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最新龙头股名单合集
价值投机小学生 / 09月24日 09:38 发布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诸多挑战
国内来看, 2023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再创新低, 国内有效需求不足、 中小银行风险、 房地产和地方财政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国际上看。 外部环境复杂性, 严峻性、 不确定性明显上升、 中国经济拐点与股市拐点共振。 整个股市形成, “ 双杀” 。 然而经济和市场会有周期
正如繁花爷叔所说, “ 大暑之后必要大寒 一定记住。 这是规律, ” 这句话反过来一样成立, 因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 股价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由于估值具有均值回归特性, 低估状态不会一直存在, 。 站在中国核心资产泡沫破灭的三年后
当下市场对于核心资产的情绪无疑也已经来到了不合理的悲观区域, 各个行业及细分领域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在大浪淘沙的过程中仍然足够坚挺, 保持公司治理稳健, 财务指标优秀, 。 今年上市满三年股价年化涨幅前100家上市公司榜单中
新能源大赛道不再霸屏, 取而代之的是各行业中经过市场大浪淘沙后仍然足够坚挺标的, 。 附【 上市三年以上股价年化涨幅前100名榜单: 】 过往几年为了榜单更加的精简有效
我们只截取了, “ 上市1-3年 股价年化涨幅前60名, ” 该榜单中个股的股价年化涨幅都大于20%, 而今年榜单股价年化涨幅大于20%的个股仅剩20家, 可见。 当经济增速相比以往下了一个台阶后, 上市时间较短, 估值溢价较大的企业在市场的冲刷下、 拂去了一层泡沫, 。 附【 上市一年至三年: 股价年化涨幅>20%榜单, 】 一
消费行业、 当整个社会内需缩紧
消费行业首当其冲, 行业数据明显转弱, CPI数据自2023年一路下行。 10月份后已连续3个月掉进通缩区间, CPI指数<100( ) 而过去十几年。 CPI位于通缩区间的时间点屈指可数, 分别只有金融风暴的2009年和疫情期间的2020年, 。 通缩的一个重要特征
就是价格下跌, 反映到股价上就是猪肉, 餐饮、 调味品等必选消费板块领跌大市、 。 可选消费情况会好于必选消费
毕竟富人阶层的钱虽然少了, 但也只是名义数字上的减少而已, 因此。 白酒板块虽然说不景气, 但高端+次高端酒的龙头们业绩依然稳健, 。 一( 食品消费) 1
白酒、 随着地产等相关行业增速放缓
经济增长驱动因素发生变化的同时, 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的趋势明显提速, 白酒正进入换挡期, 其中。 由于白酒商务需求恢复进度较慢, 全国化扩张的次高端白酒业绩增速慢于高端酒和地产酒, 。 高端白酒【 】 贵州茅台
面对行业增速放缓: 茅台也梳理出清晰的产品价格带, 从尊品, 珍品、 精品到经典、 产品价格清晰有序, 并出台一系列稳价措施, 在市场对其文化传承价值和收藏价值的认可度仍然存在的情况下。 稀缺属性不改的前提下, 茅台酒供不应求的情况很难被改变, 。 泸州老窖
公司将市场定价策略作为市场竞争手段: 谋求品牌和市场的持续提升与增长, 长期通过。 “ 小步快跑” 式提价 推动产品价格持续上升, 从而巩固自身在高端市场优势, 。 山西汾酒
青花系列收入占比提升至46%: 中高价酒类价升趋势明显, 全国化扩张加速。 省内外增长齐头并进, 。 地产酒【 】 今世缘
公司战略明晰: 省内持续推进, “ 精耕攀顶” 打破发展“ 天花板” 省外继续坚持, “ 攻城拔寨” 启动“ 再造江苏” 工程。 2
乳制品、 伊利股份
2023年营收增速明显放缓: 但受益于成本红利和品类结构提升, 毛利率净利润率保持稳中有所提升, 分品类看。 公司液奶/奶粉/冷饮收入同比增长0.72%/5.09%/11.72%, 其中液奶市场需求不振。 通过促销降价提量效果一般, 奶粉业务有所改善, 冰品增速远超行业, 。 二( 家用消费) 1
个护、 珀莱雅
公司发展与国货美妆变革形成共振: 经过多年的努力站在美妆行业时代潮流前线, 近年来更是勇立潮头, 争得国货美妆龙头地位, 主品牌珀莱雅下已形成了红宝石。 双抗、 源力及能量等几大单品系列、 且产品矩阵不断丰富和迭代, 细化、 新品牌也开始开花结果。 2023年彩棠品牌收入突破10亿量级, 悦芙媞和 Off&Relax 分别超3亿元和2亿元, 。 2
家电、 过去几年
家电行业在房地产销售低迷影响下, 内需市场动力不足, 4月12日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 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 方案推出后上至, 下至地方, 渠道终端、 各方面都卯足了劲推进家电进入更新换代周期, 。 美的集团
公司近年来从C端消费: 大力转型向B端业务发展, 通过收购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四大家族之一的库卡集团。 ; 主营影像医疗器械CT DR、 MR的万东医疗、 ; 主要从事智能电网 储能业务等的科陆电子、 实现在汽车, 医疗、 新能源等业务的布局、 2023年To B业务营收850亿。 占总营收比重22.7%, 成为拉动营收增长的重要动力, 但因新业务跟主业差异很大。 目前难以形成协同效应, 因此利润质量表现较差, 。 格力电器
跟激进的美的集团相比: 格力电器则是保守的典型, 过去几年。 格力电器也搞过几次多元化, 包括手机, 新能源车、 芯片等、 但都以失败告终, 当前格力电器仍然是靠空调一个产品打天下。 出海也是最慢的, 2023年的外销比例只有12%, 专注主业导致近三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速较低。 但高经营效率成就其高毛利率高净利润率, 。 海尔智家
通过收购海外品牌+本土化产品技术结合的方式打开发达国家市场: 海尔智家率先抓住了出海的风口, 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速为7%。 净利润复合增速为16.3%, 是包括美的集团, 格力电器中净利润增速最快的、