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败给华为的小米有苦难言:有能力树栽没气力摘果
光头郑重 / 2016-05-25 04:03 发布
【郑重微言】
败给华为的小米有苦难言:有能力树栽没气力摘果
郑重/文
“台风来了,猪都会飞起来。”
小米“雷布斯”说的这句话,一度被很多跻身于或者想跻身于互联网商朝中的屌丝们甚至是一些企业大佬们奉为圭臬。
当时郑重写的一篇小文的结论是:猪终究是猪,猪飞起来的结果只有一个——摔死。
雷军当然没有到摔死的地步。不过,危机已经来了。
曾经的神话创造者被新的竞争者所替代——在IDC发布的去年第四季度中国手机出货量排行中,华为取代了小米位列第一,而小米的份额则掉在了华为和苹果之后,尽管2015全年小米在中国仍然是第一,但在全球的份额仅位列第五,在中国厂商中排在华为和联想之后。
今年第一季度,小米在全球的排名已经被挤出了前五,而在进入前五的三家中国公司中,除了华为外,其他两家是过去几乎没有被小米列为对手的OPPO和VIVO。这两家公司的特点是,它们主要的精力都在2000元以上的中端细分市场。
小米手机销量跌出前五,引起业界高度关注,论调比较悲观,多称小米巅峰已过,“神话”破灭。
1.输给华为:必须心服口服
小米从零走到国内第一智能手机商,只花了不到4年的时间,但是小米从2014年底450亿美元的巅峰走向衰落的速度同样令人始料未及。
2014、2015年,小米都以约15%的市场份额占据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老大位置。但去年第四季度小米出货量下滑至国内第二,今年一季度出货量更是下滑至国内第三,被Lenovo超越,并被居榜首的华为远远甩开。
输给华为,郑重觉得,小米应该输的心服口服。
2014年年底的一篇“郑重微言”的题目是《其实,雷军一开始就输了》。这篇微言评的是当时那场著名的“骂战”。格力的董明珠在一个相当公开相当有层次的场合骂道:“小米和美的,两个骗子在一起,那就是小偷集团。”
在郑重看来,小米输在一开始就输了,输在真的拿不出让人“无话可说”的产品。更早之前,郑重写的一篇《小米的危机》,小米当时被新华社称为“惯犯小米”。当然,对于小米是否真的就是抄袭,真的就是山寨,郑重无从评判。但这两年尤其是小米在市场上出现的诸多危机说明,“产品不过硬”。
我们来看看当时雷军豪言“猪都能飞起来”时,华为的任正非是怎么说的。任正非则告诫华为的员工:“不要盲目信奉什么互联网思维。”
在任正非看来,尽管互联网以及物联网正在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也应当看到,互联网虽然促进了信息的生产、交流、获取和共享,但没有改变事物的本质,即使在互联网时代,车子还是车子,内容还是内容,豆腐还是豆腐。
“车子还是车子,内容还是内容,豆腐还是豆腐。”任正非这句话说的好。
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几乎还没有一家公司仅仅凭借各种诱人的故事和创新的营销手段,就能让用户长期驻留脚步,无论如何,你首先必须是一家性价比优秀的产品公司。
短期的奇迹,远不如厚积薄发来得靠谱。毕竟,华为帝国的打造花了近30年,而雷军帝国的小米却还只是一个6岁的少年。
2.败在价格:高端市场拱手让人
在小米之前,智能手机的身价,都是3000起步。所以小米1999元的价格一经推出,极具杀伤力,以至于把很多传统手机厂家直接干趴下了。
不过,培养了智能手机市场的小米,最终果子被华为等价格高于小米的品牌摘走了。
一季度的数据是,华为出货量达到2750万部,市场份额占有8.2%,是一季度出货量最高的中国手机厂商。而小米一季度则没有进入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前五名,反而被OPPO和VIVO挤了下去。
据统计,首季OPPO和VIVO出货量分别为1850万部和1430万部,各自拿下5.5%和4.3%的市场份额,共同跻身全球出货量前五名。
市场的真正规律是,当市场倾向于饱和时,消费者从首次使用智能机为主转向智能手机换机者群体,他们开始寻找更能符合或彰显自己个性的产品,或者仅仅换一部更加可靠、品质更好的产品,至少是他们认为的可靠好产品。这时候,消费者开始更关心品牌实力、研发实力、综合实力、售后服务、迭代更新能力,而不会轻易受互联网模式和低价模式冲动的影响。
不幸的是,小米当时直接瞄准1000元以下市场的红米。而此时红米在烙在他们心中的印象也使小米的整体品牌受到连累。
可以想象,长期处于低端竞争,一方面拉低厂商的利润,另一方面,低端不利于发展用户体验。因为,市场的最终结果是用户的消费升级。
一个佐证是,今年增速甚猛的OPPO和vivo,他们在线下渠道的优势以及对目标消费群的精准把握,都验证了是小米自己把培育好的市场“拱手让人”。
问题早暴露总比晚暴露好得多,小米调整,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