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xg2005love / 03月24日 13:18 发布
支撑资源股走强的底层逻辑正在强化。紫金矿业和洛阳钼业最新年报揭示,两家龙头企业2024年净利润分别增长51.76%和64.03%,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幅均超100%,这种业绩成色在周期行业中实属罕见。更值得关注的是商品价格与业绩的联动效应——当前LME铜价站稳9000美元关口,较年初上涨18%,而洛阳钼业刚果(金)矿区生产成本仅为2800美元/吨,这意味着每吨铜的毛利空间已超过6000美元,量价双击的盈利弹性将在季报中充分释放。
制造业复苏预期为资源需求端注入强心剂。3月制造业PMI初值回升至51附近,高炉开工率、汽车半钢胎开工率等高频数据均超去年同期水平,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耗铜量是传统汽车四倍的特质,使得每提升1%的渗透率就意味着新增2万吨铜需求。这种结构性变化正在重塑供需格局,全球铜库存已降至76.8万吨的五年低位,而必和必拓预警未来十年供应缺口或达1000万吨,资源稀缺性溢价将持续显现。
资金配置的再平衡正在酝酿新机遇。当前有色金属板块动态市盈率不足15倍,相较于沪深300指数19倍的估值水平存在明显折价。更关键的是机构持仓处于历史低位,主动偏股型基金对资源板块配置比例仅为3.2%,远低于2016年周期行情时的12.8%峰值,这种仓位差为增量资金进场留足空间。兼具防御属性与成长弹性的资源股可能成为资金切换的首选方向。
对于二季度行情演化,需把握三个关键观测点:4月中旬发布的一季报能否验证盈利上修逻辑;美国对铜加征关税的实际冲击力度;以及国内基建投资能否承接地产下行压力。从洛阳钼业60-66万吨的年度铜产量指引,到紫金矿业115万吨的产能规划,龙头企业正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业绩确定性。当市场还在争论短期波动时,全球铜矿品位十年间从1%降至0.7%的产业现实,或许才是支撑长期价值的坚固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