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控的线下理财究竟存在着哪些问题?
不执着财经 / 2016-04-23 18:02 发布
【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也可输入:不执着财经)
如今线下理财问题频出,自从去年底爆出的e租宝、大大集团,再到今年的鑫琦资产、盛世财富、金鹿财行,再到最近的中晋资产、望洲集团,其涉案金额少则达数亿元,多则达数百亿元以上,其受害投资人也常在数万人以上。
由于银行利率偏低,而且已进入负利率周期,迫使百姓对资产保值增值有着强烈的渴望,于是各类理财公司如“雨后春笋”的般爆发出来。媒体调查发现,线下理财门店集中在人流集中区域,如上海五角场附近。在该区域较出名的12幢商务写字楼里,有90家理财类公司,这些公司主要以“投资管理”、“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等为公司名称。
对此,专家们表示,自2013年开始线下财富公司数量就成倍增长。2014-2015年成立的公司数量开始不断攀升。又因成立理财公司几乎没有设门槛,线下理财行业正处于良莠不齐的诸候混战时代。过去一线城市为线下财富公司集中城市。而现如今,线下理财类公司正不断从一线城市往三四线城市扩张。
笔者也发现,在线下理财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单家理财公司的规模也正逐步扩张。近期,出现了许多体量庞大的线下理财公司。一些大型理财公司已经实现了全国布点。比如,宜信目前已在232个城市和96个农村地区建立服务网络;截至2015年7月,恒昌财富一共有员工47000人,线下有1200家门店,分布在全国300多个城市。
不过,由于线下理财行业门槛过低,监管不严,造成了理财公司良莠不齐,近期频频发生“门店还在,老板跑路”的怪像。2016年1月,武汉一家理财公司盛世财富陷入资金链断裂漩涡,涉及资金超19亿元,投资人达7000多人。2016年至今,被监管部门主动打击及自身出现问题的线下理财公司还包括金鹿财行、中晋资产、融宜宝、望洲集团等等。
现在很多媒体都把线下理财公司出现问题归咎于P2P行业大案,但在我看来,这给互联网金融背了黑锅。现在问题是,线上P2P在去年频发倒闭潮后,随着监管的加强,此类问题已有所收敛。而线下理财公司问题频出,倒是应引起社会各界和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那么,线下理财企业究竟存在着什么问题呢?
其一,线下理财已经成为自融、非法集资以及庞氏骗局的温床。比如,金鹿财行、中晋资产,都是想通过设立资产管理公司的方式,向社会大规模融资,给集团内其他企业解决流动性问题。笔者认为,这类理财公司由于必须要将资金交给母公司调配,所以缺乏的独立风控能力,一旦母公司旗下的其他子公司出问题,这类理财公司就会发生兑付危机。
其二,多数线下理财公司存在资金池,没有做到专款专用。有理财业务员曾担言,“即便把产品成功销售给客户,但大多数一线销售人员实际上也不清楚到底资金投资了什么,投向哪里?”同时,不少线下理财公司存在着先吸收投资人资金再放贷模式,这种本末倒置的模式极易形成资金池。
在一般情况下,理财公司在投资某一标的时,都要在银行设立一个单独账号,将投资者的钱专款专用。而现在很多线下理财公司将所有投资者的钱放在一个资金池里,所有各种费用支出、投资资金都从资金池中划拨,这很容易造成只要一个项目出问题,就会危及整个资金池的安全。
其三,缺乏第三方资金托管。理财公司与银行的资金管理主要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理财公司仅仅是在银行开立一个普通账户,把资金存入账户后并不与银行签订任何托管协议,该公司可自由使用资金。
第二种是有相关牌照的理财公司,为了符合监管要求,与银行签订资金托管协议。但这种托管协议的法律效力并不大,该公司还是有使用资金的自由,资金的使用方向,银行也不能进行干涉。表面上是托管,但是本质上银行并没有权利也没有义务去监管资金流向。
