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魏则西事件将严重影响中源协和的基本面

二十年   / 2016-05-05 09:33 发布

二十年/文
魏则西事件发酵以来,雪球投资者对中源协和的反应基本上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是站在道德的高度对中源协和进行鞭挞,彻底打倒并恨不得再狠狠的踩上几脚,再抛到十八层地狱,使其永世不得翻身。另一派则在强大道德派面前,小心翼翼的低调辩护,认为中源协和有点无辜,“躺着中枪”了,企图减轻事件对它的影响。而鲜有站在比较客观的或者从投资的角度分析未来对中源协和的影响。
 
在投资面前,尽量少点道德视角,多点客观理性。从道德方面进行鞭挞或辩护,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情绪,对投资不仅没有帮助,反而极有可能带来破坏甚至是灾难。就像之前的“瘦肉精”事件、“三聚氰胺”事件、“塑化剂”事件,如果你是一个道德卫士,站在道德制高点去看待的话,就失去了对双汇、伊利、茅台等优秀企业投资机会进而失去了获取丰厚收益的可能。而假如有一家企业很符合你的道德诉求,但却拿着你的钱到处乱投资,最终将严重损害你的投资。一旦整个社会的投资者都是这样的道德卫士,经济谈何发展?社会谈何进步?企业出问题,自有一部分道德卫士的鞭挞以及规则或法律的惩罚。上帝归上帝,凯撒归凯撒,我们投资者不要越权,而是要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去对待去分析,如果有问题,我们不投资它,也是一种变相的惩罚,因为一旦被资本市场抛弃,企业也很难继续发展下去。
 
那么,在整个魏则西事件中,中源协和是不是只是“躺枪”那么简单?就我本人来说,中源协和在这个事件中承受这样的攻击是不应该的,受攻击的应该是武警医院、柯莱逊、“莆田系”、特别是监管部门。但不管如何,中源协和在这件事上已经脱不了干系。而且已经确确实实给基本面带来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资本市场对其高估值的支点或许已经被颠覆了,面临大幅下跌的风险。
 
从纯财务的角度来看,中源协和几乎没有任何投资价值,市场之所以给予其很高的估值溢价,就是冲着它是一家高科技驱动型的企业。投资科技驱动型的企业实质上类似于风投,不能简单的以PE、PB、PS等估值指标去衡量,因为这些指标都高的吓人。目前高估值来源于高预期的支撑。中源协和目前在前沿医疗技术的布局是处于“多点突围”状态,这种“多点突围”一旦取得突破,即使是“单点突破”,也足以支撑甚至是进一步提升目前的市值。
 
问题的关键是,科技驱动型特别是像中源协和等希望通过外延并购方式做大做强的科技驱动型企业,其成功与否及其依赖管理层的眼光、能力和诚信。对外频发大规模的投资、并购和资本运作,没有管理层的精准和长远的眼光、超强的能力和极高的诚信度相匹配,遭遇黑天鹅、利益输送黑幕将分分钟毁灭企业的价值。
 
中源协和在魏则西事件中之所以成为批判的焦点,源于不久前拟增发并购的对象:上海柯莱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这个公司正是北京武警二院的合作者和细胞免疫医疗技术的提供者。根据这几天网上报道和网友转发的信息综合分析,柯莱逊在魏则西事件中存在几个明显的问题:
 
 1、所采用的免疫医疗技术临床效果不佳。这种技术具体叫DC-CIK等非特异性免疫治疗技术,关于这一种技术,本人在网上查了相关的资料介绍,这种技术并非像某些人所说的在美国已经被淘汰那么不堪,对部分肿瘤患者具有一定疗效,或者能够改善生存质量、提高预后,但因人而异,临床获益上未能得到循证医学支持。也就是说,这肯定不是一种相对成熟的技术,目前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未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化临床应用。目前临床研究数据证明,以PD-1单抗为代表的肿瘤免疫药物(I-O),以T-VEC为代表的溶瘤病毒疫苗,以及以CAR-T、TCR-T为代表的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在疗效和、或安全性上体现出更为明显的优势。
 
