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点探针|树大招风的胖东来凭啥“硬刚”网红?
宋清辉
/ 05月09日 17:15 发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李静 郭辰昊 河南许昌报道
被柴怼怼质疑玉石产品质量一个月以后,五一假期后的胖东来的玉石销售出乎预料得火爆。
先有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以官方身份认定“玉石合规”,后有央媒评论“胖东来需讨回公道”,再度被舆论浪潮包围的胖东来,以流量延续了自己的“口碑”。
但自内裤掉色事件以来,胖东来连续遭遇“质疑”并诉至公堂,加之胖都来、胖东升等相似品牌接连出现,都让商超“顶流”胖东来面临多维考验。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到河南许昌实地探访,近距离观察舆论风波中的胖东来,探寻胖东来“硬刚”不良投诉的法律底线和自我证明之路。
抢购和田玉的顾客更多了
被“怼”之后,胖东来的玉石卖得更火了
五一假期后,有“不挂牌的6A级景区”之称的胖东来不仅没有出现客流减少,反而顶着于东来“硬刚”柴怼怼的舆论,出现了令人意外的一幕:前来抢购和田玉的顾客更多了。
最近几日,胖东来时代广场一大早就排起长队,其中珠宝专柜和田玉区域的人流最多。不少顾客来买和田玉的原因都是,“看到新闻后才知道胖东来卖玉石,卖的还是真的。”
珠宝专柜和田玉区域的人流最多
对市场变化更为敏锐的是代购人员。
从事多年代购的小合(化名)告诉记者,“之前和田玉这个区域只有一个营业员,现在好几个营业员,柴怼怼那个事之后现在更火了。之前买黄金的多,现在买和田玉的多。以前三四天或者一周更新,现在和田玉每天都会补货。”
5月7日下午3点,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在胖东来玉石柜台眼看着最后一块和田玉被买走。下午6点,排队号码已经到了168号,顾客纷纷向工作人员咨询补货情况。得到的答复是,“现在每天一个通知,明天补货的情况不确定,这几天都是卖空的情况。”
小合还发现,和田玉的销售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以往两三千元的和田玉更受欢迎,最近每天上午10点左右,5000元以下的和田玉便销售一空,有时排队好几天才能给顾客买到。“大部分人都不懂,不懂的话,就来这里买,因为这里买不到假的,而且比外面便宜。”
胖东来的和田玉价格从几千元至几万元不等,成交情况十分可观。记者还注意到,在珠宝开发票处,专门设有珠宝玉石鉴定业务。
抢购热潮还引起购买规则产生新的变化。之前购买和田玉不用预约,现在纸质的号都供应不上了,开始线上预约,并且每月限购一次。
和田玉上标注了进货价
8日上午9点,线上发放的50个号很快一抢而空。现场和田玉补货有限,但抢购热度不减。值得注意的是,和田玉都标注了进货价。例如,一款和田玉(碧玉)手串的进货价为2544元,售价为2990元;一款和田玉手镯的进货价为15840元,售价为18630元。
于东来“硬刚”网红的商业底线在哪里
同一个区域卖出去的玉石产品,整整一个月前,被网红柴怼怼质疑:胖东来玉石产品有质量问题,同时定价暴利。
与此前处理“内裤掉色”事件大同小异,胖东来于4月8日深夜发布针对“柴怼怼”等三起网络侵权的回复说明。4月30日,胖东来公布受理案件通知书,关于起诉“柴怼怼商业诋毁、侵犯名誉权”一案,已于4月25日在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
创始人于东来或许心有不甘,甚至有点赌气。五一假期,于东来在社交媒体连续发布多条推文,对柴怼怼回应。5月3日上午的推文显得有些“孩子气”,他表示:如果不让柴怼怼这种随意污蔑伤害他人的行为受到应有的处罚,“我会主动关闭或永远离开胖东来这个企业”。
这种“硬刚”取得了效果。5月3日,抖音平台对柴怼怼的视频予以下架,并根据《抖音社区自律公约》,限制该账号投稿权限一个月,如在处置期后进一步发布涉嫌侵权内容,将升级处置。
三天后,更有说服力的调查结果给了消费者信心。6日,许昌市市场监管局魏都区分局公布调查结果,认定胖东来玉石销售合规。许昌市胖东来唯初珠宝有限公司2025年1至4月份共销售和田玉商品4177件,销售金额2959.2175万元,平均毛利率不超过20%。
自5月6日起,胖东来商贸集团官网一直显示“已关闭”状态。于东来连发10条内容后,也关闭了个人抖音账号。他把情绪撒到了网络平台:随意违法的行为在网络平台应该及时管理。
8日开始顾客线上预约后抢购和田玉
业内人士称,销售渠道对玉石定价的影响极大,这也是玉石市场“水很深”的重要原因。这次的玉石风波,关系胖东来一直赖以生存的顾客信任问题,这就不难理解胖东来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济南市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隆湶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富民律师指出,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胖东来有权要求柴怼怼下架视频、停止侵权、消除影响并赔偿损失。同时,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如柴怼怼捏造并散布虚假信息查证属实,损害胖东来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并造成重大损失的,将面临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甚至罚金。
树大招风,线上乱评线下抢购
连续不断的风波,一度让胖东来的口碑有所变化。今年2月“内裤掉色”事件后,经济学家宋清辉曾发表评论,“胖东来是一家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只能变着花样靠流量活着。”
4月,先有“躺平叔”质疑胖东来帮扶永辉超市、湖南步步高是为了获取利润,同时高价售卖自有品牌产品获取高额利润,后有网红“柴怼怼”指控胖东来以高价售卖低成本玉石牟取暴利,并极力贬低胖东来商品质量。
五一期间,浙江嘉兴海宁市“胖都来”商场开业,名字与胖东来仅有一字之差,且商场标识与胖东来非常类似,在网上引发争议。对此,胖东来已经诉诸法律手段。记者在企查查搜索发现,除“胖都来”外,类似的名字比比皆是。
李富民律师认为,诸如胖都来、胖东升等标识涉嫌侵犯胖东来企业的商标权益,而各类“胖东来”公司则可能涉及不正当竞争问题。但在一些网民看来,胖东来的反映过激了,有点“小家子气”。此外,还有网评称,“胖都来”可能侵权,但“胖东升”如果成立比胖东来还要早,那胖东来是不是有侵权的嫌疑?
但线上的被质疑和被蹭名声,并没有影响线下的胖东的高人气和好口碑。五一假期后,来自北京、广州等地的多家企业,正在胖东来学习参观。就连网约车司机也表示,“我们一直都在胖东来买东西,至少在这里不会买到假货。”
多地的企业团队在胖东来学习参观
线上线下为何反差巨大?山东财经大学中国经济研究院教授、山东齐鲁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董彦岭认为,“任何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势必要经历一些风波。网上舆论确实对企业会造成比较大的损害,要认真追究责任,公众也期待一个有说服力的结果。”
另外,董彦岭提到,“企业家与企业深度绑定,有利有弊。良好的社会形象是一种助力,但企业经营逻辑还是关键,面对舆论要有定力,因为消费者最终会作出自己的比较和判断。”
在人民网关于胖东来的评论中提到:正常运转的社会离不开监督,健康发展的企业也离不开“啄木鸟”;但是,不能抹黑诋毁企业和企业家形象声誉,不能炮制传播虚假不实信息干扰企业发展,更不能敲诈勒索企业,这同样是法治社会的底线要求。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