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政策主线很关键,风口关注三方面(附股附策略)

股市日日谈   / 2016-11-03 23:20 发布

每日复盘报告(20161103


一、大盘主要指数一览(点击图片可放大)

      周四早盘,两市低开后迎来反弹,券商、中字头等权重和题材股带动沪指震荡上行,破掉沪指3140点,创10个月新高,但大盘尾盘回落。成交量方面,今日两市合计成交6405亿,较昨日继续放量。


二、市场要点跟踪分析点击图片可放大)

      涨停占比分析:周四两市震荡向上,盘面上看,新股、次新股、股权转让、举牌等板块中涨停股较为集中,可关注其后续表现。


三、涨停因子重点分析(点击图片可放大)

四、市场分析+操作建议(点击图片可放大)

今天市场最核心的一个涨停板应该算是佳电股份(虽然,龙虎榜数据显示是赵跟王的资金打头,所以。。。。。。但愿明天能够扛住顶上!)。

如果大家紧跟主线脉络,很清晰的可以看到近段时间市场一直炒作大的主线逻辑两条:一条是政策逻辑主线,这里包含有债转股、混改等供给侧改革或者说国企改革下的细分主题;另外一条逻辑主要是人气氛围股逻辑,这里面包含了近段时间反复活跃的股权转让、填权、高送转预期、复牌股等。人气氛围股最近也已炒妖,很多个股呈现了连续涨停的走势,一方面反映出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另外一方面也反应题材股短期风险急剧增加,所以,今天的市场换挡是资金的一次主动性选择。盘中可以看到这样一条逻辑线清晰的蔓延过程:佳电股份--->海德股份----->中国建筑--->券商等二线蓝筹,这里面可以看到一条完整的政策逻辑主导下的炒作脉络:混改---》债转股----》一带一路(有混改的基因)---》券商等二线蓝筹蔓延(深港通)。所以,其实在早上佳电股份的强势,然后带动债转股的集体异动,说明政策主线开始轮动回来,开盘即昭明强势,政策主线将成为今日扛旗者。接下来需要关注的是,政策主线能否有效接力。今日这条脉络一经发力,已经带动沪指创出新高,如果这条主线能够反复催化,用A咖君的话说,这将是勾引增量资金入场的最好的借口。因为谈什么逻辑、谈什么借口、谈什么驱动,都没有大的政策逻辑来的实在,毕竟,A股市场总归是XX市!

好了,说下今日盘面,简单总结就是政策线开始接力,题材妖逐步退潮。两市共57股涨停,跌幅超5%的共5只,昨天涨停股今日收盘上涨2.61%,连板股共9家,最大的赚钱效应还是集中在股权转让概念中。妖股集体高位涨停炸板是今天盘面最大的精彩看点,煌上煌、金轮股份、国栋建设、四川双马、来伊份、武昌鱼、名家汇等尾盘炸板并大幅急杀,题材股锁仓资金有短线出逃迹象,对几条人气氛围主线来说,较大的打击了短线资金接力意愿,务必注意这些高位个股的回撤风险。而另外一边蓝筹股开始摇旗,券商+中字头(一带一路)成为这波冲关3140点的先锋,国元证券一度封板,第一创业、国金证券跟风大涨,券商板块更是在午盘打出一波小高潮,而中国建筑亦巨量封死涨停并逼近前高,中铁二局、中国电建等中字头品种联动大涨,成为今日盘中风格切换的重要承接品种。尾盘伴随着高位题材股的回落,1111概念、重组复牌股貌似有止盈资金出来“打野”,形成局部热点。


总起来说,当下关注以下几点:

1、政策脉络延续度(偏乐观)

2、量能持续释放度(边走边看)

3、妖股企稳后的反身性(偏乐观)。


A咖君认为,大盘不用太过紧张,抓住主线好好撸才是关键,目前建议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高送转预期(呵呵,把燕塘乳业关了是好事儿,不关不是妖,一个题材维度里有了妖一就有妖儿,如有双马就有泸天化,有名家汇就有煌上煌,所以,高送转预期A咖君觉得这条线是最后两个月关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风口板块);

2、混改+中字头+(券商)(一个投机者的稳健配置或者说节奏所需,政策线如果要主导盘面,这些品种必不可少);

3、龙回头品种(股权转让+填权+恒大+重组复牌)(前面一段时间这些板块的操作策略是追涨,今天起接下来的操作思路是等杀的支撑位追跌,你要懂的,这个就是节奏)。


好吧,今天就这样,要对未来有信心!


不要只是默默的关注,点赞并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本机构复盘专用,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该报告不做为投资者分析市场的唯一依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股市日日谈所有,如有转载,请标明图文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