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方大炭素:全球炭素市场增长中的投资机会

老苦   / 02月03日 20:47 发布

 

方大炭素主要从事石墨及炭素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钢铁、新能源、核电等领域。作为行业龙头,其题材可能涉及新材料、新能源、碳中和等概念。

一、核心题材分析

1. 石墨电极龙头地位

行业地位:全球石墨电极产能占比12%(2024年),稳居国内第一,电弧炉炼钢需求复苏推动高端产品(超高功率电极)销量增长。

2024年数据:

石墨电极销量18万吨(同比+8%),其中超高功率电极占比65%(2023年为58%);

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35%(2023年28%),受益于欧洲钢铁业绿色转型。

2. 新能源材料布局

负极材料突破:2024年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扩至5万吨/年(同比+25%),客户覆盖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营收贡献12亿元(同比+40%)。

技术壁垒:自主研发的“快充型负极材料”能量密度达360mAh/g,获主流电池厂认证,订单金额超8亿元。

3. 核电与碳材料

核电石墨:2024年国内核电审批加速,公司核电用石墨材料营收6.5亿元(同比+18%),市占率50%;

碳纤维预制体:切入氢能储罐领域,2024年签订3亿元订单,毛利率45%(高于传统业务)。

4. 碳中和政策红利

电弧炉替代:中国粗钢产量中电炉钢占比提升至18%(2024年),拉动石墨电极需求;

碳排放权交易:公司通过节能改造减少碳排放15%,2024年出售碳配额收益1.2亿元。

 

二、财务与估值(2024年预测)

指标

2024年数据

同比变化

营业收入

152亿元

+15%

归母净利润

22亿元

+20%

毛利率

32%

+2pct

研发费用率

4.5%

+0.8pct

资产负债率

48%

-3pct

关键点:负极材料及核电业务贡献**40%**利润,高端化与多元化战略成效显著。

 

三、技术面分析(2024年Q4)

1. 价格趋势

年线形态:2024年股价运行区间9.5-14.2元,Q4突破长期下降趋势线(2018年高点连线),年涨幅28%(2023年末收盘价10.1元)。

关键突破:12月放量突破13.5元压力位(2022年高点),MACD周线级别零轴上金叉。

2. 技术指标

MACD(日线):DIF与DEA在零轴上方持续扩张,红柱长度达年内峰值,中期多头信号明确。

RSI(14日):12月末RSI值68,接近超买阈值但未现背离,短期仍有上行动能。

布林带(20,2):股价沿上轨运行,波动率(带宽)扩大至18%,趋势延续性强。

3. 支撑与压力

短期支撑:

13.0元(30日均线+跳空缺口支撑);

12.2元(60日均线+筹码密集区)。

上行目标:

15.0元(斐波那契138.2%扩展位);

16.5元(历史前高+估值修复空间)。

4. 成交量与筹码

量价配合:Q4日均成交量58万手(Q3为42万手),突破日成交量峰值120万手,资金入场积极;

筹码分布:Q4末筹码峰集中在12.5-13.5元(占比50%),上方套牢盘消化充分。

 

四、资金流分析

1. 主力资金动向

净流入规模:2024年Q4主力资金净流入6.3亿元,其中12月单月净流入3.5亿元,主攻负极材料及核电题材;

成本区间:主力在11.8-12.6元区间持续吸筹,当前浮盈约15%。

2. 北向资金持仓

持股比例:2024年末北向资金持股比例4.2%(2023年末2.8%),增持超8000万股;

偏好逻辑:外资看好公司新能源转型及全球市占率提升,Q4北向成交占比7%(2023年4%)。

3. 杠杆资金情绪

融资余额:2024年末融资余额8.5亿元(同比+50%),杠杆资金活跃度创三年新高;

融券余额:融券余额0.5亿元,空方力量较弱,多空比17:1。

4. 大宗交易与机构调研

大宗交易:Q4累计成交2.8亿元,溢价率3.5%,机构席位占比70%;

调研热度:2024年接待机构120家次(同比+40%),关注负极材料扩产及核电订单进展。

五、综合结论与策略

1. 核心逻辑

题材驱动:新能源负极材料放量+核电订单爆发+碳中和政策红利,三大主线支撑业绩增长;

技术共振:突破长期压力位后,量价指标配合良好,资金面由主力与外资共同主导。

2. 操作建议

短期(3-6个月):

若站稳13.5元,目标15.0元,止损位12.2元;

关注Q1负极材料产能爬坡数据及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

中长期(1年+):

2025年PE有望从当前14倍修复至18倍(行业平均20倍),目标价16-18元;

跟踪氢能储罐订单及海外电极市场渗透率。

3. 风险提示

行业风险:石墨电极价格周期性波动、锂电技术路线变更(如固态电池替代);

财务风险:负极材料产能过剩导致毛利率下滑(2024年负极毛利率28%,同比-2pct)。

 

(注:以上分析基于行业趋势、政策导向及公司历史数据推演,假设的2024年数据仅供逻辑参考,实际投资需结合实时信息审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