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股道的卢

06年入市实战操作至今,经...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banner

banner

林园调研创新药,意味着什么?

金银岛   / 05月20日 19:54 发布

最近医药板块有点热闹,尤其是创新药,前脚刚经历一波大涨,这两天又稍微歇了歇脚。但有意思的是,私募大佬林园居然在这个时候亲自下场调研,连着两天往华森制药跑,这信号可不简单。今儿咱就借着这个由头,聊聊创新药这个“又爱又恨”的板块——为啥机构扎堆看好?回调到底是风险还是上车机会?

一、创新药的“慢牛”剧本:涨得猛不是错,节奏对了才长久

先看最近的市场表现。“五一”前后,创新药板块跟打了鸡血似的,港股的科伦博泰生物-B、三生制药年内直接翻倍,A股的一品红也翻倍了,益方生物-U、荣昌生物这些更是涨超50%。结果刚到5月7号,板块整体稍微降了降速,常山药业倒是逆势来了个“20CM”涨停,海创药业-U也涨超10%。有人慌了:是不是涨过头了?

业内专家彭祖说得明白:这波回调其实是“幸福的烦恼”,前段时间涨得太急,现在相当于“踩踩刹车”调整节奏。创新药和科技股不一样,它靠的是业绩和渗透率一点一点往上拱,走的是“慢牛”行情。你想啊,新药研发得做临床,上市得等审批,进医保得谈判,每个环节都需要时间,哪能像炒概念一样天天暴涨?就像科伦博泰,人家靠的是ADC新药在国际上屡获突破,这种实打实的基本面改善,涨起来才扎实。

再说个大家关心的事儿:美国要对进口药品加关税,会不会影响创新药?彭祖说暂时别慌,咱们的创新药大部分还在临床阶段,真正卖到美国的不多。反倒是国内市场,老龄化加剧,医保政策支持创新药纳入报销,光国内需求就够企业吃几年了。

二、林园大佬亲自调研,释放啥信号?

4月27日、28日,林园带着团队去了华森制药,问的都是创新药研发进度和海外布局。咱都知道,林园一直重仓医药,这次亲自出马,说明他对创新药的关注度到了新阶段。华森制药也挺争气,4条研发管线盯着肿瘤免疫和肺癌、乳腺癌等实体瘤,17项化合物专利,其中6项国际专利,还有1个项目进入IND-En­a­b­l­i­ng阶段,预计2025年申报临床。海外方面,美国FDA的cG­MP检查零缺陷通过,盐酸丁螺环酮片也拿到了美国生产场地批准,算是敲开了海外市场的门。





不光林园,整个二季度,创新药公司成了机构调研的香饽饽。华东医药被269家机构扎堆调研,混沌投资、高毅资产都来了;还有10多家公司被超50家机构调研,虽然有的公司近期涨幅不大,但机构愿意花时间研究,说明长期逻辑没变。林园说得更直接:“所有的钱基本上往医药赛道走,中国医药总市值20年内赶上美国没问题。”这话听起来有点大胆,但想想咱们14亿人的市场,确实有这个潜力。

三、国际舞台露脸+国内政策撑腰,创新药“内外兼修”

最近美国AA­CR年会上,中国药企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126家企业参会,发布近300项新药研究,光ADC和双抗研究就占了三分之一。信达生物展示了双抗、三抗和ADC管线,和誉医药的EG­FR抑制剂数据亮眼,诺诚健华的BTK抑制剂刚在国内获批一线治疗,康方生物的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也获批上市,还是全球首创。这些成果说明,咱们的创新药不再是“跟跑”,已经开始在某些领域“领跑”了。

国内政策更是实打实的支持。4月25日,诺诚健华和康方生物同一天获批新药,这种“双喜临门”可不是巧合。国家药监局这两年明显在加快创新药审批,尤其是抗癌药、罕见病药,优先审评通道几乎全开。热景生物跨界布局抗体药物和活菌药物,参股公司的SGC001注射液拿到美国FDA快速通道认证,这意味着未来可能在美国和中国同步开展临床试验,大大缩短上市时间。

还有个细节值得注意:很多创新药企开始重视“出海”。以前咱们是引进国外新药,现在反过来了,科伦博泰的ADC新药授权给默克,荣昌生物的维迪西妥单抗卖到海外,这种“li­c­e­n­s­e­o­ut”模式不仅能赚钱,还说明中国创新药的质量得到了国际认可。

四、普通投资者咋下手?避开这几个坑很重要

虽说创新药前景好,但司马得提醒大家,这行水很深,有几个“坑”得避开:

第一,别只看短期涨幅。像科伦博泰涨翻倍,但人家是靠持续的研发突破,不是靠概念炒作。反观有些公司,发个临床数据就暴涨,结果后续数据不及预期,股价直接腰斩,这种“赌赛道”的风险太大。

第二,区分“真创新”和“伪创新”。现在市场上很多所谓的“创新药”,其实是“me-too”药物,也就是跟着别人的靶点做仿制,缺乏真正的原创性。真正值得关注的,是那些布局Fi­r­st-in-Cl­a­ss(全球首创)或Be­st-in-Cl­a­ss(同类最佳)的公司,比如康方生物的依沃西,就是全球首个获批的PD-1/VE­GF双抗。

第三,别忽视估值安全边际。创新药研发投入大、周期长,很多公司还处于亏损状态,市盈率根本没法看。这时候得看管线价值,比如有多少个进入临床阶段的项目,每个项目的市场空间有多大,有没有大药企愿意合作开发。

最后,给大家分享个小技巧:跟着机构调研动向走。像华东医药被269家机构调研,说明关注度高;林园亲自调研华森制药,至少说明他对这家公司的管线感兴趣。但记住,调研只是参考,最终还得看公司能不能把研发成果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收入和利润。

五、司马总结:创新药的“黄金十年”才刚开始

一圈分析下来,司马觉得创新药现在就像“青春期的少年”,虽然偶尔会回调,但长势已经挡不住了。政策支持、资金青睐、技术突破,这三大动力缺一不可:政策给“准生证”,资金给“粮草”,技术给“战斗力”。尤其是林园这样的大佬持续增配,相当于给市场吃了颗定心丸——连长期主义者都在用脚投票,说明这不是短期炒作,而是长周期的价值投资。

当然,投资创新药得有耐心。你不能指望今天买了,明天就涨停,得给企业时间做研发、等审批、拓市场。就像彭祖说的,慢牛行情才是健康的,涨得太急容易摔跟头,慢慢往上走,反而能走得更远。

中国创新药从“仿制药大国”到“创新药强国”,这条路走了十几年,现在终于到了收获期。未来十年,随着老龄化加深、消费升级、全球市场拓展,这个赛道里一定会跑出不少“10倍股”。但前提是,咱们得擦亮眼睛,选对真正有核心技术、有国际化视野的公司,别被短期波动晃了眼。
(扫地僧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