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形机器的应用场景逐渐落地,持续定投机器人板块
指数基金价值人生 / 03月12日 09:16 发布
不同阶段都有不同机会,持续定投的机器人板块成长好。
每一阶段其实是不一样的。人工智能不管是英伟达也好,还是国内的DS出来之后,它一定是一个我们所谓的叫飞轮效应的一个状态。就是我智能体人工智能体和这个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通过这个形态产生行为。然后通过学习,然后再提升这个形态,然后不断的优化。通过这个反复的迭代,人工智能的加持,不断的大模型训练,让它越来越智能化,越来越人性化。所以说机器人离不开人工智能。
这个是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协同的五感协同的这样一个叫闭环。第一个阶段就是相当于那种程序控制的,叫伺服系统,或者说叫机器手臂等等的。到后面自适应机器人就是给他编一段程序,然后有几套工序,然后后面到人工智能就彻底取代所谓的有更有更多的应用场景来实现所谓这种bug的快速成长。
中国机器人产业格局其实简单,第一就是工信部支持顶层设计,支持语速也好,支持阿里也好,支持Dusk也好。首先顶层是支持的顶层设计有政策。未来规划是有正常的所谓的鼓励发展,然后包括各个地方其实也在争夺这一项资源。
要看的深要认知足够多,可能才会发现更多潜在的机会,长期主义可以配置指数基金。用行业指数基金捕捉三年五年的行情。就在这个事件出来之后,我觉得会有确定性比较高的这样一个行情。
投资策略可能包含买点,可能包含情绪、可能包含基本面,可能包含产业的。就是不同的这个所谓大周期的这种所谓的这种大波段,就是深度回调之后,这个行业又可以捡起来看了。
然后只是在策略里面,赋予每一点的权重不一样。你可以把基本面百分之百赋权,其他都不用看你也可以把它赋权百分之七十八十作为一个就是我的本心,然后再结合其他的一些策略的一些点然后来做。所以说这些从这一点,我觉得就是要做核心。然后你如果说把你的80%的权重,放到这上面做产业核心,然后如果说你把另外一部分这个纯交易的坐在上面,也就是做交易核心。但是我今天可能大多数把产业核心放在最前面。
机器人商用比欧美更快,发展速度也更快,GPT的出现补足了机器人智能化短板,有助于中国机器人深度发展,所以也迎来了国内各类公司布局。
商业化量产元年即将到来,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将达到500亿美元。而中国又是全球领先的人形机器人生产国,预计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在2030年成长为千亿元市场。机器人指数的成分公司汇川技术、科大讯飞、石头科技、机器人、拓邦股份等都能受益,指数市盈率也在三四十倍,对于成长好的指数,市盈率处在比较适中的水平,合适定投。
中证机器人指数回调后继续领涨市场,前景好的板块,定期持续投入,好好跟踪。
今天继续定投买入$天弘中证机器人ETF发起联接C(OTCFUND|014881)$5000元。C类可以免申购费,而且销售服务费是同类最低,仅为0.2%/年,小于同类0.3%/年。指数基金C类擅长节省费用进行行业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