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股道的卢

06年入市实战操作至今,经...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banner

banner

宋清辉:内部管理失序 甘肃银行根本不把监管与员工利益放在心上

宋清辉   / 03月20日 10:37 发布

监管部门应引以为戒,完善监管制度,为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对于那些深陷困境的员工,银行和社会也应给予必要的关注和帮助,以人文关怀的态度妥善处理后续问题。


著名经济学家 宋清辉

甘肃银行员工持股“劫”:消费贷入市,谁之过?

近期,甘肃银行员工持股计划被曝出惊人内幕:部分员工竟是通过本行消费贷款购入自家股票,而如今股价暴跌超90%,令这些员工深陷巨额亏损的泥潭。这不仅是一场员工个人的投资悲剧,更暴露了银行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的严重问题,值得监管部门和整个金融行业深思。

从专家视角来看,甘肃银行的这一事件绝非简单的市场波动所致,其背后折射出多重深层次的矛盾与风险。

第一,银行利用消费贷变相鼓励员工持股,其合规性和道德性存疑。 员工持股计划的初衷是激励员工与企业共进退,共享发展红利。然而,如果这种激励建立在鼓励甚至默许员工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进行,其性质就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消费贷款具有明确的用途限制,通常用于个人消费支出。将之挪用于高风险的股票投资,不仅违反了贷款的本意,也可能触及监管红线。银行作为专业的金融机构,对此不可能不知情,其行为或有引导员工高杠杆入市之嫌,这无疑是对员工利益的不负责任。

第二,股价暴跌90%的背后,反映出甘肃银行自身经营状况或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如此大幅度的股价下跌,绝非短期市场情绪波动所能解释。它可能暗示着银行在资产质量、盈利能力、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潜在的风险,或者面临着较为严峻的经营挑战。员工作为内部人士,其持股信心的崩塌,无疑也加剧了市场的担忧情绪。银行应该正视股价大幅下跌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稳定经营,重塑市场信心,这才是对包括员工在内的所有股东负责任的态度。

第三,员工利用消费贷购股,风险意识和投资理念的缺失也值得警惕。 尽管银行可能存在诱导行为,但员工自身也应具备基本的风险识别能力和审慎的投资态度。将消费贷款这种具有固定还款义务的资金投入到波动性极大的股市,本身就是一种高风险行为。此次事件也给广大投资者敲响了警钟,任何投资都应基于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对投资标的的充分了解,切忌盲目跟风,更不能通过借贷等高杠杆方式进行投机。

第四,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银行员工持股计划的监管,防范类似风险事件再次发生。 甘肃银行的案例暴露出当前银行员工持股计划可能存在的监管漏洞。未来,监管部门应进一步明确员工持股计划的规范和要求,严禁银行以任何形式诱导或鼓励员工通过借贷等方式购买本行股票,切实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应加强对银行经营状况的监测和风险评估,确保银行体系的稳健运行。

在我看来,甘肃银行员工持股“劫”是一面镜子,映照出银行内部管理的失序、风险意识的淡薄以及监管体系的不足。 这场由消费贷引发的投资悲剧,不仅让员工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也损害了银行自身的声誉。银行应深刻反思,汲取教训,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回归稳健经营的本源。监管部门也应引以为戒,完善监管制度,为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对于那些深陷困境的员工,银行和社会也应给予必要的关注和帮助,以人文关怀的态度妥善处理后续问题。

(作者为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著有《中国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