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来掰扯掰扯再升科技的投资逻辑(二)——现场走访感受及报告

疯狂的里海   / 2016-06-26 00:50 发布

     周五,估计持有再升科技股票的朋友都很高兴,在公司周四挂出中期拟1012配送5元的分配预案后,周五开盘直接涨停,虽然盘中有因为英国公投的原因,短暂被打开涨停,但也迅速的再次封住,直到收盘。

利好的确可以形成短期的热点,但更多的是看出管理层通过高送转未来做大市值的决心。

近期,我也到现场走访了再升科技,一句话可以总结我此次走访的感受——-高成长确认。基本上确认了我之前通过分析得出的判断。

一.整体感受

1.办公环境优雅,高管和员工队伍士气非常足我们拜访的是再升科技的新办公大楼,是前年搬进去的。办公室装修得富有艺术气息,整了一个很富有艺术感的圆形吧台,然后是一个大通间作为普通员工的办公场地。每个员工脸上都写满了上市公司蒸蒸日上的自豪感,充满笑脸。公司高管谈起企业的发展战略起来,思路清晰,对于自己从事的工作充满信心。

2.员工工作异常繁忙。在访谈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得出来高管的事情是非常之多,异常繁忙。由于产能不足,订单太多,生产线24小时不停,人休息机器不休息,连传统的制造型企业的高温假都没有。虽然工作繁忙,但对人还是人性化,工人每天轮班,每月轮流休息6天,全年能够集体放假的也就只有春节了。高管几乎是没有休息的日子,每天8点前下班算好的,周末也基本是在工作状态中。

3.公司专业专注。通过交流,从管理层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专业人在专业的事”。公司没有去做什么房地产,小贷等非主营业的事,专注于微玻纤维行业,节能环保行业,立志做深做透。

4.管理层高瞻远瞩。借助于上市公司的身份,管理层把这个身份用活了。不断的在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并购,不断的做大自身的规模和在确立在业内的地位。管理层的视野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微玻纤维的范畴,而是站在整个国家节能环保的大背景下,如何把微玻纤维广泛运用的角度了。节能环保,最重要的就是空气污染,这个行业市场前景之大,可想而知。

.成长性分析

1.关于业绩增长的原因。公司在20161季度取得了瞩目的增长速度,其原因在于公司战略清晰,各项计划逐步落地。公司IPO项目,并购项目的逐渐落地,销售收入和利润大幅增长。公司四大产品均供不应求,依托微玻纤维棉原材料,不断向下游拓展衍生产品。例如AGM产品,销售增长速度惊人,去年新介入的产品,今年1季度的销量已接近去年全年。

2.关于公司的战略。公司立志于打造国内节能环保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依托微玻纤维棉的传统优势,不断的横向和纵向发展。因此,未来可以说,不能把再升定义为一家仅仅是微玻纤维棉的企业,而是可以发挥想象,任何所需要过滤的,节能保温的领域,都是再升管理层所计划要涉足的领域,也就是说把微玻纤维棉的功效发挥到极致。上市以来,公司通过IPO和定增资金新设了5个项目,与松下成立了合资公司,收购重庆纸研院,设立5亿元的产业基金,设立常州子公司,参股德国哈弗液体过滤公司等,可以预见,公司未来的并购会更多,项目将会带来相应的现金流量和投资收益。

3.具体销售收入预测。20142.1亿元,20152.3亿元,今年1季度730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8%,利润1800万,较去年同期增长470%,一份惊艳的财报!通过以下公开信息分析,2016年,公司IPO募投的项目将会投产,定增的一个项目将会部分投产,收购的重庆纸研院将会新增数千万的收入,松下合资公司将会带来一定的投资收益,保守预测,2016年销售收入不会低于3.5亿元,利润不低于6500万元;2017年,随着5个募投项目的陆续投产,其他投资公司的经营,销售收入保守在6亿元以上;2018年保守估计10亿元。

三.风险分析

一是行业风险,担忧市场风向发生变化,市场容量不会有这么大,因此需要随时跟踪市场发展变化。二是管理层经营风险,担忧管理层的思路太过超前,布局太宽,步子迈得太大扯着蛋,因此要随时关注企业的现金流情况。

四.小结

公司属于好行业,好公司,值得重点关注和跟踪。但目前的估值较高,PE100倍以上,PS20以上,会存在短期的风险。中长线看涨,短线未知,如果能承担短期风险的,可介入,如果不能承担的,建议仅入观察仓。

.上市公司实地走访的注意点

其实去上市公司实地走访是很正常的。但是,我认为一般散户要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其实通过公开资料分析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关于公司的很多问题,其实不用去问上市公司的高管,已经能够得到答案了。去上市公司现场,不过是看看公司的具体情况,通过与管理层,员工接触看看风貌,印证一下自己的判断而已。一般情况下,其实没必要去现场,分析公开资料即可。

如果各位要去走访,切记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不要试图打听内幕消息,存在这种想法的,建议就不要去了,即使你问了,也没人会给你透露,反而说明你很low,二是要做好准备,最好是能事先把公司的战略,产品,报表熟悉,对其中疑惑的地方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