意动则神劳,神劳则损寿。”二者都充分说明了适度有节制的性生活是健康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因而,作为ED用药主力军的90后群体,更要正视自己的问题,突破胆怯心理积极寻求治疗,向“性福生活”更进一步。

  最后,中国道学大师周海文指出,传统的中国道家养生是一门性命兼修的生活艺术,生理保健只是养生的基础,它的目的不只是停留在简单地延长有形躯体的生命这个层次上;而是需要我们更进一步地进行智慧、心性、道德、人格等全方位的修养,方可达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