2、对患者进行夸大甚至不实的宣传。由于这种技术的不稳定性和因人而异的特性,面对患者,医院应该与其进行全面深入的信息交流,披露这种技术的在可能给患者带来一定改善的同时,更强调其不足及可能带来的风险,让患者自己做出选择,给经济相对宽裕的患者一个“活马当死马医”的选择机会。但武警二院在面对魏则西时则向其保证有百分之八九十的疗效,致使患者高度信任,倾其所有把希望寄托在这种医疗技术上,结果无效而死亡。很明显,这已经有点欺骗的味道了。柯莱逊这种靠不实宣传甚至是欺骗性宣传所得来的业绩,长期来看是不可持续的。
 
3、违规。按照中国相关监管部门的规定,所有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只能作为临床试验、临床研究之用,没有批准商业化的临床医疗。而作为临床试验研究,以患者自愿为原则,不能收取费用的。而柯莱逊去年实现约2.96亿元的营业收入,净利润约为4001.9万元。这就说明着,柯莱逊事实上已经将正处于研发阶段的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商业化的临床应用。如果不是实行商业化的临床收费,按柯莱逊的主营业务是开展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的研发这一点来看,毫无疑问将会是亏损的。这个问题也牵扯出“莆田系”的肮脏历史。
 
而就是这家劣迹斑斑的企业,中源协和居然准备以增发11亿元的高溢价进行并购,这就是中源协和备受攻击的最主要因素。魏则西事件发酵以后,中源协和对这件事情做了回应,从其措辞中来看,很有可能终止并购柯莱逊,但在此之前成立基金先行并购及相对复杂的资本运作已经让退出显得骑虎难下。但不管退不退出,严重负面影响已经发生。
 
 1、信任危机。这里包含了中源协和的客户(患者)及投资者对管理者眼光的怀疑。作为宣传在再生医学耕耘了十几年的中源协和及其管理层,居然不了解相关的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的前沿动态,收购的公司居然在研究几乎没有效果的技术,而且还高溢价收购?这是否也说明了之前你收购的并宣传先进的医学前沿技术也出现同样的问题?我作为患者,还能不能对你宣传的“先进技术”给予信任?患者的这种疑问必定会导致其对中源协和其他干细胞等业务和治疗技术的全面怀疑,处于谨慎和对自己生命的负责,将会解除与中源协和的关系,进而在未来几年严重影响中源协和的品牌和营收,未来业绩面临大幅度衰退的风险。信任危机很难短时间解决,可以这么说,中源协和的基本面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重大的改变。而作为投资者,当企业基本面发生重大变坏时,离开也成为必然,如果一旦在资本市场上被投资人抛弃,特别是需要资本市场不断输血的科技驱动型和外延扩张性的企业,反身性的恶果大概率会出现,最终毁了这个企业。
 
2、如果收购不是为了柯莱逊的技术,而是看中其渠道的话,那也有很大的问题。收购之前,作为负责的管理层必定会对收购标的进行尽职尽责的调查,那么对于柯莱逊的这种违规操作甚至是违法操作肯定是知晓的。在明知其违规的情形下还坚持收购,是否表明中源协和管理层也认同这种违规的操作?那么,这样的管理层其实会把企业置于危险的境地,随时都有可能踩中地雷,爆发黑天鹅从而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伤害。对于这样的企业,理性投资人肯定选择规避。而患者(客户)对于这样的公司,这样的管理层,处于对生命的负责,也不会接受中源协和的任何服务。
 
3、如果中源协和管理层清楚这一系列的问题而还坚持收购行为,最后只能说明大股东、管理层有利益输送的嫌疑了。如果真有这样的行为,最终离被投资人抛弃的时间不远了。当然,从目前来看,利益输送的可能性比较小,因为你是通过对机构定向增发,而且数目巨大,机构为了避免踩雷,必定会做详尽的调查,中源协和大股东不敢做这么失信于机构的事情,一旦坑了人家一次,又“犯罪前科”,想继续坑下去就不大可能了。但不管如何,很多投资人已经有所怀疑。而这种反身性的效应对中源协和的重大负面影响将是投资人不得不考虑的事情。总的来讲,魏则西事件,将给中源协和的基本面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复牌之后大跌基本成为定局。当然,也有可能其中的大资金处于自救,短时间下跌之后反做,拉高出逃,之后开始进入漫长的下跌之路。
 
PS:本人目前未持有中源协和头寸,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合理甚至是便宜价格的出现,不排除会大仓位介入。因为,任何资产,只要价格跌到极致,也是有价值的,即使是“有毒”资产。

作者:二十年
链接:网页链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