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AI问答:1567年隆庆开关的历史意义‌

黑郁金香   / 01月12日 08:10 发布

  ‌隆庆开关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繁荣与白银流入‌:隆庆开关后,明朝的海外贸易迅速发展,中国商品如丝绸、瓷器、茶叶等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吸引了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据统计,从1567年到1644年,海外流入中国的白银总数约为3.3亿两,相当于当时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这些白银的流入不仅促进了国内经济的繁荣,还使白银逐渐成为中国的流通货币,推动了货币制度的近代化‌。

  2、‌倭寇问题的解决‌:隆庆开关前,倭寇问题严重困扰着明朝沿海地区。隆庆开关后,倭寇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这是因为开放海禁后,倭寇失去了生存的土壤,转而从事合法的海外贸易,倭寇活动大大减少‌。

  3、‌对外贸易的合法化‌:隆庆开关标志着民间私人海外贸易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和管理。明朝在福建漳州月港设立了督饷馆,负责管理私人海外贸易并征税,确保了贸易的合法性和规范性‌。这一举措使得民间私人海外贸易摆脱了走私的非法境地,开始有条件地公开进行和较为正常地发展‌。

  4、‌对后世的影响‌:隆庆开关不仅促进了明朝的经济发展和贸易繁荣,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标志着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重大调整,为后来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隆庆开关也反映了明朝政府在面对内外压力时做出的战略调整,展示了其开放和包容的态度‌。

  附录:隆庆开关:造就中国白银盛世

  中国贸易之路 隆庆开关造就了明、清的“白银”盛世。 明朝贸易顺差赚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一的白银。这也是继郑和下西洋之后,明代中外关系最重大的事件。

  01. 隆庆开关,白银流入,造就市井繁华

  万历二十年(1592年),新任福建巡抚许孚远向朝廷上《疏通海禁疏》。 当时壬辰战争已经开打,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朝中有人竟提出恢复 “海禁”。 许孚远大声疾呼,为继续开关呐喊,认为历史倒车不能再开。 他提到了当年开海禁的伟大意义: “迨隆庆年间,奉军门涂右佥都御史议开禁例,题准通行,许贩东西诸番,惟日本倭奴素为中国患者,仍旧禁绝。二十余年,民生安乐,岁征岁饷二万有奇,漳南兵食借以充裕”

  “隆庆初年,前任抚臣涂泽 民,因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未公贩”

  文中提到,26年前的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在徐阶、高拱等主导下,批准时任福建巡抚“请开市舶,易私贩为公贩”的申请,进行有限开关,开放了福建漳州月港一处口岸,允许民间对外贸易,史称“隆庆开关”。

  02.隆庆开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1、造就了史无前例“白银盛世”

  从世界范围来看,欧洲地理大发现后,葡萄牙、西班牙等殖民美洲大陆,开采大量白银,需要商品来流通,而中国丝绸、瓷器、茶叶、铁器等商品,是最主要的商品。于是“隆庆开关”推出后,中国迅速占据了世界贸易的主要地位。

  2、白银巨量涌入

  根据学者王裕巽学术统计,从1567年“隆庆开关”到1644年明朝灭亡,海外流入中国的白银总数大约为3.3亿两,相当于当时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并且全球三分之二的贸易与中国有关。 而根据其他学术研究不同口径,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至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72年间,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1/3 涌入中国,保守估计共计约3.53亿两,重新估计约为5亿两。

  3、白银大量涌入中国,逐渐成为成为中国的流通货币

  隆庆开放后,欧洲人在美洲开采到的“廉价”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使白银成为中国的流通货币。中国关税由抽实物税改为抽银,向近代海关的过渡。

  4、隆庆开关另一大功效,就是倭寇基本消失

  其实,早就有明朝大臣认为开 放对外贸易是解决倭患的根本。“寇与商同是人也。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寇势盛于嘉靖二十年后。”

  倭寇 隆庆开关,使民间的走 私贸易正当化,民间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地位,东南沿海的海外贸易迅速兴起,中国进入世界贸易体系之中。隆庆开关之后,从此“倭渐不为患”(《明史·兵志三》),倭寇竟然神奇般的消失了。

  5、隆庆开关,使明朝财政积累了大量财富

  隆庆开关9年后,1576年的关税收入已超过万两白银;1594年从菲律宾(吕宋)流入的白银应当超过26.4万两,月港的关税收入则超过2.9万两白银,月港成为“天子之南库”。 东林党大臣周起元这样描述月港对外贸易的繁盛情景: “我穆庙(明穆宗)时除贩夷之律,于是五方之贾,熙熙水国,刳艅艎,分市东西路,其捆载珍奇,故异物不足述,而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公私并赖,其殆天子之南库也⋯⋯”。

  6、隆庆开关为后续的“俺答封贡”、张居正改 革提供了物质基础

  隆庆五年,在高拱、张居正主导下,抓住偶然事件, 达成了蒙古最强大的土默特部俺答汗要求,进行封贡及互市。

  自明宣宗以后失控的明、鞑关系,重新回到正轨。从此至明末,困扰明朝200年的北虏问题,竟然也很大程度上神奇的解决了。 1573年之后的十年,张居正任大明首辅。他在隆庆开关带来的巨大财政收入基础上,实行十年的改 革,达到了“近年以来,正赋不亏,府库充实”效果,为大明王朝续命数十年,史称“万历中兴”。

  7、隆庆开关带来了西方先进的武器,明朝后期军事力量迅速提升

  隆庆开关后,明朝有财政实力购买佛郎机(葡萄牙)等国的先进火器,如西洋火绳枪、红衣大炮等,提升了明朝武装力量的近代化。火器的大量装备,对明朝在后来的对内、对外战争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朝、明郑对荷兰、英国等国的海战取胜,隆庆开关后的火器力量提升,功不可没。

  8、隆庆开关,也带来了西方商品的进入

  隆庆开关之后,境外大量珍贵收藏品进入中国。如黄花梨、紫檀、象牙、犀牛角等,引发中国士大夫阶层古玩杂件收藏热。 当时,部分中小型灵璧石、太湖石、英石、昆石等流行用硬木,代替晋、唐、宋、元的石材,制成底座,把奇石“供”起来欣赏之后,“供石”之名称逐渐流行。 值得一提的是,烟草此时也从月港传入中国。

  9、隆庆开关推动了第一次“西学东渐”

  隆庆开关后,中、西方交流频繁。西方的科技和文化当时已进入新时代。随着传教士的到来,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批士大夫徐光启、李之藻等人,开始学习西方科技,第一次“西学东渐”启动。

  03.虽然有人说隆庆开关是有限开放,是一次扭扭捏捏的改革,对海外贸易只是开了一条小小的缝隙。 但隆庆开关开启了此后200年的中西贸易格局,中国贸易顺差局面,一直到鸦片战争。有学者甚至将隆庆开关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隆庆开关”可以说重塑了16世纪中国的地缘格局,深远影响了未来200年中外关系。

  从明朝中前期的海禁,到隆庆开关后的繁华盛世,充分说明,只有打破“小院高墙”,融入世界,才能有效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