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股道的卢

06年入市实战操作至今,经...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banner

banner

中国产经观察   / 03月25日 08:25 发布

众捷汽车IPO隐忧:外销占比超八成,实控人套现1.8亿,研发费率仅3.76%


中国产经观察消息:2月24日,苏州众捷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众捷汽车”)IPO注册已生效,公司拟募集资金为4.22亿元。众捷汽车于2月11日开始提交注册,这家为奔驰、宝马、特斯拉等车企供应零部件的公司,尽管2021至2024年上半年营收从5.93亿元增至9.78亿元,但其股权代持、实控人资金操作、外销依赖等隐患正引发监管和市场关注。

股权代持与实控人资金腾挪

众捷汽车总部位于江苏省常熟市尚湖镇练塘工业集中区,产品涵盖汽车空调热交换器及管路系统、油冷器、热泵系统、电池冷却器等零部件,年出货量突破1亿件,终端客户覆盖奔驰、宝马、特斯拉、比亚迪等全球主流汽车品牌。

然而,众捷汽车的股权架构长期处于“迷雾”之中。自2010年成立起,公司便存在长达10年的股权代持。创始股东孙洁晓(春兴精工前董事长)通过王海燕代持25%股份,直至2020年才解除代持协议。同期,实控人孙文伟的母亲丁凤华代持其18%股份,直到2018年才完成股权还原。

更引人注目的是,2017年增资时,徐镇、孙洁晓委托第三方代持股份,明确表示“为上市后减持提供便利”。

实控人孙文伟的资本运作同样引发争议。2018年,其通过无偿受让20.6%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2021年又以2元/股低价增资,远低于同期外部投资者3.95元/股的入股价格。

招股书显示,孙文伟在2020、2021年累计从公司拆借1047.87万元用于炒股、购房,最终用2021年4600万元分红款中的1644.64万元偿还。这种“分红补窟窿”的操作,暴露出公司内部资金管控的漏洞。

外销依赖与业绩增长乏力

众捷汽车80%以上收入依赖海外市场,2024年上半年外销占比达83.43%。尽管其产品进入奔驰、保时捷等豪车供应链,但过度依赖外销的风险正在显现。2024年上半年,公司对前五大客户法雷奥的销售收入从2019年的8502.66万元骤降至224.4万元,合作近乎终止。

与此同时,2022至2024年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从30.35%暴跌至7.59%,2024年上半年产能利用率仅为81.86%,产销率降至90.18%。

更严峻的是,公司拟募资2.85亿元用于扩产,但现有产能已出现闲置。2023年12月起,TGK、翰昂等客户的阀体订单需求下降,导致部分设备产能未完全释放。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虽获得比亚迪6700万元订单,但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零部件收入占比仅为31.97%,转型成效尚未显现。

研发短板与专利争议

作为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企业,众捷汽车的研发能力备受质疑。2024年上半年,其研发费用仅为0.18亿元,而在2020至2023年间,累计研发费用还不超1亿元。此外,2024年上半年众捷汽车的研发费用率仅为3.76%,远低于银轮股份(4.61%)、三花智控(4.63%)等同行。

值得注意的是,众捷汽车的研发团队中本科以上学历占比仅20.83%,核心技术人员马芝国为专科学历。公司22项发明专利中,有4项发明人为前财务总监解文龙。招股书显示,解文龙2018年担任财务总监,2020年转岗内审经理,其作为专利主要发明人的合理性存疑。

产品质量问题亦拖累发展。2021年,因向法雷奥供应的干燥筒存在质量问题,众捷汽车支付295.83万元质量赔款。尽管解释称“未造成终端损失”,但法雷奥的订单流失已折射出质量管控风险。

此外,众捷汽车核心产品法兰的产销率从2021年的85.83%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90.18%,显示市场竞争力下滑。

总结而言,从股权代持到外销依赖,从研发短板到产能闲置,众捷汽车的IPO之路暴露出众多财务问题,表明公司的竞争力有待提升,净利润能否长期高增长还要打个问号。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竞争白热化的当下,众捷汽车能否凭借“豪车供应商”光环突破重围,仍需时间检验。


编辑: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