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穿越”回世界大战战场
白股经 / 2016-09-12 16:11 发布
满目的断壁残垣,破损的坦克歪斜在工事上,枪声,电报声不绝于耳,这里不是叙利亚战地,而是美国。“No War Make Love”不要作战要做爱。美国的这条反战言论太牛了,但美国人当真“不爱江山爱美人”吗?民间又是如何对待美国曾经参与的战争?让参观者身临战场的美军第一军团博物馆,或许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美国建国史太短,但参与的战争却不少。无论反对也好,支持也罢,那些战争至今深刻影响着今天这个让世人向往的美国,甚至塑造了美国政治文化方面的重要基因。如今美国在全世界的军事存在,包括在韩国部署萨德,在中国南海秀肌肉,很多也能从美国的战争史中找到渊源。在这家民间创办的军事博物馆,或许也可以体会到美国最真实的军事逻辑与战争态度。
这家博物馆就位于我之前的博文介绍过的坎蒂格尼庄园内,主人则是传奇人物麦考密克上校,这位随美国第一军团前往一战欧陆战场,并成为芝加哥论坛报发行人的富翁,留给后人的除了他的庄园和基金,就是这座军事博物馆。
虽然没有什么官方的背景,甚至更多承载着个人记忆,但这座军事博物馆却涵盖了影响美国的重要战争。从与宗主国英国的独立战争,到深刻改变世界格局,成就美国霸业的两次世界大战,再到此后的越南战争,都尽力原景重现,进入这座博物馆,如同穿越一回美国的战争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美国被称为“重大的战争”(The Great War)。
美军参与了一战欧洲战场,相比欧洲,美军的损失不算大,但牺牲的士兵,仍然被铭记。图上是第一军团最先阵亡的三位士兵,为了这个年轻国家而逝去的鲜活生命,从来不曾被遗忘。博物馆几乎按照原比例复原了战场,参观者从残垣断壁、坦克枪炮声中穿行,常常不得不下蹲屈身,但仍不可避免暴露于对方的火线之下,战争的残酷与艰难,有了些许切身感受。
战争从未让女人离开,一身白衣不只是救赎生命的天使,更是残酷战场上最美丽的身影。
人类历史长期伴随战争,一战二战之间甚至没有太长的喘息。日本偷袭珍珠港,让美国这片新大陆正式卷入二战。
北非战场获胜后,盟军反攻欧洲大陆,西西里岛是第一个欧洲大陆登陆点。
诺曼底登陆的攻防战,更是二战的经典决定性战役。如今美妙迷人的欧洲海滩,当年是艰险的战场。
越南战争,参观者真的得穿过一片危机四伏的“热带丛林”。
博物馆庄重的外观,醒目的美军第一军团的徽章。园区的战争雕塑。
这样一处民间军事博物馆,同时也是周边社区居民的休闲空间,家庭聚会,孩子们的周末常常就在园区的花园绿地打发。不经意间,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就这样润物细无声的完成了。美国的多种族的确麻烦不少,但别以为美国人因为种族混杂就缺乏国家和主权意识,种族矛盾是一回事儿,真正打起仗来,这些美国人可是会毫不含糊的扛枪上阵,为国而战,虽然但从薪水来看,美国士兵也算是高薪职位,但美国人对于战争和历史的铭记,才是背后最强大的基因。
国内的军事博物馆,如果也让参观者过一片长征的雪山草地,钻一回地道,感受一下重庆轰炸的残酷与台儿庄的炮火。最关键的,是真正铭记每一个在国家战争中逝去的鲜活生命。我们的军事博物馆,才算是有血有肉,有了灵魂。关注微信公众号wn123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