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农民到股民的蜕变(一)
魔炼 / 03月29日 21:51 发布
35年前,我离开家乡到城市,由农民变成农民工。
离开家乡前,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爷爷教我套上牲口,扶着梨把犁地。
闻着新翻开土地的味道,心想:这辈子要继承祖辈的业务,修理地球。
父亲算是少有的有点文化的农民,他认为我要出去闯荡。
就找同村一个外出打工的,让他带上我。
连县城都没有去过的人,初次离开家,处处都新鲜。
很多都是人生中的第一次。
在长途客车上,第一次看见山,激动地站起来说:山!山!山!
满车人看我,我都不觉得尴尬。
打工是在一家大型国企,是装卸货物。
住在铁路旁,是火车进工厂时,有伸缩的护栏,为护栏建的房子。
我们就住在护栏伸缩房内,黑暗潮湿。
即便如此,它也是在装卸工里住的条件最好的。
干的活主要是从火车车厢里卸下工厂里用的物资,以及运出半成品、成品。
要不就是各个车间里的杂活。
印象最深的,就是卸66盐,日本进口的,一袋50斤,装在火车那种封闭的高货箱里。
先用手拉油压叉车把托盘放货前,再把66盐一袋袋搬下放到托盘上,摆放整齐往上摞。
记忆中好像一托盘一吨,满一吨就用手动油压叉车拉到一旁让叉车司机运到仓库。一吨一块钱工钱。
车厢往站台之间垫块木板,有些时候把这一吨摞好的托盘拉几次,都拉不出来。
搞不好,还容易坍塌,只得返工。
还有就是卸煤,一车厢60吨,正好有6个门子。
能干的,可以卸4个门子。
我就卸过一次,一个门子。
别人都卸完后,只剩下我一个人,一铁锹又一铁锹,感觉干的天昏地暗,这辈子都没有这么累过。
身单力薄的我,干这些实在是吃亏。
有一天,纸管厂王爱国厂长喊我们去装货。是往汽车上装货,活不重,很快就干完。
装完车后,他喊我们去他家吃饭。
他家住一楼,又在楼头,种了许多菜。
吃完饭,顺便帮他翻菜地,又帮他弄好葡萄架。
他很高兴,就问我的情况,我如实答。
听后,他说,你愿不愿意去纸管厂上班?
当然愿意。
纸管厂是把工厂用废的纸管回收过来,经过再次加工卖到下游纸厂等地方,比如银鸽等。
初到纸管厂,什么都是陌生的,看着几台机床,当时还真不知道是机床,只知道几个铁家伙。
不知道该怎么下手,厂长安排下去,细心地教我。
我也很认真、很努力地学。
很快,我成了熟手,一个人可以顶一个班组的工作量,可以说是出类拔萃。
成了厂长王爱国的骨干,第二年被整个服务公司评为劳动模范。
公司书记魏敏亲自为我们发奖。
93年底,公司开始公开发行认购券,94年公司股票上市。
我这个农民工角色,再次改变。
开始学习股票,并爱上了股票,成了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