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榕:蛇年一季度行情总结及二季度展望
洪榕
/ 03月29日 18:54 发布
是行情总结,有别于私享会的投资总结
特别说明: 这是一篇提前做的季度总结及展望,今天是农历二月的最后一天,距离一季度结束还有整整一个月。提前写,交给时间来验证。
一季度总结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可以很好的诠释今年一季度的行情,当下A股市场的走势可从“春眠”“鸟啼”“风雨”“花落”的意象中窥见一二,既有复苏的生机,亦隐含波动与不确定性。结合一二月份市场动态,具体分析如下:
一、春眠不觉晓:市场底部震荡与政策预期的酝酿
- 意象解读:初春的沉睡暗喻市场在经历长期调整后仍处于底部震荡阶段,投资者对政策与经济复苏的期待尚未完全明朗。
- 市场表现:2025年初A股经历回调,上证指数一度逼近2024年10月低点,主要受微盘股下跌、资金调仓及人民币汇率压力影响。后续在政策发力与经济修复的预期下上证指数一度重回3400上方。
- 政策支撑:持续推出稳增长政策 如降准预期、并购重组支持,叠加制造业PMI维持荣枯线以上,显示经济韧性,市场情绪逐步修复。
二、处处闻啼鸟:政策暖风与复苏信号的共振
- 意象解读:鸟啼象征政策利好与经济数据的积极信号逐渐释放,唤醒市场活力。
- 主线方向:
1. 科技制造与AI产业链:机构普遍看好科技板块的长期价值,尤其是AI应用落地、半导体国产替代及高端制造领域,被视为“新质牛”的核心驱动力。
2. 消费复苏:政策刺激内需 如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必选消费向可选消费扩散,消费板块走出全年主线味道。
3. 红利资产与金融板块:高股息、低波动的红利资产 如银行、保险因防御属性受资金青睐,金融板块在经济复苏中迎来价值重估。
三、夜来风雨声:内外风险交织下的波动隐忧
- 意象解读:风雨象征市场面临的内外部风险,扰动着短期行情。
- 风险因素:
- 海外扰动:美联储降息节奏放缓、美国大选后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加剧人民币汇率波动,压制A股估值。
- 盈利驱动切换:2024年市场以估值修复为主,2025年开始验证基本面,如企业盈利能否接力支撑行情。
- 市场风格分歧:小盘股与微盘股的剧烈波动、机构与散户资金博弈,导致风格切换频繁。
四、花落知多少:结构性机会与调整后的再平衡
- 意象解读:风雨后的“花落”既代表市场调整后的部分风险释放,也暗示结构性机会的筛选。
- 当前阶段:
- 春季躁动尾声:3月以来科技股因叙事钝化进入调整期,资金转向红利、现金流等稳健资产,市场进入震荡寻底阶段。
- 长期配置逻辑:主流建议均衡配置,以大盘价值 如中证A50、红利指数为盾,科技成长 如AI、半导体为矛,兼顾消费与并购重组主题。
总结: “春晓”中的投资启示
1. 政策为锚:关注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同发力,尤其是降准、消费刺激等落地节奏。
2. 主线择机:科技与消费的长期趋势未改,但需警惕短期估值压力;红利资产可作为防御性配置。
3. 风险应对:外部扰动下需保持仓位灵活性,关注盈利驱动能否顺利接棒估值修复。
正如《春晓》中春光短暂却充满希望,A股在2025年的“慢牛”预期下,需以理性应对波动,在政策与基本面的交织中捕捉结构性机遇。
友情提示:二季度展望,因担心不了解洪攻略的投资者误读,故限制阅读,阅读者务必明白这只是洪攻略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