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玄甲金融不寻常的投资启示
樱诗落落 / 2016-04-02 14:48 发布
比亚迪汽车在国内虽然大家都比较熟悉,但近期人们对比亚迪新推出的一款双模汽车“唐”,赞誉有加,引起了玄甲金融的注意。为了探个究竟,特地搜寻了很多资料以及看了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近期的一期视频专访,把其中的启发和思考,和大家分享一下!
垂直整合,推陈创新
对于汽车领域,日本汽车、德国汽车、美国汽车等老品牌汽车一直统领着市场,要想在这些技术、产业体系等都相当完善的汽车列强中撕出一个口,可谓是虎口拔牙,难度可想而知。但比亚迪去年推出这款双模汽车却让业界刮目相看。那么,到底是怎样的缘由能让比亚迪先于其他知名品牌推出呢?
在了解比亚迪的过程中,给玄甲金融最大的启发就是——公司的垂直整合创新。
我们都知道,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富论》中提出了分工与自由贸易的理论,分工能提高劳动熟练程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贸易的发展。分工合作也是20世纪最为重要的经济理论之一。
但从比亚迪身上,看到的却是集合生产的影子,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垂直整合创新,而这种行径与国富论中所提倡的分工合作背道而驰。而这种看似背道而驰的行径,却成就了比亚迪的今日。
就拿去年上市的唐来说,它是全球首款三擎四驱双模SUV,三擎动力实现百公里加速5秒以内;超级全时电四驱,电子科技颠覆传统机械时代,带来高效传动、极速响应和更高安全;双模自由切换,短途纯电,长途混动,百公里油耗仅2升。
对于懂汽车的人而言,双模汽车能做到这个技术含量,已经处于顶尖水平行列了,特别是百公里加速5秒以内这个技术指标。
能做到这种程度,离不开背后的技术研究和突破。对比亚迪而言,也可谓是十年磨一剑,用王传福的话说,“比亚迪发展过程中一直在强调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像整车大部分的核心零部件和技术均是比亚迪自主研发,花了十年时间,把发动机、变速箱、控制软件、转向系统等,还有车身、汽车电子等技术牢牢掌握住。”
这种大部分核心技术都是他们企业自己做,反观其他很多企业则基本都是外购。通过十几年的学习和借鉴,有了这些基础,在设计和制造车型上,就更容易了。
王传福表示,其实双模汽车技术上问题并不大,但为什么很多厂商不去做,这就要回到分工问题上了。双模汽车许多设计都需要重新整合,因为分工的原因,需要众多公司一起商讨研究,涉及的利益谈判非常复杂。但对于一直不断垂直整合集成的比亚迪而言,要做的仅仅是几个部门的经理坐下来商讨就可以。
这也是为何唐能这么快上市的一个很大原因。王传福也表示,他们早期的垂直整合是为了掌握各种造车技术,今天的垂直整合是为了集成创新。其实,做完垂直整合以后发现,技术创新非常容易,每天都能创新,例如比亚迪推出的带遥控功能的智能钥匙、手表钥匙,包括双模技术这些都是全球首创。汽车创新其实是很多技术之间的相互启发、相互叠加、相互作用产生而成的。
股价是表,企业是里
两年前,很多人疑惑:“在那么多汽车厂商中,为什么巴菲特会相中比亚迪呢?”当初大家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太放在心上,背后的真实原因我们也无从考证,但从当前比亚迪发展势头来看,无疑是良好的,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上,人们对它还有更多的期待。这里也不得不敬佩巴菲特调研公司的独特视觉。
其实,在产品的制造上,就像其他企业,很多部件自己可以不用研究和制造,因为全球化的分工市场,随处都可以购买,但这无疑大大降低了企业在汽车整体制造的创新能力。而比亚迪做的却是和大多数企业不一样的事儿,或许这也是老巴相中比亚迪的一个重要原因。
2015年,比亚迪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00.14亿元,同比增长37.4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29亿元,同比增长552.63%。从A股比亚迪股价表现来看,与许多个股腰斩相比,股价从去年最高的80块也仅仅回撤20%多。
当然了,影响股价的因素实在太多,有基本面,有资金面,还有人性的博弈,这些东西很难一下子说清楚,不过,玄甲金融今天的文章想分享一个视角:在投资二级市场的过程中,许多投资者总是把精力放在了股价行情报价上,忽略了股价背后所代表的企业。其实,股价永远是表,企业才是里,只有充分认识并理解了“里”,才能明白“表”,抓住真正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