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报骑牛系列--芯片谁的业绩最牛!
启明
/ 03月19日 21:19 发布
一季报马上就来了,我们继续挖掘业绩能够有增长,甚至超预期增长的赛道。半导体芯片,尤其是端侧芯片的概率较大,ai眼镜,ai玩具等都存在爆发的可能。
端侧芯片行业作为人工智能(AI)与物联网(IoT)融合的核心技术领域,未来业绩增长潜力显著。结合2024年行业动态及技术趋势,以下从驱动因素、细分领域表现、技术挑战及市场预测等方面综合分析:
一、驱动端侧芯片行业增长的核心因素
1. AI与智能硬件的深度融合
随着AI大模型向端侧迁移,智能穿戴、智能家居、车载设备等终端对高能效、低功耗芯片的需求激增。例如,恒玄科技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71.7%,主要得益于智能耳机、手表等产品的芯片出货量提升;炬芯科技通过集成NPU的三核异构芯片,实现端侧AI音频芯片销售收入倍数增长。
应用场景扩展:AI眼镜、AI手机、AI机器人等新兴终端的普及进一步拉动需求,如DeepSeek开源模型推动端侧AI生态快速落地。
2. 技术迭代与研发投入加码
企业通过架构创新提升芯片性能,例如炬芯科技采用SRAM存内计算(MMSCIM)技术降低功耗,澜起科技推出高性能运力芯片支持AI数据搬运需求。2024年科创板半导体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中位数达17%,助力产品向高阶化转型。
3. 政策与市场需求双轮驱动
消费电子补贴政策、国产替代加速及全球半导体行业复苏,共同推动行业增长。例如,中芯国际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27.7%,晶圆代工需求回暖。
二、细分领域增长亮点
1. 智能可穿戴与音频芯片
- 恒玄科技在蓝牙耳机、智能手表市场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营收达32.63亿元,同比增长49.94%。
- 炬芯科技的蓝牙音箱SoC芯片渗透率提升,低延迟音频产品成为新增长点。
2. 物联网与边缘计算芯片
- 乐鑫科技受益于物联网设备需求,2024年净利润增长149.54%。
- 泰凌微电子通过超低功耗多协议芯片(如TL721X)在智能家居领域实现33%的营收增长。
3. AI算力与存储芯片
- 澜起科技的高性能运力芯片(如PCIe Retimer)2024年销售收入增长8倍,支持AI服务器需求。
- 佰维存储的ePOP存储产品因低功耗优势进入Meta、Google供应链,2024年扭亏为盈。
三、未来增长预测与挑战
1. 市场空间预测
- 根据ABI Research,到2028年,基于中小型模型的端侧AI设备将达40亿台,年复合增长率32%。
- 2030年预计75%的AIoT设备将采用专用端侧芯片,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美元。
2. 技术挑战
-算力与功耗平衡:端侧设备需兼顾高性能与长续航,如恒玄科技通过优化SoC架构提升能效比。
生态适配:开源模型(如DeepSeek)与芯片的兼容性需持续优化,以满足多样化场景需求。
3. 行业风险
竞争加剧:头部企业(如华为、小米)自研芯片可能挤压第三方厂商空间。研发风险:高研发投入可能因技术路线偏差或市场变化导致回报不及预期。
四、投资与战略建议关注高增长赛道:优先布局AI可穿戴、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等领域的芯片企业(如恒玄、炬芯)。
跟踪技术突破:存内计算、三核异构架构等创新技术可能成为差异化竞争关键。警惕分化风险:行业复苏背景下,部分企业(如翱捷科技)仍面临库存压力,需精选技术领先、客户多元化的标的。
总结端侧芯片行业在AI、物联网及政策红利的推动下,未来3-5年有望保持高速增长,头部企业通过技术迭代和生态合作将持续受益。然而,行业分化与技术瓶颈亦需谨慎应对。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具备核心技术、高客户黏性及明确市场定位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