第三种则是真正意义上的资金监管,理财公司和银行还有第三方之间签订具有法律约束效益的资金托管的协议,理财公司没有使用资金的自由,资金的使用必须要符合协议的要求。银行对存管资金具有监督管理的权利,这个权利是来源于相关的法律文件。
而笔者认为,目前大部分线下理财公司在资金存管这块,大多数都属于第一和第二种情况,特别是第二种情况更为普遍,而第三种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做资金存管的理财公司特别少。正是理财公司账号,缺乏银行等第三方机构监管,理财公司可随意调用其账上的资金,挪作它用。
其四,高薪激励员工搞“传销”。线下理财公司规模很大,原因在于往往通过高提成聘请庞大的线下团队进行地推,其中不乏采取传销式的发展模式。比如,这次出事的大大集团,大大集团主要靠“高薪”吸引员工,几乎无学历要求,底薪在6000-1.5万元之间。
在大大集团新人入职后,无论岗位,都要求出单。另外,凡是在职员工必须购买大大宝5万元一年或10万元半年。员工的做法往往是自掏腰包投资买业绩。而购买大大宝产品前,实名认证时还要求填写员工编号。
此外,大部分公司的员工存在等级制度,核定等级主要从业绩量和手下员工量两方面考虑。根据某理财公司内部资料,可以发现公司内部等级设定十分繁琐。员工按照等级从低到高,主要包含理财经理岗、团队长岗、理财总监、总监代机构负责人和城市总经理岗5个。每个岗位对员工的业绩要求不同,对手下拥有的营销团队数量也所有不同,达到相应的要求,员工便可升级。
现在一些问题理财公司往往偏爱繁华地段,通过买下或者租下整层甚至整栋楼作为办公场所,并配上豪华装修,以此显示公司资金实力雄厚。同时,公司会采取邀请明星和金融界著名人士为公司站台、赞助电视节目、疯狂铺广告等方式增加公司知名度,营造一种不差钱的假象。那么,普通投资者又该如何甄别线下理财公司,避免发生资产出现重大损失的问题呢?
首先,投资者必须要检查理财公司是否具有金融牌照。判断线下理财公司主要是看理财公司的牌照,也就是说,你在决定投资时,必须了解理财公司是否拥有相应的金融牌照。现在的情况是,部分公司申请了第三方支付牌照,虽然是属于互联网金融领域,但是跟财富管理相关度不大。也有部分公司拥有的是代销牌照,可以代销公募基金等产品。
除上述情况之外,其他进行财富管理的公司其实也只有工商局的登记,并没有相关资质的牌照来进行财富管理,大多数理财公司都是属于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拥有正规牌照经营的理财公司比较靠谱。
再者,从个人投资者角度讲,要提高识别传销式理财的能力。对于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营业部,要求投资者拉人头赚高息的理财,很可能是违法的,要避而远之;其次要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打着“保本保息,低风险、高收益”宣传的理财产品坚决不能碰。面对线下理财经理狂轰滥炸般的投资建议,一要把守投资规模上限,不把全部资产、急用资金全部购买理财产品;二要坚持分散化投资。
最后,提高识别伪借款项目的能力。一定要查清债权转让方和委托借款企业的关系,以免落入自融圈套。另外,老年投资者往往因理财公司开展养老讲坛、免费旅游、体检活动为名义进行的投资宣传。而忽视了你必须了解理财公司究竟投资什么标的?该标的风控情况如何?由哪家担保公司对其投资作担保?
近期,线下理财企业问题频发,而且涉事资金规模高达数千亿元,这给社会带来极大的不稳定性。由于理财类企业门槛过低,造成其资质良莠不齐,目前该行业存在:自融频发、私设资金池、缺乏第三方托管、高薪搞传销等诸多问题,而广大投资者除了要察看理财公司资质和了解投资标的之外,最好将资金分散化投资,这样就可在最大限度上防控潜在风险。
【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也可输入:不执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