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股道的卢

06年入市实战操作至今,经...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banner

banner

特朗普亲手挖坑,人民币化身美元“催命符”

二分明月   / 今天10:47 发布

  当特朗普政府于上月再度挥舞关税大棒时,一场酝酿已久的金融变革正在亚洲掀起。从新加坡交易所激增的非美元对冲合约,到雅加达外资银行紧急设立人民币交易柜台,企业和机构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切割与美元的捆绑,这场“去美元化”浪潮已从政策宣言演变为席卷亚洲的实操革命。

  近期数据显示,亚洲企业和金融机构正加速探索避开美元的结算路径。例如,一家埃及公司若需兑换菲律宾比索,传统上需通过美元中转,但如今更多企业选择直接兑换本币。国际金融协会(IIF)中国研究主管马青指出,技术进步与流动性提升为非美货币交易提供了基础,交易方发现“价格可能不比使用美元更差”,推动交易量自然增长。

  新加坡大宗商品交易商透露,欧洲金融机构正大力推广人民币挂钩衍生品;印尼外资银行已计划在雅加达设立人民币业务团队,以满足当地客户激增的印尼盾兑人民币交易需求。分析认为,中国大陆与东南亚、海湾地区贸易联系的深化,是刺激非美元对冲需求的关键因素。

  尽管SWIFT统计显示,3月人民币全球支付份额仅为4.1%,远低于美元的49%,但中国自主构建的跨境支付系统(CIPS)正快速扩张。截至2024年底,CIPS已覆盖185个国家和地区,全年处理跨境人民币支付金额达175万亿元,同比增幅超40%。3月中国跨境交易中人民币使用比例创54.3%的历史新高,出口商亦加速结汇,扭转了此前囤积美元的趋势。

  法国外贸银行亚太首席经济学家艾丽西亚·加西亚·埃雷罗表示,人民币融资成本仅为美元的三分之一,但海外流动性不足仍是制约因素。不过,中国对东南亚、阿联酋及沙特的出口五年内增长80%-100%,远超对美欧增速,为人民币渗透提供实体支撑。

  去美元化并非单一因素驱动。早在特朗普政策冲击前,美元地位已面临威胁:中国通过货币协议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金砖国家探讨去美元路径,2022年冲突爆发后西方制裁更引发“美元武器化”担忧。德意志银行报告警示,美元地位需“划时代转变”才可能被取代,但此类风险正在累积。

  特朗普关税政策及对美联储的抨击,加剧了市场对美元稳定性的质疑。知名策略师斯蒂芬·任警告,亚洲潜在2.5万亿美元资产抛售可能削弱美元长期吸引力。数据显示,美元作为中间货币的使用量约占其日交易量的13%,而这一基石正被逐渐侵蚀。

  分析普遍认为,去美元化将是渐进过程,但结构性转变已不可逆。技术革新、区域贸易重组及地缘政治博弈,将持续重塑全球货币格局。人民币虽未完全成熟,却在体系裂变中占据先机,其国际化进程或成未来十年全球经济最深刻的变革之一。

  当雅加达的咖啡商开始用人民币结算云南咖啡豆采购,当迪拜的黄金交易员习惯港元报价,美元或许仍是全球最大储备货币,但其“特权地位”正遭遇冷战后最严峻的信任危机。这场始于贸易战的货币革命,终将如何改写21世纪金融史?时间会给出答案。

极速财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