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季度股市开门红 房地产溢出资金流向受关注
柏岩识股 / 2016-10-11 11:34 发布
昨日,沪指高开近16点,而后因受到地产、装修装饰、水泥建材等房地产产业链的拖累,开盘后不久沪指小幅调整。随后,各大指数均开启震荡上涨模式,大部分行业板块上涨。沪指从盘中最低的3014.62点逐步攀升至3050点附近并维持高位,收盘报于3048.14点,涨幅1.45%。创业板指报2208.47点,涨幅2.72%。昨日两市成交合计4544亿元,较节前不足3000亿元的成交额明显回升。
市场的普涨是好事,虽然我们投资专注于个股,但并不会因市场短期的波动进行大幅增减仓,目前来说重个股轻大盘的时间段,但一些股友已经开始积极加仓。尽力弥补节前没有赶上布局的好时机。
由于节前部分投资者倾向于持币过节,一个是避免长假期间发生黑天鹅事件,另一个就是为了防止节后市场走势不及预期,害怕会继续盘整震荡甚至继续探底回落。因此长假后股市一般会出现资金净流入。昨日的收红除了受外围利好的影响、盘整的正常反弹,也不可避免有资金从新进入股市的原因。
其实,在国庆假日期间,最热门的一个话题就是多地启动房地产限购、限贷政策,受其影响,多数城市新房日均成交量环比大幅下跌。甚至还流传出一则笑话,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有。据说,有好多朋友节假日去澳洲游玩去了,等回来才发现,玩没有了一套房子,并不是说他们出去玩花了一套房子的钱,而是因为限购,他们没有资格买房子了。
许多投资者也将昨日股市的强势反弹与房地产资金的挤出效应相联系。然而,楼市与股市究竟是否存在“跷跷板效应”?众多投资者或者机构也都是对于这一点存在很大的分歧,各有各的理由。
总的来说,房地产调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前期市场对房地产市场风险的担忧,乐观者看到资金将分流进入股市,利好股市资金面;悲观者看到房地产下行对经济基本面的拖累。预计这两方面因素都会存在,但短期影响有限。总体来说,房地产调控或难以从趋势上改变市场的节奏,所带来的更多将是结构、风格上的影响。
笔者依然认为,房地产调控对投资策略的影响不大,因为已经考虑到房地产市场可能面临的调控风险,所以其对相关板块的配置不高。未来需要充分考虑行业下行带来的风险。而且那些期望调控就能把房价大幅跌下来的愿望实在是过分的预期,国家的调控从目的来看并不是打压,而是保护房市,保证房市是有序的上涨,而不是疯狂脱离指挥棒下的涨。最起码目前还不适合房市的大幅降温下跌。
另外也有一些机构朋友与笔者闲聊的时候,说过其投资策略目前没有实质性变化。公司依然按照既有的定量分析进行投资,房地产市场与A股的相关性还不能通过量化分析来说明,目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尚不足以调整其对A股的资产配置。
市场里面也有一些投资者态度更为乐观。各地房地产调控政策意图体现的是结构性调控而非总量调控,对A股具备双重“跷跷板效应”。一方面,在低利率环境未变的情况下,房地产资金的挤出有助于A股获得流动性的再分配;另一方面,在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并行的背景下,财政政策或发力以对冲房地产投资的下滑。
还有一些机构投资者则对此持观望的态度。房地产调控政策可使房地产市场分流股市资金的效应减弱,令股票市场在大类资产中的相对吸引力增强。但资金会否因此大举进入股市,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对于后市,不少机构和分析人士也是给出了较为乐观的预期,认为市场的反弹窗口依然敞开,其中笔者也是这一方的坚定拥护者。
A股一直不缺乏资金,缺的是赚钱效应和企业价值的提升。从大环境来看,低库存推动的经济小复苏尚可持续一段时间。同时,目前A股整体估值仍处于合理区间,市场的反弹窗口依然敞开。
市场短期的趋势是向上的。在流动性充足的背景下,底部逐步抬高是下半年股市的基本特征。目前来看,市场有望迎来全年中一次较好的机会。
在投资主线方面,柏岩股记(boyanguji)建议关注直接受益于财政政策发力的纯正基建股、基建板块上游中对房地产敏感度较低的原材料板块等。从价值重估的角度考虑,蓝筹股预计依然将受到关注,热点预计还会向更多行业蔓延,如食品、建筑业、机场、航空等行业,并形成轮动。
另外笔者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对于未来市场仍需注意的风险点,后续市场的核心风险仍集中在汇率波动、无风险利率上行和企业盈利回升周期结束等方面,今年12月和明年一季度将是较为重要的观察期。
Ps:众多投资者中赚钱的永远只会是少数,大多数永远都是处于亏损状态,这也是股市的一大“风景线”,所以,当你没有把握之时,宁愿空仓踏空,也不要持仓踏错。都亏,你没事,那就是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