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税战盟友争夺战:中美谁的朋友多?
逍遥将军 / 04月18日 12:34 发布
特朗普发动关税大战后,因为被中国迎头痛击,已经进展到恼羞成怒说中国是美国贸易敌对国家程度。另一方面又开始臆想中国整天想求他。特已经正式要求相关国家必须在美国和中国之间选边站。
第一,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比美国多,现在美国主要是有制造业国家的贸易伙伴,他们不是出口原材料的那些发展中国家伙伴,比如巴西俄罗斯,非洲,拉美国家等。
中国近年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南南合作机制,与资源型发展中国家(如巴西、俄罗斯、非洲及拉美国家)建立了深度经济绑定。这些国家依赖中国庞大的原材料和农产品市场,例如巴西大豆、非洲矿产和俄罗斯能源,形成了“资源-工业品”互补链条。2024年数据显示,中国对非贸易额突破3000亿美元,远超美国对非贸易的450亿美元,凸显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的经济引力。
美国的核心贸易伙伴集中于制造业国家(如欧盟、日韩、墨西哥),但这些国家在关税战中首当其冲。例如,德国汽车业因美国25%的汽车关税损失惨重,欧盟已启动对美反制措施(怂,暂停);墨西哥和加拿大虽为北美供应链核心,却因钢铝关税承受50%的出口打击。美国试图通过军事霸权施压盟友,但经济利益的冲突使传统盟友渐生离心
第二,消费品市场美国比中国大,原材料和农产品市场中国比美国大。能造工业品大量国家其实就是东南亚日韩印度,中国欧洲土耳其,其他地方都是少的。所以美国要拉的对象不多。
美国是全球最大消费品市场(2024年社会零售总额超7万亿美元),但其对工业品进口的高度依赖(如电子产品、机械设备)使其在关税战中面临通胀反噬。例如,中国对美出口商品综合税率达145%,直接推高美国终端价格,导致家庭年均支出增加约1000美元。而美国能拉拢的制造业国家(如东南亚、印度)因产业链分散,短期内难以替代中国产能。
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农产品进口国(2024年粮食进口量占全球20%),还通过稀土出口管制(如钐、钆等)强化对高端产业的控制。反制措施中,中国对美农产品加税125%,迫使美国大豆出口商转向南美,却因巴西等国优先供应中国而陷入被动。此外,中国“统一大市场”政策加速内需整合,进一步巩固对资源型国家的吸引力。
第三,美国对其他国家的淫威比中国厉害,毕竟在欧洲日韩大量驻军,全家几百个军事基地。但是中国互惠能力比美国更强,比如中国可以给发展中国家提供基础设施,美国不行。
美国通过全球374个军事基地(驻军30万)对盟友施压,例如要求日韩配合半导体供应链重组、迫使欧盟减少对华技术合作。然而,这种胁迫性外交引发反弹:德国总理公开批评美国“牺牲盟友利益”,欧盟启动对美钢铝关税反制,日韩企业则加速向东南亚转移产能以规避风险。
中国以基建投资(如中老铁路、蒙内铁路)和产业链转移(如越南代工、墨西哥设厂)换取发展中国家支持。这种“利益捆绑”模式比美国单边施压更具可持续性。
综合看,胜负关键还是市场逻辑与供应链重构。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导致全球供应链碎片化,但企业为规避成本,反而加速向中国周边(如墨西哥、东南亚)转移,形成“近岸外包”而非回流美国。美国试图通过军事和金融霸权重塑规则,但WTO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仍占全球出口份额的15.2%。
中国韧性供应链很强,通过原产地规则调整(如东南亚设厂)和RECP等区域自贸协定,中国企业有效对冲关税壁垒。这种灵活性与美国僵化的“关税大棒”形成鲜明对比,市场与利益终将胜出美国军事胁迫。
最终,美国可能还是拉西方联盟,中国拉发展中国家。而西方联盟现在也要被美国收拾,所以这次美国不会赢中国。市场才是最厉害的角色,作为自由贸易旗手的中国,这次牌更多。(庚白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