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打新炒新很火爆,IPO发多一些还是发少一些?

郭施亮   / 2016-08-08 08:04 发布

打新炒新很火爆,IPO发多一些还是发少一些?

  161IPO新规的实施,让市场处于两种疯狂的局面,其中一种是股市中投资者打新热情很高,甚至是形成了全民打新的局面。至于另一种,则是新股上市后几乎毫不例外地遭到市场资金的热炒,而在近期正式上市的江苏银行,则在短短几个交易日的时间内遭到资金的热捧,而其股价也自6.27元发行价大幅飙升至85日的最高价12.01元。

  鉴于前者,取消预缴款申购机制,更改为确定配售数量之后再进行缴款,这无疑激发起全民打新的热潮。很显然,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在实际操作中,其无需额外准备一笔资金来申购新股,只需要满足相应市场的持股市值水平,则就可以满足其打新的需求,其资金利用率得到了大幅度地提升。由此一来,确定配售数量后再进行缴款,对投资者来说,定期打新或许能够为自己带来一笔额外的投资收入。

  除此以外,因打新需要满足相应市场所需要的日均持股市值要求,而在市值配售的环境下,却增加了投资者的股票持股比例,尤其是大幅增加波动率不高,且股息率相对稳定的大盘蓝筹股的股票配置比例,这或多或少能够提升市场的活跃度,但仍需提防部分为了打新而刻意在限定时间前满足其规定的日均持股市值的情况。

  不过,虽然市场已逐渐步入全民打新的时代,但随着全民打新时代的开启,市场的打新中签率也骤然降低,而以往借助打新获得稳定综合投资收益率的“打新一族”,也会因此降低其打新综合投资收益率水平。

  鉴于后者,市场中新股,乃至次新股的持续爆炒,实际上也从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全民打新”的热情。相反,若新股以及次新股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不佳,甚至是频繁出现破发的现象,则“全民打新”的热情也就遭到迅速地消减了。

  事实上,近年来,每逢新股上市之后,基本上遭到市场资金的大肆炒作。少则上涨一两倍,多则上涨超过三四倍,而在新股爆炒热情的推动之下,次新股行情也持续火爆,而这一现象的长期存在却为市场带来了局部性的赚钱效应。但,从某种程度来看,在市场过多关注到新股以及次新股市场的同时,其余市场机会却有被市场冷落的意味,而对于近一段时期以存量资金作为推动影响的股市行情来说,这一对比更具鲜明性。

  时下,面对打新炒新持续火爆的热潮,IPO究竟多发一些,还是少发一些呢?

  或许,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来看,IPO少发一些,能够均衡股市投资与融资的发展比例。对于股市而言,随着IPO发行节奏的持续加快,加之大盘股IPO的频繁来袭,这无疑会对市场存量资金带来一定的分流压力,甚至加剧股市的调整压力,这并不利于投资者切身利益的保障。

  但,站在部分大资金的角度来看,IPO多发一些,一方面能够满足其基本业务运作需求,提升整体效益;另一方面则在于提升部分机构资金的打新综合收益率,另无效申购新股,券商机构可进行包销。至于企业的角度,则希望IPO发行节奏能够更快一些,而在IPO发行节奏提速的环境下,才能够逐渐疏堵IPO堰塞湖的问题,且为企业发行上市增添更多的机会。

  其实,本来IPO融资对股市冲击压力远不如上市公司再融资等行为,且其对股市分流压力不会太显著。但,IPO发行速度的快慢,发行的规模以及新股发行的间隔时间等因素,却直接影响到市场的投资心理以及投资情绪。与此同时,回顾过去的情况,虽说企业IPO实际筹资规模不多,但其潜在的再融资压力还是不可小觑的,而随着IPO企业数量的大幅增多,实际上意味着未来潜在需要再融资的规模也会水涨船高。

  根据2015年的数据统计,A股市场合计筹资规模1586亿元,而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的筹资额度却出现了一定程度地下滑。不过,自今年6月份之后,我们却发现,A股市场的IPO发行节奏以及筹资规模却骤然提升。

  其中,6月份共核发16家批文,合计筹资141亿元,而7月份共核发27IPO批文,合计筹资211亿元。至于今年8月份,则在今年85日核发了13IPO批文,合计筹资预计不超过50亿元。

  由此可见,从筹资规模以及发行节奏上,确实较今年前5个月有所提升。与此同时,随着大盘股IPO的加速来袭,市场也似乎感受到一些压力。

  虽说IPO新规,即取消预缴款申购模式下,IPO对股市资金的分流影响相对有限,但对于股市尚处于熊市阶段,投资人心依旧成为主导市场行情的核心之处。换言之,只有保持合理适度的IPO发行,方能够均衡股市投资与融资功能的匹配发展,而期间稍有不慎,也容易影响到之前艰难修复的市场投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